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徽韵“京”生:一场跨越235载的“国粹”回响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安徽> 要闻 > 正文

徽韵“京”生:一场跨越235载的“国粹”回响

来源:合肥在线2025-09-26 14:19

  每一门传世艺术的诞生,皆有其深远的历史脉络和文化渊源。被誉为“国粹”的京剧,便是这样一棵扎根中华大地的艺术之树,它集唱念做打于一体,融文学、音乐、美术于一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而安徽和京剧有着特殊的渊源——一段始于清代的“徽班进京”往事,不仅改写了中国戏曲的发展格局,更将安徽与京剧紧密相连,串联起两地深厚的文化羁绊。

  安徽与京剧的文化羁绊

  你或许还不知道,京剧与安徽有着特殊的文化羁绊:235年前徽班进京,为京剧的诞生和发展埋下了关键伏笔。

  1790年,恰逢乾隆皇帝八十大寿,闽浙总督伍拉纳联合江南管盐务的官员,从当时的南方戏剧中心扬州,征调了以著名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徽班进京献艺,为皇帝祝寿。应召入京,非同小可,“三庆”徽班为何被选中?原因简单却也不凡:它是扬州最大、最好的戏班。

  “三庆”徽班的表演,兼具徽调的质朴生动和地方腔调的鲜活灵气,表演的剧目接地气、很有生活气息,一入京便惊艳四座。它的成功,让更多徽班看到了京城的演艺市场,随后,“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也相继进京,他们在京城舞台各展所长,共同开启徽调在京城的传播热潮。

  要想在名家云集的京城扎根,独步剧坛,靠原有的技艺远远不够。徽班艺人秉持着开放包容的心态,主动吸收昆曲的婉转身段、秦腔的激昂唱腔、京腔的通俗鲜活等,将安徽地方戏曲的质朴与其他剧种的精华巧妙融合。

  特别是汉调传入京城后,徽班又与汉调开始了深度合作,这就是戏曲史上著名的“徽汉合流”。

  汉调,以明快流畅的“西皮腔”闻名;而徽班,擅长深沉婉转的“二黄腔”。当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腔在舞台相遇,如同两股溪流汇入江河碰撞出奇妙火花。艺人们敏锐察觉到两种唱腔的互补性,经过不断吸纳、融合,磨炼出兼具南北之长的新声腔“皮黄”,造就了“国粹”京剧。

  在京剧的发展史上,还有一个安徽人也不得不提——祖籍安庆潜山的程长庚,他将徽调与汉调唱腔进行系统整理,确定了京剧的基本唱腔规范,是京剧十三位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京剧之父”。

  京剧在合肥大放异彩

  那京剧是什么时候传入合肥的?这是一个能“考倒”老合肥的问题,但他们指了条路——去花园街找找答案。

  乾隆年间,花园街就是合肥的戏曲演出场所之一。当时,福建省旅肥同乡会十二姓在这里建了天后宫,每到春节,为了迎合祭祀人群,总会自发出现各式杂耍和徽班演出。到了民国,这里发展为合肥的“北京天桥”,汇聚大量曲艺人员,也吸引了众多观众。

  1913年,徽州人方遇春在此处重新建造了戏院,组建京、徽两班唱戏。新中国成立前夕,董良臣、段正宽、胡月天等集资在该处建新民大戏院,来演唱京剧。解放后,新民大剧院是合肥为数不多的公共文化设施,即便简陋,也挡不住老百姓涌来这里看“大戏”。

  1953年,在新民大戏院原址上修建了合肥剧场,这成了合肥市京剧团驻地。

  合肥剧场首次演出,是由合肥市京剧团排演的《秦香莲》。当时的合肥剧场,几乎每晚都有合肥市京剧团的剧目上演,还常有薛浩伟、缪鸿菊、周麟荣等名角登台,许多农民开着三轮车来看戏。

  合肥剧场旁边的江淮大戏院,也常常上演京剧。1958年3月,京剧大师梅兰芳曾在此连续出演了13场国粹精华,不少合肥市民从报纸上获悉这一消息后,千方百计托人购买演出票。那几天场内外围满了观众,看戏得提前许久入场,甚至连戏院门口张贴的海报前也被人围得密不透风。

  上世纪末,合肥还举办了第三届中国京剧票友节,短短九天,举办了颁奖、演出等各种活动25场。著名“麒派”表演艺术家马少童、著名“梅派”表演艺术家李国粹以及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耿其昌夫妇等名角也来到合肥,为观众奉上了精彩绝伦的演出。

  合肥少年唱响国粹新声

  傍晚时分,合肥市明珠教育集团翡翠学校戏剧室练功房内,稚嫩却又不失专业的京剧唱腔袅袅传出,满室戏韵浓得化不开。原来,这是该校“玉声雅咏”戏曲社的小社员趁着放学,跟老师在排练京剧呢。别看他们年龄小,却个个表现亮眼,唱念做打间尽显扎实功底。

合肥市翡翠学校学生所表演的京剧《麻姑献寿》登上第29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业余组展演舞台。

合肥市翡翠学校学生所表演的京剧《麻姑献寿》登上第29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业余组展演舞台,一鸣惊人,喜摘“小梅花”。

  今年暑假,第29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业余组现场展演的舞台上,合肥市明珠教育集团翡翠学校“玉声雅咏”戏曲社团携国粹京剧《麻姑献寿》惊艳亮相。水袖翩跹、唱腔婉转,“小麻姑”们将京剧“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精髓演绎得淋漓尽致,最终喜摘“小梅花”。

  “认真,这是我们学校从开设京剧社团就定下的宗旨,要以‘熟悉京剧,尊重艺术,传承文化,提高素养’为目的,让孩子们都能学到真东西,传扬国粹艺术。”翡翠学校音乐教研组组长、“玉声雅咏”戏曲社团指导老师夏凌介绍道。

  为了这份“认真”,学校着实下足了功夫:不仅戏曲专业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与夏凌共同组成“双师团队”,手把手教孩子们抠唱腔、练身段;更精心构建“课堂奠基+舞台实践”的立体化传承模式,给热爱戏曲的学生们最专业的指引和最广阔的成长空间。

  不止于翡翠学校。

  作为安徽省会,合肥很珍视京剧与安徽的文化联结,多年来,以多元举措推动京剧在本地的发展和传承:搭建专业平台,引进名家名团带来经典剧目;复排经典,更致力于创作具有合肥特色、安徽气派的新编剧目,让京剧在这片科创沃土上,生发出兼具传统神韵和时代气息的新腔调。

  同时,合肥还持续发力推动少儿戏曲普及教育,在中小学校开设系统化戏曲课程,让“生旦净丑”走进日常课堂;支持各校建立特色戏曲社团,让兴趣有处安放;更积极引入专业师资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让传统技艺得以原汁原味地传承。

  一系列举措之下,戏曲不再是书本里的“古老符号”,而是真正融入校园生活的鲜活艺术。京剧由此走入一所所校园,走到孩子身边、扎进孩子心底,在课间操的伴奏里、社团活动的笑声中、舞台展演的聚光灯下,绽放出全新的光彩。

  如今,越来越多合肥少年能随口哼出几句京剧唱段,能准确说出“红脸忠、白脸奸”的行当特点。曾经隔着时光的传统艺术,正化作孩子们成长中生动的文化印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续写着国粹的新故事。(合新闻记者 王靓 孙皞乾)

[ 责编:任子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昆明:东风坝开合浮桥正式对市民开放

  • 美国联邦政府再“停摆”的首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