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火锅店里奇奇怪怪的蔬菜来袭,你吃过哪几种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火锅店里奇奇怪怪的蔬菜来袭,你吃过哪几种

来源:上观新闻2025-11-19 17:38

  不妨走进神奇的“菜园”,认识一下小众蔬菜的“庐山真面目”。

  随着立冬节气的到来,吃火锅成了深秋和冬日的“标配”,如今走进火锅店,神奇的“小众蔬菜”迅速抓人眼球:皱叶菜、荨麻菜、板蓝根菜……与家常的蔬菜相比,这些蔬菜光听名字就很稀奇,不知为何物。中国人对蔬菜的喜爱大概是刻入基因的,不妨走进神奇的“菜园”,认识一下小众蔬菜的“庐山真面目”。

  蔬菜也会“咬人”

  近来,一款皱巴巴的蔬菜因奇特的外表和不菲的价格而走红,在超市货架、火锅店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因叶片厚实、表面褶皱多而得名,其褶皱结构有助于吸附汤汁。网友赐名“百洁布菜”,是因为它“吃起来的口感像啃树皮”,几片叶子就要二三十元的价格。

  它的学名叫皱叶菜,也叫皱叶甘蓝。翻开皱叶菜的“家谱”,它是羽衣甘蓝的“家族成员”,和我们平常吃的甘蓝、西蓝花、花椰菜同属于甘蓝类蔬菜,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等,尤其深受健身人士的喜爱。

  羽衣甘蓝的类型很多,其中色彩艳丽的主要用作观赏,而皱叶菜由德国、荷兰引进国内,在武汉研发培育了10年,最后试种成功。它的VC含量是猕猴桃的2.5倍,可保护肝脏,提高免疫力。

  火锅店里还有一种冷门蔬菜叫“荨麻菜”,菜名和“荨麻疹”的前两个字重合。之所以叫荨麻菜,是因为这种植物有刺毛,一旦小刺折断,释放出的甲酸让皮肤接触处瞬间感到剧烈灼痛。如果走进昆明的火锅店,点一盆新鲜的荨麻,随之会贴心地附送一块告示牌:“禁止触碰,我会咬人”。

  但它同时又是一种药材和食用蔬菜。荨麻属植物,在全球的温带、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不少国家都将它做成传统美食,尤其在俄罗斯的餐桌上常见,它被用于做汤以及沙拉食材。在英国多塞特郡,每年夏日还会举办生吃荨麻大赛,比赛方式很简单,参赛选手从荨麻枝条上摘下叶子生吃,一小时后测量每人所吃的荨麻秆长度。

  最适合荨麻菜的烹饪方式是涮火锅。因为高温可以破坏荨麻小刺的结构,分解其中的成分。它煮熟后的口感和菠菜一样柔滑,清香中带着微微的酸味,适合解腻。只是在涮火锅时,切忌徒手抓荨麻菜。

  沙葱不是葱,山苏如鸟巢

  还有一些蔬菜,光听名字无法判断是蔬菜,与营养价值高、口感不好的蔬菜相比,它们是口味不错的小众蔬菜。

  在中国的西北城市,餐桌上常见一种细细的蔬菜,和羊肉搭配是一绝,还可以单独做成凉菜和咸菜。这种蔬菜叫“沙葱”。

  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沙葱也叫“蒙古韭”,是百合科葱属植物。它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至两三千米的荒漠、砂地或干旱山坡。在我国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等地均有生长。

  有些人不爱食葱,但喜爱吃沙葱,因为沙葱没有葱味的那种“冲”,不像香葱或大葱有些辛辣,风味更接近韭菜,却没有韭菜味道重,更清新爽口。且沙葱叶片中含水量丰富,入口时还有丝丝的清甜感。

  沙葱中那种似葱又似韭,鲜嫩多汁的美味,主要归功于其中所含的呈味氨基酸,如天冬氨酸、谷氨酸等,这类氨基酸是食物鲜美的源泉,在牛羊肉、海鲜、菌菇中的含量较丰富。

  有一种蔬菜,在广东十分风靡,一盘难求。它叫“山苏”。在餐馆里吃上一盘山苏就要五六十元的价格,比牛肉还贵。

  山苏的叶片碧绿油亮,是近年来从中国台湾省引入的蔬菜。山苏的全名叫台湾山苏花,由于修长的叶片围绕植株中心紧密排列,像鸟巢一样而得名,也叫“鸟巢蕨”。台湾有600多种蕨类植物,其中鸟巢蕨属植物的食用价值最高,种植面积最大。鸟巢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钙和其他营养成分,与油菜、菜花、西芹等常见蔬菜成分相近。

  为了得到更好的口感,山苏通常只能采摘“巢”内侧叶片末端的三分之一处,之后它还会再生。煮熟后,山苏叶脆嫩中带着韧劲,嚼起来口感像海带,还有山野间特有的清香。山苏所属的巢蕨花语是“吉祥、富贵、清香、长绿”。

  被赋予奇怪的名字

  还有一些小众蔬菜,蔬菜的名字听上去不陌生,但是品尝过的人很少,它们的身影更多出现在各大火锅店。

  很多人吃过中药板蓝根,但是今年新登场的“板蓝根青菜”,从没见过。它看上去和普通油菜没有很大的区别,是研究人员的一次“偶然所得”。

  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菘蓝(又名“板蓝根”)和甘蓝型油菜进行杂交,本意是提高油菜的抗病性,却培育出了新品种“菘油1号”,今年开始大规模走向市场。它含有板蓝根中的抗病毒成分,又有着油菜的清甜爽脆,并且富含维生素C、钙、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其维生素C含量是橙子的两三倍、苹果的数十倍。不过专家提醒,板蓝根青菜的本质仍然是一种蔬菜,不能用它来替代板蓝根等药物。

  还有一种菜,民间叫“水性杨花菜”,它细细长长的,色泽鲜绿透着微黄。它的学名叫“海菜花”,虽然名字中有个“海”字,但它在云南的方言里是湖泊的意思。

  海菜花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以云南洱海和泸沽湖的最为有名。它是一种多年生的沉水草本植物,对水质要求极高,只能生长在水质良好的浅水区。

  海菜花的茎叶长在水中,花漂浮在水面,因花瓣会随水波荡漾,古人便将其命名为“水性杨花”。在云南,水性杨花菜是常见的食材,可用于火锅、炒菜等。现在,野生海菜花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市面上的海菜花基本是人工培育的。

  古代大众菜沦为野菜

  如今,白菜被公认为最常见的蔬菜之一。有一些餐桌上快要消失的蔬菜,在古代曾是“百菜之王”。

  比如,冬寒菜,也叫冬葵,在古代相当于今天白菜的地位。它主要产自四川等地,过去人们常用它煮粥。

  史料记载,大约在西周时期开始种植冬寒菜,成为当时的主流蔬菜。《诗经》中所描述的“七月烹葵及菽”,其中的“葵”指的是葵菜,也就是冬寒菜。毕竟以前的蔬菜种类较少,尤其是冬季可吃的品种更少,而冬寒菜凭借它的耐寒性、易种植、无病虫害等特点,成为古代的“百菜之王”。

  如今餐桌上已很少见到冬寒菜的身影,但在野外能常看见。冬寒菜有着超强的生命力,在野外可以迅速地自然生长,逐渐变成了一种野菜。

  藿菜,曾是古代的“五菜”之一,它是豆类植物的叶片。古人常说的“藿食者”,与之相对的是“肉食者”。如今,藿菜仍是河北一些地方的传统家常菜,常和粉条、豆芽等拌制在一起,有浓厚的地方风味。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解放日报 彭薇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