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坚定信心开好局】强“引擎”,投资如何打出新攻势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安徽> 要闻 > 正文

【坚定信心开好局】强“引擎”,投资如何打出新攻势

来源:安徽日报2023-02-16 10:29

  增长9%,增速居全国第六,获国务院督查激励……2022年,安徽的投资“成绩单”尤为亮眼。

  抓好投资不是件容易事,怎么投、投什么、如何保障、怎样平衡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

  好“打法”接续发扬,新“战法”全新发力。在这场拼经济的投资攻势中,整装待发的安徽,大有看头。

  有效投资怎么干?

  有效投资是指效益更高、结构更优的投资。

  对于政府投资而言,要取得高效益、呈现更优的投资结构,须有合理的规划、健全的机制和有效的办法。

  投资规划就是解决“投什么”的问题。投资方向得紧跟国家政策、发展趋势、市场风向,又切合自身定位,不能“一哄而上”过度投资,否则会造成产能过剩和市场饱和。

  安徽制造业基础扎实,先进制造业成为安徽加快高质量发展最硬的“底盘”,制造业投资是今年投资工作的重点。

  传统产业上,我省将加大对钢铁、有色、建材等产业技术改造投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上,以“集群化”思维切入,聚焦十大新兴产业,“沿着产业链投资”,重点投资产业链、供应链“链主”大项目。

  基建类投资项目体量大、投资额高,是投资的“压舱石”。去年,我省基础设施投资保持20%左右的高增长。今年,我省将适度超前推动基础设施投资,推动一批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等重大项目建设。

  除了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也是扩大有效投资的主攻方向之一。

  今年以来,政府投资“带头+引领”,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促进民营资本参投更多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让民间投资的“活水”加速涌动起来。

  地方抓投资积极性怎么提升?“赛马”机制是我省给出的答案。

  在安徽,几乎每个季度都要开一次省辖市季度点评会。投资,是点评的重要“科目”。

  不仅仅是点评,更重要的是真金白银的激励。对投资工作先进地区,我省安排1.5万亩建设用地指标、专项债券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额度等支持。

  “赛马”激励机制,营造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增强了地方招商引资干劲。今年,我省将继续深化投资“赛马”机制,尤其是鼓励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全国制造业百强、国家级“专精特新”等企业。

  招大引强如何招?

  去年秋季,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一个百亿元大项目与一座皖北人口大县“喜结良缘”,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项目在阜南县签约落地。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不到1个月。

  从税收到就业,大项目,能带来巨大的发展红利。

  招引大项目、大企业应有一套高效的招商“组合拳”。要让招来的项目投产见效,也要有一个完善的服务“工具箱”。

  培育什么样的项目?招什么样的商?高质量,是重要标准。

  从项目的培育来看,要培育“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投入产出效益高、亩均效益高、科技含量高、单位能耗低。

  在项目招引上,得有更宽的眼界、更大的视野,把招商范围扩大到国内重点地区、扩大到世界500强。

  拓市场、抢订单、强招引。去年末到今年初,我省已迅速行动。

  “徽动全球”万企百团出海行动掀起出海招商热潮,目前,已有110家企业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活动,意向投资额121亿元。

  今年,各市将组建超150支招商小分队,赴境外招大引强,推动全年外商直接投资25亿美元。火热的“出海行动”,将为我省扩外贸、稳外资注入强劲动能。

  要让大企业留下来,招商“组合拳”的招式要够多、够有力。

  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场景招商、项目组团招商、商协会招商等,将成为今年安徽招商的有力“招式”。

  其中,场景招商切合了企业发展意愿,解决了企业最关注的应用场景问题;产业链招商,则帮助企业解决了产品上下游配套问题。

  周到的为企服务,是招大商招好商的“秘籍”。

  投资的成绩,源自“一改两为”落实落细,来自一次次为企服务的具体措施。

  以滁州市为例,该市建立项目建设闭环管理机制,全要素保障项目落地,2022年一批大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今年开年即掀起“双招双引”春季攻势,集中开工项目98个,总投资895亿元。

  招引来的项目,承诺要兑现,保障要跟上,通过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工作专班,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主要领导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

  这些高效率的“打法”,让项目“找得到、引得来、落得下、留得住”。

  资金问题咋保障?

  资金,是项目的“生命线”。促投资,必须解决“钱”的问题,让资金及时、足量、精准地直达项目。

  去年11月22日,中金安徽交控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在上交所上市,这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公募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项目,为基建开辟了新的“钱路”。

  基础设施REITs是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的简称。简单来说,就是将基础设施项目拆分成小份额公开发行和上市交易,投资人通过持有公募基金份额间接持有基础设施项目,参与项目投资并获取回报。

  面对资本市场上这样的“新鲜事物”,安徽顺势而为,勇于尝试。去年,我省全年基础设施REITs累计发行规模居全国第2位。

  REITs的成功运用,是安徽发挥资本的力量,盘活资产,拓宽“钱路”,畅通投融资循环的有力见证。今年,我省将加快培育孵化一批具备优质资产、有强烈意愿、符合条件的REITs项目,力争更多项目获批发行。

  金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全力拼经济,金融当发起有力“助攻”。

  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为例,去年,我省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331.5亿元。这些金融工具对基建项目进行股权投资,可解决基建项目资本金到位难等问题,为项目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今年,我省将继续用好金融的“工具箱”,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企业债券等融资措施,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精准推动资金“滴灌”项目,助力茁壮成长。

  省统计局分析,当前,支持投资稳定恢复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一批重大项目有序部署推进,各地项目储备较为充裕,预计今年全省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记者 王弘毅)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小麦收获 颗粒归仓

  • 青春季 毕业礼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在北京发布。
2023-06-09 10:08
从个人生活角度看,电子证照正在不断深入异地就医报销、婚姻与生育登记、不动产登记、户籍迁移等应用场景。
2023-06-09 10:07
科幻电影、科幻网络电影、科幻剧集、科幻微短剧和科幻中短视频等取得的成绩均可圈可点。
2023-06-09 10:06
海西州共有大小不等的盐湖33个,各种无机盐探明储量达3709亿吨,钾、镁、锂资源储量均居中国首位。
2023-06-09 10:04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工业互联网,促进了数据等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为企业开展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支撑。
2023-06-09 10:00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
2023-06-08 09: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同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中国式科普新思维。
2023-06-08 05:20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3-06-08 04:10
珠峰是地球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高哨位,对该地区开展严格的生态保护,对中国和全世界意义都很重大。
2023-06-08 04:10
  自从进了研究所的大门,我一直做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从核武器到高能激光,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很多,这让我体会到了大量基础学科的问题,也尤感基础研究的重要。
2023-06-08 04:10
受制于材料、工艺等原因,该水电站此前使用的大型冲击式机组核心部件转轮长期依赖进口,费用、时间成本高。
2023-06-08 09:2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
2023-06-07 04:35
健康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必不可少的,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茁壮的身板,一颗丰润的心灵……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副副“小眼镜”,挡住了孩子们望向远方的清澈目光。
2023-06-07 04:3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眼健康管理。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会近视,成年后易于出现视疲劳,40岁之后随着调节力的生理性下降,会出现花眼,老年后由于光损害及自然衰老会出现眼睛机能减退甚至眼病损害等。
2023-06-07 04:35
孩子近视了,要不要戴眼镜?在诊疗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用眼护眼还存在不少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了就自己注意,不戴眼镜也能康复”“戴了眼镜眼球会变形”……这些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023-06-07 04:35
在嘹亮的汽笛声中,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6日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成功下线。
2023-06-07 04:20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来安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1年至1945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等任教。
2023-06-07 04:20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