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需打破人才流动的壁垒,创新“组团式”服务模式,将各类人才的个体优势转化为集体合力,才能构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人才生态,为乡村振兴破解瓶颈、注入强劲动能。
组团汇智,攥指成拳聚合力。独木不成林,独行难致远。乡村振兴涉及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多个领域,亟需复合型、多元化的人才支撑。人才组团并非简单拼凑,而是精准对接乡村需求,实现技术、管理、市场等要素的有机整合。要建立跨领域、跨行业的人才统筹机制,打破部门分割、地域限制,将科技人才、经营人才、治理人才等纳入组团体系,形成“专业互补、优势叠加”的人才矩阵。要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和发展短板,组建靶向性服务团队,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让人才服务与乡村需求同频共振。通过搭建组团服务平台,健全协作机制,推动人才力量从“分散作战”向“集团攻坚”转变,让智慧之泉在乡村大地汇聚成河,为破解发展难题提供集体智慧。
精准对接,靶向施策解民忧。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才组团服务的核心要义,在于扎根乡村实际,回应群众期盼。要建立“乡村点单、部门派单、人才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机制,深入摸排乡村在产业升级、技术攻关、民生保障等方面的迫切需求,让服务方向更明确、措施更精准。要推动人才团队下沉一线,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把课堂搬到乡村、把技术送到农户,用脚步丈量民情、用专业破解难题。要聚焦乡村发展的痛点堵点,开展菜单式、定制化服务,既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又传授长效发展的思路方法,实现“解决一个问题、带动一个领域、受益一方群众”的连锁效应,让人才服务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机制护航,长效赋能促发展。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组团服务要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健全的机制保障。要建立常态化选派机制,通过政策引导、激励保障,鼓励各类人才主动投身乡村组团服务,形成“源源不断、梯次接续”的人才供给。要完善考核激励体系,将服务成效与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待遇保障挂钩,让有为者有位、有功者有奖,激发人才服务的内生动力。要搭建人才成长平台,让组团服务成为人才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的“练兵场”,推动形成“服务乡村有作为、人才成长有空间”的良性循环。要优化服务保障,解决人才在交通、住宿、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让人才安心服务、舒心工作,确保组团服务既能解当下之困,更能谋长远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稳定的人才支撑。(李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