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民间投资『活水』涌动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安徽> 要闻 > 正文

民间投资『活水』涌动

来源:安徽日报2022-07-25 11:13

  安徽省实施有效投资攻坚行动,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激发投资活力—— 民间投资『活水』涌动

  民间投资,是拉动经济稳增长、促进就业的重要力量。扩大民间投资,让投资“活水”涌动,才能将经济发展的巨大能量充分释放出来。

  今年以来,安徽省不断创新“双招双引”的打法战法,实施有效投资攻坚行动,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今年1月至6月,全省民间投资增长5.8%,民间投资占比达59.6%。

  打出组合拳,芜湖民间投资增速领跑全省

  今年1月至6月,芜湖市民间投资增长18.9%,高于全省13.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一位,民间投资占比持续居全省首位。

  民间投资增速大幅领跑全省,芜湖有何“秘诀”?一系列“招商组合拳”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招引项目加快落地的重要原因。

  保障民间投资早落地、早产出、早见效,芜湖市建立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红黄绿”预警机制,实行土地摘牌、开工、入统、竣工、投产达规五个阶段全过程闭环在线管理,压紧压实县市区、开发区主体责任。

  “我们搭建了招商引资签约项目推进感知信息系统,实时发布项目进度‘红黄绿’亮牌预警,加快签约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达效。”芜湖市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完成情况“可视化”,项目类型“个性化”,流程监控“标准化”,督查督办“常态化”……招商引资效率更快了,项目落地见效时间更短了。

  此外,“畅聊早餐会”“1%工作法”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优化了营商环境,让芜湖成为民间投资的“优选地”。海创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等一批重大制造业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刷新了芜湖招商项目推进速度的新纪录。

  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做事。据介绍,芜湖市按照“一个产业一支基金”的发展思路,采取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组建十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运用资本力量壮大产业规模。截至去年底,该市累计设立母基金16支,认缴规模168亿元;累计设立或参股子基金38支,认缴规模593亿元。

  保障更给力,资金土地等要素全方位支持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同时也是民间投资的活跃领域。激发制造业民间投资活力,要有制度、资金等要素保障。

  体制机制保障,真金白银支持。据省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安徽省编制重点领域补短板产品和关键技术攻关指导目录,鼓励中小企业与强院强校强所合作建立实验室。采取“揭榜挂帅”方式,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支持企业承担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项目,省、市、县支持比例最高可达研发总投入的40%,单个“揭榜挂帅”或定向委托项目,省财政资助最高可达1000万元。

  今年1月至6月,全省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23.1%,31个行业中有17个行业保持15%以上的增长。其中,电气机械、计算机、汽车制造业民间投资分别增长82.2%、54.9%、46.2%。

  2021年,比亚迪投资总额达200亿元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及配件项目落户无为市。“去年7月11日登门洽谈,7月26日正式签约,8月上旬项目开工。”无为市投促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芜湖、无为两级政府高效联动给比亚迪方面留下深刻印象,不久之后,比亚迪又追加投资,上马了新项目。

  土地、资金、人才……这些都是民间投资项目需要落实的关键要素。在融资方面,安徽省建立常态化项目对接机制和政银企信息交流平台,强化融资服务,截至目前,全省政银企信息交流平台发布融资需求重点项目1187个,授信1425.6亿元,实际放贷450.5亿元;在土地供应方面,推进“星期六”土地要素保障协调会商机制,加强项目用地保障。

  为企优环境,办好实事让民间投资劲更足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在民间投资领域,要对符合规定的民间投资项目一视同仁,让民间投资劲更足。

  民间投资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安徽省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有关行业、领域,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用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常态化推介对民间资本有吸引力的项目,目前正在推介项目155个、投资额1215.7亿元,已完成推介78个、投资额424.9亿元。

  此外,安徽省还支持民间资本进入交通、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补短板领域。1月至6月,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民间投资分别增长29.5%、16.5%、12.5%。

  为企优环境,不骛于虚声。今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关于促进市场主体提质扩量增效的意见》,明确提出用2年至3年时间,推动实现全省营商环境70%以上指标达到全国标杆水平、与先进地区差距显著缩小、涉企历史遗留问题基本清零、市场主体满意度高于95%的主要目标。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较多困难挑战,民间投资增速仍低于全省投资增速,“我们将强化各项要素保障,加快推进民间投资项目落地,以高质量投资引领高质量发展。”(记者王弘毅)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广交会参展企业超3.2万家创历史新高

  • 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