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蹲了三个月的专家号,没想到在社区医院看上了”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蹲了三个月的专家号,没想到在社区医院看上了”

来源:工人日报2025-10-11 09:37

  下放号源、专家下沉、共管病房,青岛市南区让优质医疗资源直达居民家门口

  “蹲了三个月的专家号,没想到在社区医院看上了”

  工人日报记者 张嫱

  阅读提示

  针对三甲医院专家号“一号难求”,基层医院水平有限、病床使用率偏低等情况,市南区医疗健康集团统筹调度区域内医疗资源,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凭借社区医院开具的转诊单,近日,山东省青岛市金湖路街道居民华女士,在预约时间段来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顺利就诊。详细检查后,医生为华女士确定了治疗方案,随后这些信息被反馈至社区医院,家庭医生根据方案为华女士提供后续治疗和健康管理,确保康复的连续性。

  年近七旬的华女士,多年来饱受头晕头痛困扰。她在江西路社区医院做彩超时发现,双侧颈动脉存在明显斑块及管腔狭窄问题,医生判断需转诊至上级医院。然而,对于不熟悉线上挂号且行动不便的华女士来说,如何就医成了难题。

  此时,青岛市南区医疗健康集团下放到社区的“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分级诊疗专属号源”发挥了关键作用,家庭医生很快为华女士约到了青大附院神经外科的专家号。近年来,市南区积极探索分级诊疗新路径,通过集团化运作,统筹调度三甲医院、二级综合医院及社区医院资源,通过设置专属专家号源、专家下沉坐诊、共管病房等举措,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三甲医院专家号下放至社区

  华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青岛市南区福清路社区医院负责人董丽丽介绍,三甲医院普遍存在专家号“一号难求”的情况,这其中既有“专家少、病患多”的现实原因,也有老年人对线上挂号不熟悉的困难。

  “患者常说,有的医院专家号半个月都挂不上。”董丽丽说,其实一些居民病情并不严重,社区医院就能满足其治疗需求,但是患者对于选择什么级别的医院和医生并不清楚,对医院科室也缺乏了解,只愿选择大医院的大专家。

  聚焦基层就医现实需求,青岛市南区医疗健康集团在2023年10月成立初期,便将“0跑腿挂号、0等待候诊”作为提升基层医疗水平的首要工作。

  “我们吸纳了青大附院、市南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及社区医院等10余家机构,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医护团队统筹调配、资源共享。”医疗健康集团分级诊疗专班负责人刘春艳介绍。

  据了解,集团优先选择青大附院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20余个科室的81名专家,在社区医院下放专属号源,居民在社区就能完成在线挂号,不仅免去排队、奔波之苦,还有效提高了挂号精准率。截至目前,集团共下放近1.5万个专属专家号源。

  专家下沉到社区坐诊

  针对社区居民行动不便、社区医疗水平有限,市南区医疗健康集团还常态化开展三甲医院专家下沉社区工作,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同时,帮助社区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专业医护团队。

  青大附院54位高级职称医护专家入驻社区医院,每月轮流坐诊,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号。

  家住市南区长汀路的孙阿姨是一名慢性胃炎患者,半年前,她在青大附院中医科接受过扈国杰主任医师的诊疗,但在后续复诊时遇到了挂号难题,一直看不上。“扈主任是青岛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医领域的专家,我蹲了三个月都没抢到号。”孙阿姨还多次到医院现场挂号,但都无功而返。

  后来,孙阿姨通过社区医院微信公众号得知,扈国杰会定期到福清路社区医院坐诊,她便第一时间联系了家庭医生,并成功约到了扈国杰的号。“蹲了三个月的专家号,没想到在社区医院看上了”更让孙阿姨意外的是,在大医院要100元的专家挂号费,在社区医院只要10元。

  “专家下沉坐诊,也能有效帮助社区医院提升医护水平。”董丽丽说,每逢专家坐诊,医院都会安排相关科室跟诊,专家通过病例分析、现场指导,让基层医护人员在实践中精进技术。

  刘春艳告诉记者,为解决基层超声诊断能力不足的问题,集团还打造了“5G远程超声诊断中心”网络,全面覆盖集团所有医院。此外,还抽调青大附院专家每周连线坐诊,现场指导社区医院医生进行彩超检查,在线解读图像并出具专业报告,提供诊断意见和健康指导,确保诊断质量与三甲医院同质化。

  共管病房解决患者排队困扰

  打造共管病房也是市南区医疗健康集团的重点工作。集团副院长、市南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洪光晨介绍,许多患者习惯“就高问医”,作为二级甲等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常面临病床使用率偏低的情况,而当地许多三甲医院一些科室的病患又长时间排不上床位。

  医疗健康集团成立后,青大附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共管病房管理模式,重点在康复科、血管外科、综合内科、综合外科试点运行。

  据介绍,该模式首先是实现医护人员共管。两家医院实行“双主任制”和“双护士长制”,由青大附院抽调近百位专家医生和护士长,与中西医结合医院结成专业组,每周轮班坐诊,每天早上轮班查房、护理。

  其次是床位共管。在患者同意的前提下,青大附院将部分一、二、三级手术转至中西医结合医院,由青大附院的接诊医生手术、主治,这既缩短了患者等待床位的时间,又保障了治疗效果。

  “医院病床使用率由之前的30%,提高到现在的80%,手术量由每年200例增加到1400例,出院结算由每月200人提高到415人。”谈及实施共管病房一年多来的成效,洪光晨说。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乌鲁木齐:老巷道提升改造成打卡新地标

  • 山东青岛:盘活闲置土地 助力乡村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