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安徽> 要闻 > 正文

皖北振兴新棋局

来源:安徽日报2024-01-04 15:54

  2023年12月中旬,广袤的皖北平原,已披上今冬第一件银装,细嫩的麦苗匍匐在雪被下,积蓄着生长的力量。村口的老树将遒劲的枝丫伸向天空,迸发出向上的呐喊。

  在安徽,有一个区域一直牵动人心,那就是皖北。

  这里以全省37.8%的面积,承载着全省约50%的人口,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却仅占30.8%,人均GDP仍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安徽是短板,而人口众多、经济薄弱的皖北,则是短板中的短板。没有皖北的跨越式发展,就没有安徽的高质量发展,更无法实现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安徽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皖北地区发展,自2001年成立省加快皖北地区发展领导小组以来,先后制定出台4个“皖北十条”、推动皖北“两个加快”、南北结对共建等支持政策,推动人才、技术、项目、资本等资源加速向皖北聚集。2023年前三季度,皖北地区生产总值11163.6亿元,朝着2万亿元目标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记者近日在皖北六市调研采访发现,安徽这盘皖北振兴的大棋,20多年来从未“停子”,这片广袤厚重的土地立志成为区域经济新增长极、高质量发展突破口,过去以“江淮粮仓”“两淮煤田”等要素驱动发展为主的皖北,正逐步转向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汽车从合肥出发,1个小时来到淮南、2个小时到达蚌埠……四通八达的道路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皖北更近了。

  要想富,先修路。路,支撑着城乡的骨骼。

  “山又高来水又深,有女不嫁榴园村。”曾几何时,一首民谚道尽淮北市龙脊山下榴园人的辛酸。

  这里气候干旱、土壤瘠薄,几镐下去就铲到了石头,当地人称作“石头山”。村民只能在房前屋后、山上山下种植耐旱的石榴树。如今,一条“皖北川藏线”将龙脊山、石榴博物馆、明清石榴园等多个分散的景点连接起来了,形成一条蜿蜒盘旋的最美风景线。

  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朱勇介绍,“皖北川藏线”总投资约1.6亿元,建设周期3年,不仅方便了当地人出行,更串出了一条生态走廊。另外,当地通过打造四季榴园景区,举办地锅鸡美食文化节、石榴文化旅游节等吸引游客,榴园村被农业农村部评选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

  近年来,皖北基础设施大为改善。高速铁路里程增长1.8倍,达到664公里。公路总里程增长61.2%,达到10.2万公里,公路密度193.1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13.8%,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

  提到路,不得不说皖北的水。水,也曾制约着皖北发展。

  皖北的水,又涩又“硬”,常在杯底留下一层厚厚的白垢。如今,皖北也可以喝上“凉津津、甜丝丝”的优质水。

  2023年12月16日,引江济淮一期工程安徽段开启试调水,省委、省政府实施的“皖北地区群众喝上更好水”工程,让来自长江的水源顺着江淮运河输往淮河流域。向长江“借水”,为3000万皖北群众“解渴”正逐步实现。12月21日,长江水首次被引入阜阳;12月28日,新汴河的清水流入灵璧县地表水厂。皖北第一批13个县(市、区)将完成城乡供水地下水水源替换,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28个,惠及农村供水人口940万。

  只需花几块钱,就可用再生水自助洗车,这是记者在宿州市街头看到的。迎宾大道与拂晓大道交口公园里,亲水瀑布、小桥流水,恍若江南。“这是再生水景观河道补水口,可以弥补我们城市河道水不足,这样的再生水口全市一共有4个。”该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程训说,每年6000万吨污水经过几十道工序处理,可用于园林绿化、道路洒扫、自助洗车等,同时还可以作为工业用水,城区水再生利用率达到60%。2022年,宿州市成为全国首批、安徽省唯一入选全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为缺水型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宿州经验”。

  在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藏身着国内规模前列的锦鲤养殖基地,近2万尾锦鲤“游”出了近郊小镇农旅融合发展新思路。然而没有“源头活水”,在人均水资源只有不到全国1/4的皖北,观赏鱼养殖这种高附加值产业以前不敢想象。据淮北校春锦鲤文化产业园总经理刘万春介绍,园区的循环用水都是通过水权交易进行的,公开透明。相山区探索地下水水权改革,在全省率先走出了一条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路。

  水、路等这些基本生活要素的新变化,让群众切身体会到幸福指数的提高,皖北正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的短板。2023年皖北地区重大项目建设纳入省重点项目清单4545个,年度计划投资4792.69亿元,阜阳—蒙城—宿州(淮北)、淮北—宿州—蚌埠城际铁路和引江济淮二期等重点工程开工。

  把“大粮仓”变成“大厨房”

  皖北地区素有“江淮粮仓”的美名,粮食产量占安徽省的60%,而提升附加值的路径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好“三头三尾”增值大文章,把“大粮仓”变成“大厨房”,建设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在安徽最北端的砀山县,一个个黄澄澄的砀山梨通过仪器检测,挑选出优质果再被销往全国各地。

  “这里每天可加工80吨砀山梨,得益于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水果发到北京、广州、郑州和南京等地非常方便。”安徽爱泽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立振介绍,企业是京东、盒马、美团优选等渠道供应商。

  2023年6月,砀山县入选新一批25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集聚了申雪冷链、幕天冷链、壹度股份、爱泽供应链等13家冷链物流、食品加工企业,通过“冷链物流+生鲜电商”融合创新发展,这里的农产品能够锁“鲜”发往全国各地,带动了农产品上行和农民持续增收。

  农产品深加工是“三头三尾”的一个切入口,“大粮仓”怎样变成“大厨房”?皖北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对于淮南人来说,牛肉汤每一口都是幸福的滋味,有这么一群人,立志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让淮南牛肉汤香飘世界。“90后”淮南小伙陈默现在的头衔是安徽旭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我们牛肉汤单品的产能可达一天10万包,一年产值差不多3.5亿元。”

  像陈默这样的企业家还有很多,他们正在探索以方便装、预制菜等形式,传承淮南牛肉汤。2022年,淮南牛肉汤全产业链产值约为235亿元。淮南市出台13条政策,“真金白银”支持牛肉汤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进程。

  “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一头肉牛,如果卖给屠宰场,能卖两万多块钱,但如果“吃干榨净”,充分进行深加工,价值能增加几倍。

  亳州市在全省“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中率先突破、争当领跑。为支持肉牛产业全产业链条发展,该市出台“牛规划”、制定“牛政策”、成立“牛专班”,按照谯城良种繁育、利辛规模养殖、蒙城屠宰加工、涡阳高端肉牛羊发展定位,从养牛卖牛肉到“种、养、加、消、销、服”一体化转变,逐步实现产业壮大、企业受益、农民增收。

  面对蓬勃发展的预制菜产业,宿州市加强产业引导,强化政策扶持,目前,全市集聚预制菜企业产业规模超百亿元。“我们把农户种植的金丝绞瓜回收上来,做成金丝绞瓜丝预制菜,销售到全国各地。”泗水源预制菜公司总经理许秩铭说,下一步会加大创新力度、深加工更多更好的预制菜产品,让消费者吃得美味、放心。

  努力挖掘产业“新矿”

  当下,汽车产业被定位为安徽的“首位产业”。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已经形成完整产业链,又有巨大市场需求,身处“汽”势如虹的氛围中,皖北怎能缺席?

  投资百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落户阜阳市阜南县;总投资51亿元的合众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落户淮南凤台;蚌埠怀远跑出了皖北地区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也是怀远唯一的本土上市企业——壹石通,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锂电用勃姆石供应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隐形冠军”;怀远县将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首位产业”,目前该县经开区有汽车零部件企业40余家,涵盖汽车制动系统、汽车电子泵、汽车空调压缩机、全车橡胶密封件等领域。

  长三角一体化“链”上发展,一“汽”呵成。皖北和沪苏浙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大力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闵行·淮南科创产业园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产业;宁波蚌埠微电子产业园重点打造智能传感器全产业链……安徽还在皖北布局了10个南北共建园区,实现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其中,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推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实现规模、质量双提升;江宁—明光合作产业园全力推进汽车制造、新材料、装备制造主导产业集群发展。

  淮河两岸,过去是“家里有矿”,今天是紧盯新兴产业,努力挖掘产业“新矿”。

  在濉溪县经开区的安徽力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重达8吨的铝板一块块整齐码放,它们将被铸造成薄如蝉翼的铝箔。据力幕科技公司办公室主任宋晓辉介绍:“目前全球可轧制最薄铝箔在0.004毫米级,我们可以做到0.006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十几分之一。”

  “企业之所以被吸引到这里投资设厂,主要是看中了园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完善的产业链以及专业人才积聚优势。”宋晓辉说。濉溪经济开发区正锚定千亿园区、千亿铝基“两个千亿”目标,打造有影响力的铝工业基地。

  近年来,皖北各市正立足各地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突出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和招大引强,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目前我省对皖北地区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等项目增加了20%的省级财政支付,结合各自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差异化培育新能源、绿色食品、智慧农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特色产业集群。在2023年公布的全省县域经济20强榜单上,皖北地区共有9县上榜,高于皖中和皖南。

  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这几年企业落户蚌埠后,我体会特别深,安徽重视科技人才,善于为企业科技赋能,领导干部懂产业、熟悉产业链。”安徽德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胜利说。

  这家企业2018年底通过招商引资,从昆山入驻蚌埠市蚌山区,产值已超3亿元。朱胜利认为,江苏过去依靠代工等中低端制造取得了先发优势,但是安徽模式恰恰是未来他最看好的——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近年来,很多从长三角、珠三角到皖北落户的企业,对这里的营商环境变化非常认可,对皖北的干部干事热情也称赞有加。

  在皖北经济增速不断与全省缩小距离的同时,皖北的干部也在快速成长,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很足,敢打敢拼。从最初单一的乡情招商、同窗招商,到现在的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从简单的产业承接转移,到精准的延链补链;从招商部门抓招商,到各部门人人关心招商、时时惦记招商……

  宿州绿色家居产业园自2017年启动建设,到2022年产值超120亿元,园区招引的龙头企业TATA木门,线索就来自一场春节期间的亲友聚会;阜阳市政府驻深圳联络处主任孙涛,已经在粤港澳大湾区驻扎了近1000个日夜,他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招商引资“打法”,重点关注皖北籍企业家创办的规模在2亿元至3亿元的科技型企业;安徽怀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廖军直言,园区招商“秘笈”就是围绕着主导产业研究产业链上下游,画精准招商“地图”。

  对于企业家而言,稳定的预期就是投资的信心。“提级调度”“顶格推动”“店小二精神”成为这片土地上的热词,在这样的氛围下,皖北正在不断刷新自己的纪录。广东上市公司泉为科技百亿项目落户宿州市泗县,去年1月签约,2月即开工。阜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阜阳市光伏新能源产业“一号工程”,从开工到试投产仅用了76天。

  任何发展的起点都是人,皖北与沪苏浙加强人才交流。皖北各市已组织超过600名学员、干部人才赴沪苏浙地区跟班学习;杭州、宿州,宁波、蚌埠等地也互派干部挂职。

  皖北振兴的冲锋号已吹响。当前,皖北各市正抢抓机遇,奋楫争先、乘势而上,皖北振兴其势已成、其时已至。(记者 汤超 宣岚)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加紧生产

  • 广西强化防汛备汛工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1999年起,有着“神箭”称号的长二F火箭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它用100%的成功率,为航天员搭建出一条安全“天梯”。
2024-04-26 09:33
近期,人工智能(AI)+机器人赛道广受关注。尤翔宇表示,梳理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脉络,主要有底层硬件、运动控制和具身智能3条路线。优必选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聚焦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
2024-04-26 09:41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4月24日举行的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透露,我国计划于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探测器,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2024-04-26 09:40
春日里,云南双江县各大茶山的春茶迎来开采季。北回归线横穿而过的双江,拥有适宜茶树生长发育的自然条件,现有以“冰岛茶”为代表的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树3.69万亩。
2024-04-26 09:35
每年,都有这样一群“空中旅客”,南北来回奔波。迁徙之路漫长曲折,一路充满生死考验,它们却高声歌唱,不知疲倦地追逐着自己的目标。
2024-04-26 09:34
力争在生命科学等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在颠覆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地,人才梯队体系较为完备,成为全球向往的创业乐土。
2024-04-26 09:26
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24-04-26 09:24
朱松纯表示,“通通”在日常学习与训练中,使用的A100芯片不超过10块,这意味着“通通”不依赖庞大的算力和海量数据就能学习成长。“通通”也可以与具身智能机器人相结合,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
2024-04-26 09:38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撤销公告,撤销向日葵、黄瓜、甜瓜、油菜等问题品种312个,切实推进登记品种从严规范管理,持续营造激励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24-04-25 10:36
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恢复了37亿年前的地球磁场记录,发现它与今天地球周围的磁场非常相似。
2024-04-25 10:34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经中央政府批准启动实施,总体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目前各系统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建设。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计划于4月30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2024-04-25 10:32
国家卫健委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据了解,本次监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县(区)1008个乡镇(街道),对象为15岁至69岁的常住人口,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73340份。
2024-04-25 10:30
中央气象台预计,24日夜间至26日白天,江南、华南等地雨势将再度加强,其中广东中部和西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有大暴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5 10:28
日前,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23年度新疆棉花生产加工过程质量状况监测结果。
2024-04-24 10:33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执行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4-04-24 10:17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4-04-24 10:16
1996年,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金川公司工作。当时总听师傅们讲,贵金属冶炼技术难以突破。提高我国铂族贵金属提炼的技术水平,对于守护国家安全极为必要。
2024-04-24 10:14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吉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为44吉瓦;全年核电发电量44万吉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近5%,相当于节约标煤1.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5亿吨。
2024-04-24 10:05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