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为筑牢秦岭生态安全屏障,遏制非法穿越探险行为,近日,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告,明确禁止在秦岭(西安段)核心保护区开展违规穿越探险等活动。
秦岭被誉为中国的“中央水塔”和“生物基因库”,其核心保护区生态功能敏感、生物多样性丰富。登山、穿越等人为活动会损害植被、土壤,侵扰野生动物,影响生态与生物多样性,植被被踩踏退化至基岩裸露后,自然修复需上万年。
然而,一些所谓“探险者”的行为却与保护理念背道而驰。例如,西安某户外运动公司2024年组织29批、1115人次闯入箭峪岭、草链岭等核心保护区,对高山草甸和土壤造成持续性破坏,被法院判赔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并公开道歉。
法律红线早已划定,违规穿越探险害人害己。违规进入陕西省秦岭核心保护区,涉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七条“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第十八条“核心保护区不得进行与生态保护、科学研究无关的活动”及《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第六十三条“禁止非法野外使用明火”等法律法规,造成重大损失的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违规进入秦岭核心保护区开展户外活动,还会造成人员走失、意外伤亡。秦岭年均200起山地救援中,80%以上由违规穿越引发,生命成为“盲目自信”和“不守规矩”的代价。
尽管执法单位已在环山路沿线布设了大量警示牌,心存侥幸者仍总想绕过。因此,让“违规穿越第一步即是违法”成为大众共识,让警示的声音盖过各种“野路攻略”,才能让人们在出发前先问一句“能不能去”。2025年8月,西安市公安局长安分局抽调50余名警力深入秦岭核心保护区持续开展非法穿越排查工作,期间查获非法穿越人员9名。“过界即违法,救援要买单,判刑有先例”——这样的案例警示,远比百块警示牌更有效。
拒绝违规穿越,不仅规避自身危险,更是对自然的礼敬、对生命的尊重、对法治的恪守。每一位公民都应成为秦岭生态的守护者,真正的户外爱好者应提前报备行程、携带专业装备、购买保险,拒绝盲目跟风“网红攻略”,倡导正能量,用实际行动守护这片绿色家园。
王曹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