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若有战,召必回!”这是每一名军人退役时曾立下的铮铮誓言。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安徽和县乌江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第一时间发出集结号,辖区广大退役军人闻令而动,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102名退役军人组成的“老兵突击队”再次出征,兵分25个战斗小组,冲锋在各个点位战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的新时代退役军人风采。
冲锋是军人最美的姿态。一头短发,一身迷彩,一脸军人干练气质的端明明,曾经当兵12个年头,是该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副站长,被战友们亲切称作“娘家人”的他,业务是把好手,干起别的事情也毫不逊色。抗击疫情以来,他支援卜陈村并主动“承包”该村管控人口最多的九十五碑卡点值守任务。卡点临近工业园区,内有10余个自然村,每天进出赶集、办事、上班的村民近千人。查验两码、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宣传政策……工作量可想而知。“请佩戴好口罩!”“请扫健康码、行程码!”“这里是家门口第一道防线,必须严格把控,请您理解配合!”每天说着同样的话语,每天做着重复的动作,一天下来,端明明累得够呛,喉咙冒烟,声音嘶哑,但他丝毫没有退缩,每天怀揣一盒金嗓子含片,以顽强毅力坚守在岗位上。白天村头值守、晚上办公室干业务,“疫情不退,我坚决不撤!”
一线战“疫”,从军16年的何凯是一名合格的战士,然而在家庭中,他却不是一名“合格”的丈夫和父亲。妻儿在南京市六合区工作学习。何凯的工作地乌江镇距离六合区60余公里,平日里至少每个周末回去一趟和家人团聚。然而,自3月14日全镇疫情防控以来,他一直没有回过家,就连电话都很少有时间打。张贴疫情防控宣传资料、卡点值守检查进出人员、核算采样现场秩序维护、巡逻检查防聚集……大小事务,何凯干的认真细致。妻子知道丈夫在单位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暂时不能回家,可年幼的孩子只知道很久没有见到爸爸了。在一次通话中,天真的孩子伤心地问,“爸爸,你在哪里?是不是不要我和妈妈了?”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服役12年的惠北社区退役军人张永祥是该社区民兵营长,2月底被抽调担任和县役前新兵训练教官。3月21日训练结束后回家的他,来不及和家人团聚,放下行囊,便和社区干部一道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夜间小区卡点值守、为居家隔离户跑腿代办代购、接送行动不便的老人做核酸采样……最苦最累最难的活,他都任劳任怨抢着干。二十多天来,张永祥每天早出晚归,家里孩子总要问妈妈,“爸爸去哪了?早上看不到爸爸,晚上也等不到爸爸回家!”
“老好人来了!你家孩子在外地想回来,还是先问问目前政策容许不容许?”群众口中的“老好人”就是四联社区老书记庆祖钊,1979年参军,1981年退伍,在社区工作了34年之久的他始终保持军人作风,退休下来的他,面对严峻的疫情,怎能闲得住,主动申请入户摸排重点人群和担负卡点值守任务。“哪些人长期在家?哪些人常年在省外?”因地缘清、人员熟的优势,他都“一门清”,这大大提高了疫情防控工作效率。每天入小区爬楼梯、进村户串田埂,本来就腰肌劳损的庆祖钊,为了克服疼痛,膏药贴满腰身一圈,但他从未提及,还是默默工作着。“当过兵的人,这点痛算什么,能坚持。”他笑着并坚定地回答。
“脱下军装,我们还是一个兵。无论是前线还是后方,作为退役军人都应该出列。”在乌江镇后勤保障岗位上也有退役军人忙碌的身影。机关退伍军人常久洲、崇昌虎、刘义春3人曾经在部队当过驾驶员,有着丰富的运输物资经验。抗击疫情以来,他们仨主动承担起乌江镇疫情防控物资运输保障任务。“新濮村卡点需要小喇叭、返乡人员隔离点需要再送点口罩、省际交通管控点消毒液即将用完……”物资保障工作微信群里,一条条物资需求指令迅速被“抢单”。“这个点的物资我来配送”“这个卡点的送饭任务让我去完成……”辖区346国道乌江明发查验点的值守人员每天都能准时准点吃上热乎饭菜,纷纷竖起大拇指为他们后勤保障点赞。
脱下军装的你们,依旧是最可爱可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