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准格尔旗纳日松镇是典型的矿区乡镇,全镇有19个村2个社区,地下蕴藏着由远古森林蜕变而成的“乌金”宝藏,却也因此使得征地拆迁、地界纠纷、企地矛盾等治理难题交织叠加。
作为县域基层治理的关键节点,纳日松镇综治中心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以“一中心一堡垒、一队伍一服务、一方法一密钥”为抓手,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创新与法治赋能,为资源型乡镇的县域治理实践提供了鲜活范本。

“一站式”服务,听民声解民忧暖民心
“真是给处理好了。”
“政府真的把这事帮我们给解决了。”
“真是太高兴了。”
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起了内心的感激之情……
这一幕发生在纳日松镇柳塔村,要问村民为什么这么高兴,还为调解人员鼓起了掌,这还要从2025年2月初说起。
2025年2月初,准格尔旗纳日松镇柳塔村吴家沟社社员代表吴某等人来纳日松镇综治中心反映:1990年村里四个村民将户籍从农村户转为城镇户,2019年确权时为上述四个村民确权土地并发放草原承包经营权证,诉求撤销城镇户草原承包经营权证。经旗、镇、村工作人员经过近两个月地实地调研、座谈协商,4月10日,双方达成最终共识并签订调解协议。至此,涉及吴家沟社近200名村民的集体关切,在双方互谅互让中得到圆满化解。
这一起调解,涵盖了纳日松镇综治中心从统一受理、分流处理到跟踪督办的全流程闭环,是中心深耕基层治理、守护群众平安的生动缩影。
纳日松镇综治中心以“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为核心,整合原有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资源,打造集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处室(振清调解室)、心理咨询室等7个功能室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平台,从“分散服务”到“集中响应”,从“群众跑腿”到“服务上门”,让群众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以“一站式服务”重构基层治理模式。
整合资源,构建“一体化”治理格局
县域治理的效能,关键在基层力量的协同与贯通。纳日松镇综治中心打破部门壁垒,整合综治、司法、信访、派出所等多个部门力量,实现“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搭建起覆盖全域的治理架构。

在纵向贯通上,以“一个中心”为统领,推进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同时以网格化管理,提高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全镇19个村2个社区划分基础网格110个,并配备110名网格长(多数为村两委)和110名专职网格员,划分微网格212个,配备212名联户长。通过“党员自荐+支部推荐+群众联评”的方式,在212个微网格的基础上按照党员分布情况分为67个党小组,选举了67个党小组组长,构建“网格(小区)党小组+网格员+楼栋长(单元、联户长)”工作机制,形成“铁三角”治理模式。这些身处一线的“前哨”力量,如同基层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将服务送到家门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期。
在横向联动上,针对矿区矛盾特色,成立征迁、企地矛盾化解专项工作组,将具有法律背景的社会力量纳入调解纠纷队伍体系,同时邀请律师事务所代表与镇19个村、2个社区负责人签订法律顾问服务协议,实现法律服务全覆盖。
这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矩阵式布局,形成了“中心统筹、部门联动、网格兜底”的一体化治理格局,让治理力量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
聚焦痛点,创新“源头治理”实践路径
针对矿区治理的特殊性,纳日松镇综治中心推行“乡安五事”工作法,将矛盾化解在县域治理的前端环节,成为破解资源型乡镇治理难题的“金钥匙”。
“以前有诉求不知道找谁,现在村里的说事室就是我们的‘发声站’。”这是纳日松镇群众的真切感受。纳日松镇综治中心以党建为引领,依托各村社区党群服务阵地,建成21个村(居)民说事室,构建起覆盖全镇的诉求收集网络。
为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坚持每周理事,嘎查村“两委”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共同参与;镇党委书记坚持每月理事,主动约访、下访;对于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若需多部门联动解决,镇党委书记协调推动,落实专人代办并签订代办委托书,全程帮助群众解决信访事项。
“乡安五事”工作法如同精密的“治理齿轮”,通过综治中心的统筹联动高效运转,不仅打通了矛盾化解的“最后一公里”,更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一件件实事中不断增强。
从群众上门“讨说法”到干部下沉“送方法”,从纠纷层层上交到问题一线解决,纳日松的治理方式正悄然转变。截至目前,2025年纳日松镇综治中心共接待群众240余批,480余人次;受理群众各类诉求110余件,其中当场解释说明办结30余件,分流转办事权部门、村社区领导处理81件,办结70件(其中签订调解协议、息诉罢访共计19件),剩余群众诉求仍在积极办理中。
纳日松镇的实践深刻印证:基层治理的真谛,不在于声势浩大的工程,而在于用织密网格的坚持、下沉服务的初心,将组织的根系扎进泥土,把温暖的治理送到家门口。在县域基层治理的道路上,准格尔旗正以它的探索与担当,让资源的张力转化为发展的合力,让地下的“乌金”化为地上的“同心”,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注入“源头活水”。
来源:准格尔旗融媒体中心
记者:姚瑞雪 韩潇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