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四川攀枝花大渡口街道金福社区,这个以东区小商品集散地闻名的流动人口集聚区,常住“攀漂”群体已超过4500人,占社区总人口近三分之一。面对该群体流动性强、技能提升需求迫切、城市融入度不高等现实挑战,2024年以来,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攀漂”急难愁盼,创新打造“攀漂共富发展中心”。社区党委通过构建“五心服务”体系、凝聚“三联协同”合力、强化“五位联动”闭环,精准破解其就业、生活与融入难题,有力推动“攀漂”从“城市过客”向“新市民”转变,初步形成了“就业创业—安居乐业—共建共享—主动融入”的良性发展生态。截至目前,中心已累计登记服务1320人,解决各类诉求236件,成功帮扶874人实现就业与技能提升。
党建搭台,激活就业创业“一池春水”
社区党委着力搭建“三大红色平台”,构建覆盖“攀漂”就业创业全链条的服务体系,为群体扎根打下坚实基础。“先锋共富坊”赋能创业梦想。以党员骨干为核心,提供从融资、技术到市场拓展的全周期支持。在党员结对帮扶下,微创企业锦汇商贸成功探索出“直播助农”新模式,有效带动本地特色产品走向全国。“红驿社工站”提供暖心陪伴。设立党员先锋岗,集成政策咨询、居住办理、个案帮扶等一站式服务。志愿者每周定点对接,其中的“零工驿站”已为9名待业人员(包括大学毕业生、退伍士兵)精准匹配岗位。“匠心工坊”提升职业技能。汇聚“红色工匠”师资力量,开展电工、电商运营等“师带徒”式实训,持续为“攀漂”群体赋能,拓宽其就业渠道。
五心服务,织密安居乐业“保障网络”
紧扣“攀漂”群体归属感与生活保障需求,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深化“五心”服务,织密城市融入网络。“筑安心”传递政策温度。党员牵头梳理、解读各类帮扶政策,通过定期宣讲,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夯实“攀漂”生活根基。“传暖心”圆梦微小愿望。通过党员认领“微心愿”、开设技能提升专班等方式,实现需求与服务的精准对接与“滴灌”。“送贴心”直达就业岗位。发挥党员桥梁作用,主动联动部门企业开发“爱心岗位”,并举办“楼栋微招会”,将就业机会送至家门口。曾一度迷茫的“两劳”释放人员虎某,正是在此帮扶下重拾信心,开启了人生新篇章。“解忧心”守护后方安稳。依托“手艺党员+大学生志愿者”模式,运行“太阳花课堂”提供子女公益托管服务,切实解决“攀漂”务工的后顾之忧。“聚同心”凝聚社区合力。以“党员+网格员+治理能人”联动模式调解纠纷,并联合彩虹社工引导“攀漂”参与社区治理与文化公益活动,有效增强其主人翁意识。
三联协同,绘就共建共享“治理画卷”
社区党委通过深化“三联”协同机制,有效整合区域资源,激发多元主体活力,推动“攀漂”服务与治理效能持续提升。支部联建,破解治理难题。联合企业、高校等党组织结对共建,定期会商,共同破解“攀漂”服务治理中的瓶颈,形成优势互补的治理合力。资源联享,支撑精准赋能。通过联席会议、社企洽谈等平台,动态集纳岗位、场地、师资等资源,实现与“攀漂”需求的高效匹配。服务联供,提升综合效能。统筹公共服务与社区力量,持续开展权益保障、养老帮扶等活动,构建起“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社会协同”的赋能体系。在这一机制驱动下,“攀漂”群体正逐步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主体,社区治理参与率从50%显著提升至80%,城市归属感测评得分高达98%以上。
如今,大渡口街道党工委正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下“五心赋能、五位联动、三联聚力”的闭环模式,致力于推动“攀漂”群体实现稳定就业、成功创业、安心生活、全面融入。未来,街道将进一步总结提炼,完善这条具有特色的“攀漂”管理服务党建新路径,为更多“攀漂”在攀枝花扎根奋斗、共创共富注入强劲动能,为基层人才工作与社区治理现代化提供一份鲜活的“大渡口实践”。(蒋朝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