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导 读
为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2017年北京市东城区率先建立了责任规划师制度,发布了《东城区街区责任规划师工作实施意见》,并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东城分局推出责任规划师系列公众号文章,展示东城区各街道责任规划师团队在推动核心区控规实施、助力基层治理方面开展的生动实践。
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责师团队作为建国门街道的责任规划师,在近年来的实践中,以“百街千巷”精细化提升以及街区保护更新工作为抓手,开展规划技术咨询、规划方案把关、规划宣传和公共参与等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01
工作历程回顾
2017年至今,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责师团队与建国门街道并肩走过了5个春秋冬夏,完成了责师工作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五年中,责师团队始终践行规划先行,谋定后动的工作思路,强调以规划为引领,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核心区控规为根本遵循,立足街道整体,从街巷整治提升到街区保护更新,从街区控规编制到实施,从规划宣传引导到推动公众参与,全方位拓展责师工作边界,深入思考街道面临的城市建设重点难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并重,深入推进相关工作开展。自2019年起,为进一步增强责师服务的针对性,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工业大学团队组成了“设计院+高校”的综合团队,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助力街道工作开展。
02
亮点工作实践
1 参与控规编制,推动规划宣传
在核心区控规编制过程中,责师团队积极对接控规编制团队,从在地居民、属地政府的角度,自下而上地提出规划建议,就街道发展定位、设施布局落位等重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部分意见被吸纳进控规编制成果中。在控规公示阶段,责师团队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东城分局、建国门街道、社区居委会和居民一起,开展微展厅布展、接待、讲解宣传与意见反馈收集等工作,并在公示结束后逐一反馈落实,发挥好“上传下达”的纽带作用。与此同时,责师团队与社区居民进一步巩固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为责师工作下沉到社区打下坚实基础。
配合街道组织观展
给居民讲解公示内容
2 注重顶层把控,助力控规落地
积极推进核心区控规实施,以行动计划为依托,以街区保护更新综合实施方案为抓手,充分发挥责师的专业技术支撑作用,对属地街道的规划实施工作提出管控要求和指导建议,推动控规有序实施。现阶段已基本完成西总布街区、赵家楼街区、东长安街街区和北京站街区在内的四个街区方案编制,工作中坚持对接街道、实施主体和在地居民诉求,挖掘街区特色亮点,把控目标和实施思路,明晰项目实施清单,制定近远期结合的实施计划,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指导。
与实施主体沟通对接
3 深入细节设计,打造精品工程
深度参与街巷整治,助力街道打造精品亮点工程。完成28条胡同环境整治提升方案设计,选取关键节点开展重点研究,针对整治街巷以传统胡同为主的特征,提出保护传统风貌、改善邻里环境和创新运营模式的整治目标,充分发挥责师团队把握设计方向、深挖公共空间细节亮点、不盲目追求表面化艺术化、充分体现规划“做减法”的思路,坚持做好精细化设计。整治实施阶段,做好施工监督指导,保证整治工作严格按方案要求落实。
麻线胡同改造前后对比图
4 技术咨询把关,保护街区风貌
在服务街道提供关于广告牌匾、立面改造等日常技术咨询的同时,主动协助街道对有意向启动的重点项目提供技术咨询。在赵家楼饭店改造项目中,责师团队协助街道对改造方案提出修改建议,同时积极与社区、在地居民沟通,从民生保障角度提出补充设施短板的建议。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积极协助街道深度开展系统性梳理,明晰改造任务,明确老旧失管小区清单,整合梳理相关工作,协助把控工作方向,为后续稳步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赵家楼现场踏勘
赵家楼改造提升工程研讨
5 聚焦居民需求,开展公共参与
与属地居民代表进行深入互动,在提升百姓规划意识的同时,让居民充分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未来发展变化。结合核心区控规编制,做好居民意见收集工作,会同街道开展 “规划我们的家园”的公众参与活动,以线上和线下问卷发放以及现场座谈的形式对百姓最为关注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情况进行意见征求,活动共向社区发放线下问卷270份,线上问卷填写100余份,确保控规能落地,更具实操性,更有人情味儿。
“规划我们的家园”公众参与活动现场照片
致建国门街道居民的一封信
03
未来工作展望
责任规划师是助力规划实施、提升城市设计水平和精细化治理能力的专业队伍。未来在建国门街道,将继续发挥“设计院+高校”团队优势,深入具体工作,不断实现角色的转换,以传承历史文化、保护老城格局为主线,以街区保护更新综合实施方案编制、街巷精细化提升工作为抓手,坚持实践,不断总结,下足“绣花功夫”,持续推动风貌保护、民生改善、文化复兴、公众参与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本内容由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东城分局提供 作者:高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