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云冈石窟艺术特展”在沪启幕 全方位彰显云冈美学历史魅力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云冈石窟艺术特展”在沪启幕 全方位彰显云冈美学历史魅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10-10 08:21

  中新网上海10月9日电 (记者 李佳佳)敦煌“走了”云冈来了,在此前引爆沪上文旅市场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与《何以敦煌艺术大展》之后,历经千年沧桑的云冈石窟即将与上海市民游客展开一场全新的“线下相遇”。

  10月9日,《云海相望——云冈石窟艺术特展》在沪盛大启幕。作为上海文旅2025年下半年重量级文博大展项目之一,该展览于10月10日面向公众开放,展期将持续至2026年3月26日。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是北魏王朝开凿的大型石窟群,距今已有1500年之久,是中国石窟造像艺术的巅峰之作,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2001年12月,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次特展在学术基础上聚焦云冈石窟的文化、艺术、遗产活化利用,汇聚云冈文物、3D复原石窟、当代艺术作品,VR交互体验活动,以及30分钟的原创数字艺术作品展演,借助激光造影、当代艺术创作等多元媒介,呈现云冈石窟自开凿、保护至当代活化的全历程。

  展览采用双展区布展模式,构建兼具学术价值与艺术通感的观展路径,使观众“看见从未看见,听到从未听到”。位于上海虹口区的今潮8弄海派文化中心区的户外展区以云冈第12窟“音乐窟”为核心,呈现全球首例可移动3D打印1:1复制洞窟,观众可自由探索千年石窟细节,欣赏北魏天宫伎乐翩跹;趣看美术馆室内展区则分为“化相”“匠道”“光息”“神往”四个单元,以多重维度讲述云冈艺术世界。云冈石窟最具标志性的第20窟佛首,以及在沪首现真容的第20窟西立佛,也作为本次特展的重磅展品亮相。

  本次展览打造全方位沉浸式观展体验,观众可触摸复制洞窟千年石壁,可聆听石窟古乐响起(音乐窟十余种乐器再现),可观看石壁上的飞天力士舞蹈复现,可穿戴北魏及云冈服饰化作画中人,可置身沉浸式数字艺术空间与历史对话,这些当代艺术创作,使文化遗产转化为当下可感的文化经验。

  10月9日,《云海相望——云冈石窟艺术特展》在沪盛大启幕。 在趣看美术馆全景光影厅内的“光息”展览单元,这里为观众打造了一场全息云冈石窟光影艺术。 主办方供图

  在趣看美术馆全景光影厅内的“光息”展览单元,这里为观众打造了一场全息云冈石窟光影艺术。激光造像表演重新定义沉浸式空间,近30分钟、7个篇章内容将云冈石窟的历史、纹样、石刻连环画、第12窟伎乐演奏等“活化”展示。展厅设有4K全景光影、激光雕刻和舞者展演等多种形式,搭载现代科技手法,带领观众踏上一段跨越1500年的北魏人文艺术之旅。

  本次特展还将带来“2023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云冈乐舞的上海首秀。这支乐舞由本次展览执行策展人、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分场导演田晴及其团队执导编排,以云冈飞天、力士等形象姿态为蓝本、融合北方游牧民族音乐风格,再现了北魏胡汉艺术交融语境下的乐舞场面。展览期间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这支云冈乐舞都将定期上演。

  作为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端,云冈石窟的文化价值与艺术成就举世瞩目。此次展览以云冈文化为核心,全方位彰显云冈美学的历史魅力,在虚拟与现实交织中呈现千年前的匠心传承,以更具时代感的方式将云冈石窟的历史记忆与艺术价值推向世界舞台。(完)

[ 责编:李卓凝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