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安徽制造,“皖美”绽放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安徽> 要闻 > 正文

安徽制造,“皖美”绽放

来源:安徽日报2022-09-22 13:16

  百年变局,伏脉一线。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世界格局演变的底层逻辑,根植于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变迁之中。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迎来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安徽制造业的崛起,是中国经济版图上令人瞩目的一大现象。

  激荡十年,洪流奔涌。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9%,增速位居全国第三、长三角第一;2021年,安徽制造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进入中国制造业第一方阵。

  从传统农业大省到新兴工业大省,再到打造“制造强省”,安徽综合实力和形象气质“皖美”蝶变。

  开放促进繁荣,合作才能共赢。

  随着制造业的持续进阶,安徽正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的世界制造业大会,成为全球工商界交流合作的重要高端平台。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制造业大会亲致贺信,强调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

  牢记殷殷嘱托,心系“国之大者”。乘着世界制造业大会的东风,安徽深入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在中国乃至世界制造业的版图中奋力书写澎湃向上的新篇章。

  厚积薄发,乘势而上

  3月18日,春寒料峭,合肥高新区的中科大先研院大楼前,气氛热烈。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录制现场,蔚来创始人李斌分享了一个故事。“我有次参加汽车行业会议,跟比亚迪的王传福董事长聊天。”李斌说,当时蔚来中国总部已落户合肥,王传福问“你在安徽到底怎样”。李斌当即谈了对安徽营商环境的感受,以及蔚来落户合肥后良好的发展状况。其后,比亚迪迅速“重仓”安徽,合肥基地首辆整车已在今年6月30日下线。

  作为安徽“兼职招商顾问”,李斌经常提及的一个数据是,蔚来在合肥生产,平均每辆车的综合物流成本可以节约四五千元。

  物流成本的优势,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区位:安徽居中靠东,连南接北。若以合肥为圆心,周边500公里范围,覆盖了全国近30%的人口、近35%的生产总值和近40%的消费市场。

  更深层次的因素在于,作为长三角重要成员,安徽是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链延伸的腹地。以汽车产业为例,大量核心供应商集聚于此,有利于区域内整车厂提高供应链效率,并最终反映在物流成本和综合成本上。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下,安徽进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安徽紧抓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吸引产业、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资源,促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2021年全省重点项目的投资,有六成来自长三角企业,是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的延伸。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十大新兴产业加速聚集,新型显示形成“从沙子到整机”全产业链,新能源汽车整车龙头企业纷纷布局,集成电路填补国内芯片制造重大空白,一个个产业地标如日初升。

  从“双创”、小微企业、中小企业到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百亿千亿企业和世界五百强,市场主体“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圃”葱郁,“企业森林”欣欣向荣。

  扬皖所长,乘势而上。朝气蓬勃的安徽,努力追赶先发地区,在一条条产业赛道上创造着后发赶超的传奇。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灵魂。

  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已连续10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一路攀升赋予突出优势。

  2月4日,“鸟巢”,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当运动员将主火炬“飞扬”插进巨型“雪花”中心,那一刻,中国式浪漫惊艳世界。

  安徽哈特三维3D打印主火炬“飞扬”,如丝带飘舞,美轮美奂;京东方上百块LED双面屏呈现的巨型“雪花”,在开幕式上大放异彩;合肥全色光显与中科大研发的全色激光投影机,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上投射画质清晰的“雪屏幕”;科大讯飞提供的便携式、穿戴式翻译设备,让交流无障碍……“安徽制造”闪亮冬奥的背后,是科技实力的支撑。

  合肥是全国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拥有首批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数量居全国前列,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量子科技,创造多项世界纪录,孕育前沿科技成果。

  科技创新领先一步,产业创新领先一路。在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陶铝新材料、超薄玻璃等领域,安徽实现并跑领跑。新型显示产业,安徽建成全球首条10.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汇聚上下游企业上百家。集成电路产业,安徽诞生国内首个5G毫米波滤波芯片、全球首款可穿戴领域人工智能芯片等创新成果。智能语音产业,截至去年底,中国声谷已吸引1400余户企业集聚,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1378亿元。

  工业互联网为制造业组织模式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高效平台。安徽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以羚羊平台为代表的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建设。截至今年6月底,省内重点培育平台130家,其中省级重点支持的综合型平台3家、行业型平台20家、区域型平台6家,各类平台已连接300万台设备、3215个工业App、3114个工业模型,服务企业13826家。

  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安徽制造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提速。

  优化环境,活力迸发

  8月底,恒烁半导体举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仪式。这是安徽芯片设计“第一股”,也是由地方国资天使基金所培育的科创板上市公司。

  越来越多的皖企在资本市场中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既是安徽产业和企业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也是政府引导使然。去年6月,我省启动全省万家企业资本市场业务培训专项行动。培训点燃了企业上市热情,增强了企业家运用资本市场加速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在基金招商领域。安徽地方国资以战略投资的方式引入制造业龙头企业,借此打造完整产业链,创造了多个经典案例。近期,省级财政出资设立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设三大基金群16只母基金,通过撬动社会化资本,最终形成总规模不低于2000亿元的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体系。由省属企业出资设立的7只省级国有资本股权投资基金,计划以400亿元资本金,撬动600亿元以上社会资本,形成总规模1000亿元以上的基金集群。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还体现在重大项目建设屡屡创出的“安徽速度”上。位于合肥经开区的沛顿存储项目,百亿元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比亚迪合肥基地第一辆新车下线,距项目正式开工仅10个月。大众安徽项目于去年7月开始动工,今年6月第一台白车身顺利下线,创造大众历史上的“安徽速度”。

  “安徽速度”何以达成?得益于政府的高效服务。我省建立由省领导牵头负责的十大新兴产业省级专班,吸纳商协会、龙头企业、金融和基金机构等方面力量,突出精准性、专业性。在项目招引和建设中,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纵向构建“市县有求、专班必应”机制,横向构建“专班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为企业投资和项目落地提供全过程、全要素服务。

  从“开年第一会”部署“一改两为”,到各级领导干部现场办公为企解难;从优化营商环境“十做到”,到解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十严禁”……今年以来,安徽以更大力度打造良好发展环境。真心实意的举措,真金白银的政策“干货”,带来市场主体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得实惠的优质服务。今年上半年,全省制造业投资增长21.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7.9%。

  先进制造创造美好未来。面向“十四五”,安徽拉高标杆、奋勇争先,提出“4116”目标:加快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材料4个万亿级产业,加快建设智能家电、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10个超千亿级产业,加快培育10户超千亿企业、60户超百亿企业。

  一个风采卓然的“制造强省”,将在前方“皖美”绽放。(记者 汪国梁)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