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江苏省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有一个建成于2008年的老小区——荷花苑。和全国许多老旧小区一样,它曾长期被物业纠纷所困扰:物业服务不到位、业主抱怨连连、公共区域管理混乱、物业费收缴困难……这些看似琐碎却直接关乎居民生活质量的问题,日复一日地消耗着社区的温度与和谐。
然而,如今走进荷花苑小区,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道路、有序的停车、友好的邻里氛围。居民们脸上多了笑容,社区里少了争吵。这一切的变化,源于圩墩社区创新推出的“圩你想”物业纠纷预防化解项目。通过“预防-调解-长效”全链条治理机制,不仅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更重塑了社区的信任基础和文化生态,为老旧小区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圩墩经验”。
老旧小区典型困境:从物业矛盾到信任危机
荷花苑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陈旧,物业管理理念滞后,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60岁的居民刘阿姨表示:“之前物业公司服务标准不透明,很多问题反映多次都没人解决。比如楼道灯坏了半个月都不修,绿化带成了私人菜园,停车位更是天天抢。最让人头疼的是,出现问题后,物业和开发商互相推诿,我们业主就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
物业公司也有苦衷。物业经理糜嘉坦言:“作为已经在这里服务多年的物业,随着居民对生活品质需求的提升,我们确实有些能力跟不上。”
业委会履职不到位同样是痛点。业委会成员多为兼职,缺乏专业知识和激励机制,难以有效监督物业公司,更无法代表业主争取权益。前任业委会成员李师傅回忆说:“我们都是兼职的,平时有自己的工作,很难全身心投入到业委会事务中。加上缺乏专业知识,很多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类问题并非个例。在全国范围内,老旧小区普遍面临物业纠纷高发、调解难度大、容易反复的困境。如何打破这一恶性循环,成为基层治理的一大挑战。
“圩你想”模式:全链条治理,多方共治破题
面对难题,圩墩社区没有选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系统治理的角度出发,打造了“圩你想”物业纠纷预防化解项目。该模式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础,通过“发现-研判-调处-回访”闭环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化于未发、解于及时”。
社区组建了一支由党员志愿者、居民代表和网格员组成的7人“民情考察团”,分片巡查小区,及时发现潜在矛盾。考察团成员、老党员王建国说:“我们每天在小区里巡查,看到路灯不亮、垃圾堆积、车辆乱停,就会第一时间上报。很多问题在萌芽阶段就解决了,避免了更大冲突。”
社区还建立了“社区—物业”直线沟通群,实现信息实时同步、在线研判、分级处理。尤其是对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到优先响应、快速对接。社区工作人员徐丹介绍说:“我们在群里实行‘首接负责制’,第一个接到问题的人要负责跟踪到底。同时建立了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红色表示急需解决的问题,必须在24小时内响应;黄色表示一般问题,3天内处理;蓝色表示建议类问题,一周内回复。”
对于已经发生的纠纷,社区创新推行“三级调解”机制:一级调解由“银邻瞭望团”和物业人员现场处理,24小时内解决简单纠纷;二级调解针对复杂问题,由社区调解委员会组织专题会议,7个工作日内制定方案;三级调解为无法调解的纠纷提供法律援助,降低居民诉讼成本。
“银邻瞭望团”由10名退役军人、退休党员干部和居民小组长组成,他们熟悉民情、威望高,成为调解现场的“稳定器”。团长常阿姨说:“我们这些老同志在小区里住了十几年,大家都认识,说话有分量。有时候物业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上门聊聊天、说说道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此外,社区引进了常州市众柴公益研究和发展中心,为调解工作提供专业指导。该机构负责人朱珕佳介绍:“我们为社区提供专业的调解培训,帮助建立标准化调解流程。每场调解都要明确参与主体、矛盾焦点和处理方式,并监督执行,形成闭环。”
社区还创新运用“2+N”联合调解模式,即由街道物管科、社区党总支牵头,组建涵盖居民代表、业主委员会、物业单位、法律顾问、社区民警等多元主体的矛盾调解队伍,形成调解合力。
社区引入第三方机构对物业公共收益进行审计,定期督查服务质量,建立“社区—业委会—街道”三方监督机制。新上任的业委会主任蒋敏志表示:“现在我们每月对物业公司进行考核,还要对已化解的矛盾进行回访。确保问题真正解决,不反复。
社区还建立了物业服务质量考核评估体系,从环境卫生、设施维护、安全管理、服务质量等多个维度对物业公司进行量化考评。考评结果直接与物业费收缴率挂钩,形成良性循环。
法治德治并举:文化浸润提升社区温度
在加强法治建设的同时,社区注重德治教化,通过文化浸润提升居民素养。围绕《常州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开展普法讲座,举办“家”文化道德讲堂,营造“崇德向善、邻里和睦”的社区氛围。
热心小区事务的社区居民李阿姨感慨地说:“以前大家自扫门前雪,现在通过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邻里之间的关系融洽多了。
社区还创新普法形式,举办“有奖竞猜”“亲子活动”等,有效提升居民的参与度,实现普法宣传全覆盖。
项目实施以来,圩墩社区物业纠纷数量下降30%以上,调解成功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超过95%。通过“2+N”联合调解模式,社区联动公安、消防、城管等多部门化解复杂矛盾,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
“圩你想”模式的成功,离不开群众力量的广泛参与。圩墩社区党支部书记费颖表示:“老百姓最了解自己的生活需求。我们只是搭建了一个平台,让居民成为治理的主角。”
此外,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也是关键。通过法律规范行为,通过文化浸润人心,从根源上减少矛盾产生。
下一步,圩墩社区将继续优化“圩你想”模式,拓展调解队伍、简化调解流程,并计划将这一模式推广至更多小区。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杨永清表示:“我们希望‘圩你想’不仅能解决物业纠纷,更能成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一个样板,让更多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常戚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