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宁夏固原:联农带农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首页> 地方频道> 经济 > 正文

宁夏固原:联农带农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11-19 17:43

  中新网固原11月19日电 (记者李佩珊)初冬的六盘山下,乡村产业蓬勃生长,农户脸上笑意盈盈。记者19日从宁夏固原市获悉,该市创新打磨利益联结、产销对接、要素配置、市场主体培育“四项机制”,精心勾勒联农带农“1+N”发展蓝图,通过七种特色增收路径激活产业“一池春水”,让乡村振兴既有“含金量”,更有“幸福感”。

  固原市的一处设施农业基地实现“四季常青”。(资料图)固原市委宣传部供图

  锚定“让农民钱包鼓起来”的目标,固原市将“四项机制”打造成联农带农的“四梁八柱”,构建全链条产业发展生态。

  在利益联结上,固原走出“壮大一产蓄潜力、繁荣三产激活力、撬动二产强动力”的“一三二”特色之路,让精准劳务输出成为“就业活水”,推动经营主体扶持政策与农户增收紧密挂钩,小农户稳稳嵌入产业链分享发展红利。通过产销对接,固原“走出去”赴东部沿海城市推介农文旅好物,“请进来”举办红色旅游节、村BA邀请赛等活动,让六盘山农特产品走进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香飘海内外。

  要素配置方面,固原通过“腾笼换鸟”唤醒闲置资产,统筹资源补齐产业链短板,借新能源政策东风发展分布式光伏,让“沉睡资源”变身“增收活水”。同时,通过培育壮大一批、引进落地一批、合作发展一批的市场主体培育计划,固原市催生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8家、规上工业企业114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从2023年的59%跃升至目前的67%,产业筋骨愈发强健。

  在此基础上,固原创新推出联农带农“1+N”模式。“1”是依托“四项机制”搭建的总支撑平台,“N”则是龙头带动、社会化服务、联产单干、股份经营、农文旅融合、绿能助农、稳定就业七种差异化增收路径精准赋能,构建出固原市联农带农多元格局,在不同县域绽放独特光彩。

  如今,原州区雪川农业建成4条智能化马铃薯深加工生产线,年加工22万吨产品,覆盖许多头部餐饮及电商平台,带动6000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超3.5万元。彭阳县小石沟村推出“托管保底+盈余返还”模式,村集体合作社2024年为14户外出农户全托全管290余亩耕地种植烤烟,农户亩均净收益超1000元,“闲置田”变身“丰产田”。西吉县火集村探索冷凉蔬菜“联产单干”模式,以“合作社+村集体+农户”进行规模化经营,2024年实现农户户均年收入超过14万元,村集体收入超过30万元,全村220多户农户在县城购置房产,产业兴农的幸福感实实在在。隆德县杨野河村以“村集体+资产入股+农户”模式成立农机合作社,整合14台农机统一经营,2024年收益19万元,村集体与农户分别分红10万元、9万元,实现“集体强、农户富”双赢。泾源县冶家村依托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附近景区发展乡村旅游业,2024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文创及农特产品销售额超200万元,民宿经营户户均收益超10万元,村民旅游收入占总收入的60%以上。

  2024年,固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6%,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6.4%,增速连续领跑全区,交出了产业兴农、联农富农的亮眼答卷。如今,“四项机制”已深深扎根固原大地,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六盘山下,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固原用实干与创新书写着乡村振兴新篇章。(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