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华网合肥8月1日电(汤阳 吴万蓉杨露露)夏日傍晚,位于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东南岸的“龙鳞叠水”景点,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众多市民带着孩子在戏水区玩耍。随着龙子湖国家级“幸福河湖”项目建设完成,这里成了市民避暑纳凉的好去处,欢声笑语荡漾在龙子湖畔……
近年来,从实施主城区淮河防洪交通生态综合治理“靓淮河”工程,到建设龙子湖国家级“幸福河湖”,蚌埠市加快河湖系统治理保护,全面修复河道生态、提升城市品质,打造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水和谐”的亮丽名片。
从“治淮”到“靓淮” 绘就美丽生态新画卷
悠悠淮河绵延千里,从蚌埠穿城而过。曾经由于河道淤积、生态退化、乱耕散养、偷倒垃圾等问题,淮河一度成了蚌埠城市“脏乱差”的集中带。如何让淮河美起来、靓起来,成为蚌埠人民的共同心愿。
“作为生态环境开发融资平台,我们创新探索,将沉睡的水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破解生态环境治理资金难题,以解决过去主城区淮河段面临的洪水下泄不畅、航运船只搁浅、环境污染严重以及治理投入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蚌埠靓淮河水利投资集团董事长冉凡荣说。
2021年,蚌埠市将“靓淮河”工程作为工作主线,大力推进淮河蚌埠主城区段防洪交通生态综合治理,围绕“一川清、两滩靓、三脉通、十景红”的总体布局,采取河道疏浚、堤防加固、河滩地生态治理、交通体育设施建设等举措,着力打造城市中心公园。
今年入汛以来,淮河流域迎来多次强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 “靓淮河”工程遭遇考验。“7月21日淮河吴家渡水文站水位达21.05米最高点时,被淹没的部位只占到靓淮河主体工程的20%,主要是沙滩、栈道和部分跨河大桥下面的红色步道。我们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采用了不锈钢、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和结构。”冉凡荣表示,“靓淮河”工程解决了河道分洪、泄洪、防洪、航运等问题,洪水退去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进行了集中清理,两岸风光带恢复了往昔热闹。
据了解,今年淮河第1号洪水过境,淮河蚌埠(吴家渡段)最大流量达8620立方米每秒,列历史第3位,但最高水位比2020年低了0.22米,过境时间也缩短近9天。在流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今年淮河蚌埠段的防洪压力明显小于2020年。这得益于“靓淮河”工程将河道由原来不足200米,拓宽到500多米,泄洪能力提高了30%左右。
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参与“两只手”协同发力,蚌埠市不断探索水利投融资改革的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靓淮河”工程被评为全国首例“推进生态环境重大工程实施”典型案例,入选长三角“十佳创新”案例和安徽省“十大改革”案例。
如今,站在蚌埠市朝阳路淮河大桥远眺,淮河蜿蜒东流,河面宽阔,公园、绿地、栈桥、运动场沿河而建,“堤固、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城市中心公园从一张张图纸变为现实。
从“烂河汊”到“风景线” 塑造“人水和谐”新格局
坐落在淮河之滨、地处南北分界的蚌埠,自古以产蚌、产珠闻名,素有“珠城”美誉,境内河湖众多,共有13条河流、9大湖泊,为打造亲水、乐水平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在把“靓淮河”打造成“城市客厅”和“市民公园”之后,蚌埠市又充分整合资源,建设人水和谐的生态美景,把龙子湖建设成安澜、生态、宜居、智慧、文化、发展的幸福湖。
“没开工之前,这里大部分是成片鱼塘,水没法流动,水质也不行,乱耕乱种、偷倒建筑垃圾现象时有发生,系统治理迫在眉睫。”“幸福河湖”项目经理孙空军介绍,东南片湖滨带生态修复及滨岸清水畅流工程是龙子湖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工程中的一部分,按照设计方案,原先不通的小河塘和沟渠等被打通,乱搭乱建、乱耕乱种等问题被一一清理,彻底解决了排水不畅、污水入湖的痛点。
开展岸线生态整治12.6公里、连通水系6.87公里、整治土地1131亩……历时近一年,总面积约70公顷的“幸福河湖”项目完成了生态修复、滨岸清水畅流、底泥洗脱等工作,并建设有“金色沙滩”“龙鳞叠水”“花山叠瀑”等24处微景点,过去市民口中的“烂河汊”“垃圾场”摇身一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打卡地”。据了解,自“龙鳞叠水”项目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十万余人次。
“为推进龙子湖系统治理、保证项目顺利进行,我们锚定目标,克服了前期规划、资金筹措和土地征迁等难题。”蚌埠市政协副主席、市水利局局长荀异然介绍,龙子湖“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是蚌埠市继“靓淮河”工程之后的又一个水生态治理项目,借鉴了“靓淮河”的工程经验,让老百姓“临水、亲水、近水、乐水”成为常态。
从生态向好到产业向“新” 激发城市发展新活力
“一水激活多业态”,通过生态系统治理、沿线路网建设、区域环境更新等一系列举措,蚌埠市充分挖掘淮河生态经济价值,推动人气向沿岸集聚、商业布点向沿岸集中,有力撬动了沿岸商业、文化、观光、健身、旅游等产业发展,加速从“隔河发展”向“拥河发展”转变。
依托“靓淮河”26公里的历史文化轴线,蚌埠市将当地的大禹文化、双墩文化、铁路文化、码头文化等,通过雕塑、主题公园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入沿线景点,沿着淮河岸线布局,聚力打造一批具有淮河文化特色、体现城市记忆的新地标,推动“网红”变“长红”。
近年来,在打造美丽幸福河湖、构建人水和谐生态的同时,蚌埠加快调整发展方式,依托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等平台,大力发展硅基生物基新材料等绿色产业,激发城市发展新动能。
从绿色生态到绿色生产力,如今的蚌埠高质量发展底色越来越足,为吸引青年人才“来蚌埠、留蚌埠”增添了动力。7月22日,由共青团蚌埠市委、蚌埠市人社局共同举办的“雁归珠城 青创未来”暑期青年人才蚌埠行活动拉开帷幕,长三角等地区41所高校的50名青年学子参观重点企业、游览特色文旅景点,领略宜居宜业宜游的蚌埠城市风貌。
“‘幸福河湖’的建设,给我们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希望毕业后,我能够留在蚌埠,建设美丽的珠城。”蚌埠学院大二年级学生孙博学满怀期待地说。
“‘幸福河湖’是有效保护江河湖泊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体现,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现实需要。”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表示。
如今,一川清流穿城过、一湖碧水映蓝天,昔日脏乱差的河岸变成了风景秀丽的“风光带”,一幅河湖安澜、人水和谐的新图景正在珠城大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