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生态复苏,河湖变市民亲水乐园
首页 >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北京> 图片新闻 > 正文
[责编:王宏泽]

生态复苏,河湖变市民亲水乐园

来源:北京日报2022-06-15 14:52

24小时热图
  • 香港举行国庆烟花汇演

  • 昆明:东风坝开合浮桥正式对市民开放

  • 美国联邦政府再“停摆”的首日

  • 新疆国际大巴扎游人如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

  永定河门头沟段市民休憩绿色空间。 市水务局供图

  晚饭过后,家住亦庄的吴女士来到凉水河边散步。走在河堤步道上,城市褪去喧嚣,溪流清澈、小鱼畅游、野鸭嬉戏……“河边遛遛弯儿很舒服,我几乎每天都来。”

  河水变丰沛、水体变清澈、水生植物生机盎然、步道长椅码头等设施越来越人性化……如今,北京越来越多的河湖,已成为市民的亲水乐园。

  补水 有水河长增加452公里

  位于西五环附近的卢沟新桥,永定河从桥下缓缓流过,宽阔的水面上不时有水鸟掠过。向北不到3公里,永定河分洪枢纽工程拦河闸两座闸门开启,水流卷着白色浪花源源不断汇入下游河道。

  北京曾是一座多水的城市。后来由于连年干旱、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许多河道一度干涸。近年来,本市统筹调度多种水源,通过跨流域生态补水,让永定河、潮白河等断流多年的河流再次全线贯通,并在2021年实现北京五大河流全部再现“流动的河”贯通入海。

  自去年汛期以来,全市新增有水河道27条、有水河长452公里,越来越多的河流湖泊重现碧水盈盈、飞鸟蹁跹。

  近年来,永定河生态补水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北京开展全市生态补水提供了经验范本。

  2017年11月,官厅水库下泄184万立方米水量,断流20余年的永定河河道迎来了水源的滋润。尽管水头仅到达门头沟区王平镇,却是永定河生态补水的初步尝试。2019年以来,北京连续四年开展生态补水,永定河于2020年实现北京段贯通,去年、今年两度实现865公里河道全线通水。

  市水资源调度事务管理中心副主任王俊文介绍,今年的永定河春季生态补水完成后,永定河自官厅水库以下将形成270公里连续水路,北京段将形成约1800公顷水面,平原南段可维持流动不少于两个月。

  2021年4月,北京市启动潮白河试验性春季补水,统筹调配密云水库等多种水源,向潮白河生态补水。一年多以来,密云水库已向下游补水超14亿立方米,断流22年的潮白河北京段再次全线水流贯通,五条主要支流与干流恢复水力联系,包括空库运行了20多年的唐指山水库。

  治污 142条黑臭水体完成治理

  位于京城南部的凉水河,曾是北京有名的“牛奶河”“臭河”——河水呈现出乳白色,河底淤泥灰黑,不用走得太近就能闻到阵阵臭味,住在附近的居民到了夏天甚至不敢开窗。污染严重的凉水河却不是个例,据市水务局统计,北京的黑臭水体最多时候曾达到142条(段)。治污,刻不容缓。

  2013年至2018年,凉水河流域内36条(段)黑臭水体河段、86处年排污量共计3631.8万吨规模以上的排污口完成了治理。2014年起,凉水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二期和通州段工程陆续开工,先后完成河道清淤、生态修复、巡河路照明。

  如今的凉水河,水质改善,河道里“住着”各种鱼类、小虾、田螺、蝌蚪,野鸭随处可见,有时还能看到白鹭、苍鹭光临。每到周末,大人、孩子在河边欢快游玩。

  凉水河的治理是北京河湖治污的缩影。

  2013年起,北京市连续实施三个“三年治污行动”,根治河道顽疾。经过多年努力,全市规模以上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由2013年的393万立方米/日提高到2021年的707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由2013年的84.6%提高到2021年的95.8%,城镇地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置。

  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目前142条黑臭水体已全面完成治理,全市地表水还清向好,健康水体从60%提升到86%,水生动植物种类明显增加。

  便民 河湖岸线空间开放共享

  清河来广营北路至温榆河河口段的岸边,成了市民李先生遛弯儿的新去处,这处封闭多年的巡河路今年“五一”前后刚刚对市民开放。

  由于历史原因,这段巡河路多年来一直处于封闭状态。随着清河水质提升,周边环境改善,为了给市民增加更多休闲空间,水务等相关部门多次实地踏勘,将河段两岸原有的巡河路打开。这里分别建设了长约2.3公里、宽约5米的滨水慢行道,修补破损路面,沿岸增种水生植物,布设长椅、鸟禽展板等设施,满足市民亲水需求。

  这样的滨水慢行步道在城区还有很多,从颐和园团城湖南闸到东便门的28.5公里河道两岸,完成了西南二环水系的步道连通工程,打通沿线8处“梗阻”,让市民实现“一走到底”;凉水河双营桥至马驹桥之间的22.4公里,也分别在两岸设置慢行步道。今年年底前,永定河滞洪水库中堤也将有约10公里滨水步道建设完工并对市民开放。

  目前,《北京市城市河湖滨水慢行系统规划》已出台。到2035年,将在554.8公里的河道长度内,建设1109.6公里的城市滨水慢行系统,让市民“伴着河流”骑车回家。

  居民不仅能在水边散步、骑行,还有更多“高大上”的玩法。近年来,水务部门还在护城河、昆玉河等城市骨干河湖建设了600处垂钓平台,在八一湖等天然水域规划了12处皮划艇区域,并在冬季谨慎选择适宜地点,开辟25处河湖滑冰场。

  河道也正成为新的旅游线路。亮马河燕莎桥至朝阳公园段1.8公里河道通航;大运河北京段40公里全线通航;这个月底前,还将实现大运河京冀段旅游通航。

  水润京华,亲水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