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清单发布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安徽> 要闻 > 正文

一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清单发布

来源:安徽日报2025-06-09 08:46

  6月7日上午,在江苏南京举办的第七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第二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清单发布。清单共有10项内容,涉及消费、教育、交通、医保、文旅、体育等。

  持续打响“满意消费长三角”品牌,内容包括:深入实施优化消费环境行动,培育3000家放心商店、放心市场、放心网店、放心餐饮、放心景区,全年新增3万家企业参与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承诺,三省一市各推荐30件产品参选“2025年长三角伴手礼”,更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

  共推跨省一体化惠企利民服务,内容包括:围绕企业准入准营事项、惠企政策,法律、金融、人才、科创、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等增值服务,优化服务流程,完善区域数据共享机制,新推出100项、累计推出300项高频跨省服务,长三角跨省通办远程虚拟窗口点位突破600个。

  合力打造“长三角招聘专区”数据共享平台,内容包括:打造国内首个跨多省域实现就业信息“一站式”展示、招聘岗位“一体式”检索以及求职简历“一键式”投递的数据共享平台“长三角招聘专区”,进一步优化简历直投功能,协商签订岗位共享协议,制定统一的岗位共享标准,共同发布长三角企业招聘信息,年度归集岗位不少于150万个。

  深化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内容包括: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2025年,居民服务事项长三角一卡通用由78项拓展至113项。同时,聚焦银发群体在“食、住、行、游、购、养”等核心生活场景的服务需求,秉持“区域协同共享、智慧高效赋能、安心无忧畅享”的服务宗旨,创新构建长三角智慧助老服务体系,计划在长三角12个以上城市打造老年人“一卡通”服务场景。

  推动长三角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内容包括:建成合新高铁合肥—泗县段、宁马市域(郊)铁路;开工建设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合池铁路、温福铁路浙江段;重点推进沪渝蓉沿江高铁、宁淮城际、沪苏通铁路二期、宁芜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快沪乍杭铁路客货线、扬镇宁马铁路镇江至马鞍山段、宁宣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动嘉兴至枫南线与上海南枫线互联互通规划建设。

  共推长三角卫生健康服务便民一体化,内容包括:组织开展三省一市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省级和基层传染病应急队伍联合演练和拉练,提升跨区域传染病应急协同处置能力。研究制定长三角地区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施方案,共同推动检查检验结果区域间互认。协同打造24小时长三角AI+心理关爱公共服务平台,预计服务长三角地区人群超1600万人。

  共推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内容包括:巩固提升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10种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实现设区市全覆盖。推动通过“医保钱包”实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跨省共济给父母、配偶、子女等近亲属。

  推出若干长三角文旅特色产品,内容包括:共同举办长三角特色文旅活动15项、组织艺术精品展演展览5个、打造推介“高铁+旅游”“文物+旅游”“非遗+旅游”等长三角精品线路25条。

  共同举办长三角体育重大赛事活动,内容包括:围绕田径、水上运动、球类等不同种类,共同举办首届长三角青少年篮球联赛、2025第十三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暨长三角穿越赛、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和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等赛事,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赛事活动。

  实施长三角优师共育赋能行动,内容包括:共同开展中小学名校长(书记)、名师,民办高校校长、教育行政管理干部、高校党建与思政骨干等各级各类师资培训320人,精心搭建2.0版一体化师训资源库,深化示范区教师培训基地校、示范区名师工作室等一体化培养平台建设,成立示范区教师发展学院创新思维发展学院。(记者 王弘毅)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

  • 北京长安街沿线花卉布置完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8月2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2025-08-27 09:36
王蜜所在团队养蜗牛的装置和她用指甲油给蜗牛壳做的标记(首次发表,非授权禁止转载)。在中科院地球环境所,针对蜗牛壳体季节尺度研究,副所长晏宏提出的理念是,用空间换时间。
2025-08-27 09:47
8月8日至12日,第十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  近年来,更多养老机器人在家中、社区及养老机构落地应用,从桌面式机器人、轮式底盘型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人机共栖”的智慧养老图景正加速照进现实。
2025-08-27 09:45
作为海洋生物医药研发的特色方向,海洋中药尚不能满足中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其开发和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产业转化环节,郑明月指出,应借鉴“算法开发—标靶确证—临床转化”范式,构建海洋天然产物专属数据库和AI工具。
2025-08-27 09:45
一项近日发表于《应用生理学、营养学与代谢》的研究发现,摄入动物蛋白质食物与更高的死亡风险无关,甚至可能降低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率。论文第一兼通讯作者、加拿大营养策略公司负责人Yanni Papanikolaou表示,“综合这类观察数据与临床研究,很明显,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均有益于健康长寿。
2025-08-27 09:43
近日,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空间站上的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柜,成功把钨合金加热到超过3100℃,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项工作不仅验证了我国自主设计的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柜具有非常优异的性能,也积累了大量的超高温材料在轨实验的原始数据。
2025-08-27 09:42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AI应用已渗透社会生活各领域。深入分析AI“信口开河”成因,需从技术、数据和监管三个维度进行考量。(摘编自《工人日报》,原题为《防止AI“信口开河”,技术伦理建设刻不容缓》)
2025-08-26 10:27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日前批准发布《动力锂电池运输安全及多式联运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起实施。动力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安全高效运输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
2025-08-26 10:27
截至2025年8月22日,今年中国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实施58个科学与应用项目,实验次数2.6万余次,上行科学与应用任务800余公斤科学物资,下行空间科学实验样品27种,获取科学数据110TB。
2025-08-26 10:27
暑期,不少家庭选择前往户外戏水游玩。胡越凯介绍,大家常说的“食脑虫”属于“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多生于潮湿的土壤和淡水中,包括福氏耐格里属阿米巴原虫、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虫和棘阿米巴原虫。
2025-08-26 10:26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院士团队的汪程远副研究员,携手香港大学等机构科研人员,通过对嫦娥六号月壤中玄武岩岩屑的系统研究,揭示了月球年轻火山活动的源区特征与热驱动机制。该研究不仅刷新了人们对月球热演化历史的认知,也为解释其他无大气、小型天体的火山活动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5-08-26 10:26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联合美国南加州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国际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定量评价了地震后河床沙这类粗颗粒沉积物通量及其长期变化,揭示了地震对河床沙的影响远比预期更大更久。
2025-08-25 10:08
23日,在南海中沙海域的“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上,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琴”号圆满完成首次深海试验,全面验证了整机系统的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
2025-08-25 10:00
从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承担的一体化闭式循环快堆核能系统项目一体式余热导出原理验证试验顺利完成。
2025-08-25 09:58
我国科学家对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开展了系统性研究,成功揭示了月球年轻火山活动的源区特征与热驱动机制。
2025-08-25 09:57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孔令让研究团队首次组装了小麦远缘杂交常用物种中间偃麦草和鹅观草染色体水平的高质量基因组序列。
2025-08-25 09:54
大多数地区在处暑节气时仍有高温天气出现。北方地区昼夜温差扩大,易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凉”。
2025-08-22 10:12
当罗斯海冰架上最后一抹极昼阳光悄然隐去,南极的冬季正式到来。冰原之上,完成微电网系统、氢能源系统、通信系统等建设任务后的秦岭站,如一艘灰色的方舟稳稳矗立。
2025-08-22 10:12
一部“电影”让我们一窥人类发育中一个鲜为人知的里程碑事件——新形成的胚胎附着在子宫内膜上的瞬间。
2025-08-22 10:11
嫦娥六号采样点所在的阿波罗盆地直径约540公里,位于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是该区域最大的次级撞击构造。
2025-08-22 10: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