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尔雅诂林》数智化整理项目培训课”在湖北大学正式启动。屏幕上,古联公司技术专家正在远程演示数字化操作流程;课堂里,来自古典文献学、出版学和汉语言文字学等专业的硕博研究生在“湖北大学数字人文实验室”实时操作智能整理平台。依托该平台的进度跟踪与智能反馈功能,学生得以在真实任务中开展探究式、协作式学习,显著提升学生的古籍整理实践能力和数智化素养。
湖北大学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杜朝晖教授指出,此次培训既是《尔雅诂林》数智化整理项目启动的必要环节,又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古籍+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的教学培养实践。学生在真实的古籍整理项目中学习,在实时提问与反馈中吸收知识、锻炼技能。
据悉,湖北大学文学院长期以来坚持深耕古籍整理与出版教育,具有深厚的学术传统和鲜明的学科特色。曾参与及主持《汉语大字典》《尔雅诂林》《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文字分典》等重大文化工程,积累了丰富的文献整理经验。面对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要求,文学院自2013年起跨学科创办编辑出版本科专业,2022年获批出版学专业硕士点,持续探索“古籍+出版”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在教育部大力倡导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强化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学院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数字人文工具深度融入课程与实训,构建“学科交叉、产教融合、数智赋能”三位一体的育人新格局,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学科,持续培育兼具人文素养与数智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真正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胡晓燕祁毅 夏妍 陈宇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