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丰收节,看见安徽农村新底色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安徽> 要闻 > 正文

从丰收节,看见安徽农村新底色

来源:中安在线2025-09-26 14:25

  从一颗石榴的甜蜜速递,到一亩田的“丰”收账本;从新农人直播间里飘出的稻香,到老乡脸上最美的笑容……五谷丰登,是大地最深情的告白,更是秋天为辛勤的人们写下的田园诗篇。

  9月23日农历秋分,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主场活动在铜陵市义安区西联镇犁桥村举行。这场突出农民主体、农业主线、农村主场的大联欢,生动展现了安徽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新质生产力的交融共鸣。

从丰收节,看见安徽农村新底色

青白如初,表里如一的“望江挑花”

  非遗手艺,唤醒泥土深处的记忆

  丰收节不仅是农产品的展示,更是农耕文化的传承。在优秀农耕文化暨非遗创意产品展区,淮北泥塑、瞻淇鱼灯、阜阳剪纸、望江挑花、蒙城铁艺、凤阳凤画等技艺齐聚一堂。这些从土地中生长出的艺术,兼具南方的细腻与北方的豪放,古朴中见匠心。

  来自阜阳的程氏剪纸第二代传承人程兴红手握剪刀运用自如,经他手剪出的动物、古今人物、花鸟鱼虫千变万化,造型简洁而有韵味。

  在展区的静谧一角,“望江挑花”的展示吸引了不少人驻足。一位挑花女工正凝神屏息,手中的银针在棉布上下翻飞。她运用“挑、钻、游、织”四种手法,以蓝线在白布上游走,花纹轮廓便逐渐清晰。最令人称奇的是,绣品正反两面如镜像般一致。一位年轻观众低声念出展板上的介绍:“青白如初,表里如一——说得真贴切。”这一刻,古老的技艺与当代的欣赏目光相遇。

  望江当地成立望马楼挑花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支专业挑花女队伍,以“合作社+农户”的市场化运营模式,积极开发新产品,生产的挑花工艺品走向全国各地。这些精美工艺品,带着指尖的温度与匠心,走向更远的天地。

  蒙城铁艺则通过铁艺微缩展示农耕文化。铁艺碾盘、铁艺木杈、铁艺花朵,手工打制的各种铁制工艺品、铁制生活用品,让人惊叹铁艺文化的精湛。鲜妍明丽的凤阳凤画,象征吉祥美好,承载了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期盼。

从丰收节,看见安徽农村新底色

瞻淇鱼灯

从丰收节,看见安徽农村新底色

阜阳剪纸

从丰收节,看见安徽农村新底色

淮北泥塑

  “我是第一次到丰收节展演,让更多人看到我们农耕文化的艺术作品,非常有意义。”在程兴红看来,非遗正在从“被保护”走向“自我造血”,成为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支点。其意义不仅在于技艺传承,更在于为乡村注入了独特的文化标识与经济价值。

  非遗,不是陈列品,而是活化的“乡村基因”。在丰收节现场,阜阳剪纸、望江挑花、蒙城铁艺等非遗技艺,并非被束之高阁的“文化遗产”,而是带着泥土气息、融入市场机制的活态产业。

从丰收节,看见安徽农村新底色

智慧农业播种机

  科技重塑,从“靠天吃饭”到“看数耕种”

  今年安徽丰收节,具身机器人、机器狗等新科技产品闪亮登场,与大家一起欢庆丰收。新技术、新设施、新装备,让今年的丰收节更有“科技范”。

  智能农机、智慧农业播种机是农事作业中的关键农机具。丰收节现场展示的圣达智能装备以其大幅宽的酷炫外表吸引了农民朋友的关注。

  “我们这台播种机是全国首台电驱气吸加气吹高速播种机,排种器、风机、全套电控等核心部件均为自主研发。”安徽圣达智能农机装备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白宗飞介绍,这款气吹播种机采用气吸加气吹方式播种,兼顾了气吸和气吹的双重优势,播种更均匀。搭配的是前置肥箱,可以使相同马力拖拉机拉更大幅宽的播种机,增大作业效率30%以上。

  “这台播种机作业速度能达到15km/h、播种精度能达到±1cm,但价格只有同类进口设备的30%。而且界面简洁,操作方便,一些地方的农民朋友即使不认识汉字,都会使用我们的机器。”白宗飞说。

  科技赋能不仅体现在传统农业,也拓展至新兴领域。安徽凭借优越的区位和产业链优势,正推动农业从单一生产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方向转型。

从丰收节,看见安徽农村新底色

宠物经济带动农业向高附加值转型

  在丰收节现场,宠物食品品牌卫仕受到年轻人的关注。随着宠物经济崛起,芜湖卫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23条宠物食品生产线,年产能达6万吨,目前已实现主粮、营养品、零食自产全覆盖,也是国内宠物行业目前生产线类别最多的工厂之一。

  “我们落户安徽,主要考虑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卫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合作部总监马丽告诉记者,公司正深化与本地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宠物食品品牌。

  如今的安徽,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成立“1+5”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6%,均居全国前列。

从丰收节,看见安徽农村新底色

新技术、新设施、新装备,让今年的丰收节更有“科技范”

  当机器狗与具身机器人在田埂上行走,当智能播种机以15公里/小时的速度精准播种,农业的“底色”已悄然改变。这意味着,农业不再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体力劳动,而是正在演变为一门系统科学。

  安徽在省级层面率先组建农业科创联盟,正是试图从体系上重构农业竞争力。从“靠天吃饭”变成“看数耕种”,安徽农业新质生产力正“拔节生长”。

从丰收节,看见安徽农村新底色

绿色食品展区,观众可以实现“按图索味”

  数字游民,在稻香中敲代码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格子间,走向田野与山川,“数字游民”不再只是一个时髦的标签,而是一种真实可感的生活方式。

  他们带着电脑、相机、吉他和梦想,在乡村的晨光里敲下第一行代码,在傍晚的稻香中剪辑下一段影像。他们不只是“远程办公”,更是在用创意和热情,重新连接人与土地、城市与乡村。

  在丰收节和美乡村建设成果展中,BTU数字游民社区的展台打造成露营地,一群身着户外装的年轻人正在露营场景中交流创意。“乡村不只是故土与乡愁的载体,更是青年施展才华、实现热爱的广阔天地。”BTU宣传人麦兜告诉记者,他们通过艺术共创、论坛对话、影像展映、音乐现场这些温暖又鲜活的形式,让城市与乡村相连,让一个个闪光的想法落地成真正有温度的项目。

  他们运营的祁民公社位于安徽黄山市祁门县平里镇,是国内首个数字游民社区支持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实验。社区以“产业x社群”为核心,既是数字游民的共享生活与创作基地,也是乡土产业的创新孵化场。

  BTU安庆社区则以“逐溪卧龙,仰望星河”为灵感,把自然与创意连接起来,打造一个面向未来的数字游民聚落。

  坐落在大龙山脚下的余湾村,溪水环绕、星空可见。社区以九栋建筑串联而成,分布在卧龙溪畔。这里既有手作、艺术、蒸馏、文创、创意和数字工坊,也有咖啡店、游民礼堂和舒适公寓。无论是写小说、拍照片、做设计,还是尝试新的创业项目,都能在这里找到舞台。

  “我们通过在乡村打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实验场,让青年们在此共居、共学、共创,探索生活与产业的更多可能,为乡村注入活力。”麦兜介绍,接下来,他们还将联合长三角各地的数字游民社区、青年空间与创意机构,办一场充满烟火气与想象力的跨界聚会。

从丰收节,看见安徽农村新底色

市民走进乡村,与农民共庆丰收

  在稻香中写代码,在溪流边做设计,数字游民将创意、技术、流量带入乡村,重构了“乡村工作”的定义。他们不是简单的返乡,而是“城乡双栖”的生活实践者,打破了资源单向流向城市的旧有格局,为乡村带来可持续的人才流、信息流与创新流。

  今日的安徽,“江淮粮仓”更加丰实,“千万工程”绘就和美乡村,农业新质生产力如树参天,乡村产业如林成势。传统农耕文明、现代科技力量与青年返乡潮流,正在这里发生一场深刻的化学反应。(记者 彭旖旎)

[ 责编:任子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