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创客入驻 场景升级 多元业态激活葵园“花样经济”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创客入驻 场景升级 多元业态激活葵园“花样经济”

来源:光明网2025-09-23 14:13

  初秋时节,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瓜洲镇瓜洲村葵园内,手冲咖啡的香气与窗外田野的芬芳交织在一起,散发出独一无二的“秋日限定”气息,吸引了不少游客在此享受惬意时光。当农家小院咖啡香浸润古运河堤岸,传统农家乐延伸到备受欢迎的火锅、烤肉和露营,葵园正悄然改变至全新升级版。跨一步出来就是田园,退一步回去便是城市,城市与村落的经纬在葵园内得以完美融合。

  乡村来了主理人,老空间变身“流量入口”

  走进瓜洲村葵园,昔日陈旧的农家乐已变了一番模样。上周末正式运营的葵园村咖让人眼前一亮。小院里,米色帷幔随微风轻摇,秋日芦苇与田野草坪相映成趣,精心改造的“上房揭瓦”房顶木梯上,几位游客正忙着打卡出片。而在一旁,90后村咖主理人朱媛正忙碌着,在舒缓的音乐旋律中,调制着备受青睐的“柚见向日葵特调”。这正是葵园乡村咖啡馆的美好一隅,“角落皆美景,处处都逸当”,可谓如今改造后葵园的真实写照。

  “这里是我的家乡,有青山绿水的美景,惬意悠然的乡村生活,却曾缺一个让游客停留的理由。”近年来,瓜洲村葵园改造升级后带来的农文旅潜力,让偶然回村的朱媛看到了商机。她果断和爱人从上海返乡,放弃原本的高薪工作,转身投资80万元,将“餐饮户外化”“场景主题化”等城市消费新风口引入乡村,打造了如今的葵园村咖。一个月多的时间,原先的老旧农家乐在她的改造下,成了“咖啡+田园”复合空间。同时,按照时下受欢迎的餐饮品类,还推出烤肉、火锅、卤味等特色主题餐饮,为此,朱媛和爱人多次奔赴成都、重庆、东北等地“取经”,从汤底配方到秘制腌料,再到鲜香工艺,无不精益求精,力求为顾客带来高品质的餐饮体验。

创客入驻 场景升级 多元业态激活葵园“花样经济”

  “村咖+”激活乡村发展全要素

  “村咖”的价值,远不止于一杯咖啡的滋味。在瓜洲村,“村咖+”正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乡村振兴的层层涟漪。

  “以前来葵园,多是看看风景,现在能吃火锅烤肉、喝咖啡、钓鱼,待上一整天都不觉得无聊!” 前来探店的镇江游客李女士感慨道。此前,“餐饮缺失”“业态单一”一直是制约葵园发展的短板,游客“来了就走”,消费潜力难以释放。现在,新农人创客入驻后,通过打造多元业态,真正实现游客“留下来、吃起来、玩起来”。​

创客入驻 场景升级 多元业态激活葵园“花样经济”

  瓜洲村党总支书记马筱涵算了一笔账:“村咖”来了后,葵园地块的每年租金比以往增加了33%,还形成了“咖啡体验-美食品味-亲子游玩-休闲度假”的农文旅链条。装修期间本地人担当施工队,还雇佣村里宝妈当服务员、邀请老人当园丁,村民在家门口增加了就业。

  此外,葵园的葵花文创、玉米、玉米须茶、林下走地鸡、生态鹅,以及村民们的土鸡蛋等特色产品也可以通过咖啡店渠道销售,家家户户有了增收新渠道,进一步打通了“游客得乐趣、村民得收入、村庄得发展”的多赢渠道。

  由点及面,激活乡村美丽经济

  不同于简单复制城市咖啡馆业态,朱媛的葵园乡村咖啡馆扎根乡土,将葵园向日葵、乡土手工艺等特色元素融入经营,形成“咖啡+乡土记忆”的差异化竞争力。

创客入驻 场景升级 多元业态激活葵园“花样经济”

  有了村咖的助力,葵园的焕新之路又迈出了一大步。接下来,瓜洲村将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推动葵园从“点”的局部焕新迈向“面”的整体升级。计划对周边闲置林地进行生态改造,规划建设清水平台、木质栈道以及“迷雾森林”等沉浸式打卡点,打造集网红露营、生态研学、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景观。在业态融合方面,葵园还将深化“农旅+餐饮”模式,计划联动与知名餐饮品牌,推出“葵田鲜捞”特色项目,届时游客将在向日葵花海环绕的露天区域,伴着微风与阳光品尝新鲜食材,让“赏花经济”升级为“体验经济”。

  “我们希望通过持续创新,让葵园不仅是乡村旅游的‘打卡点’,更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动力源’,让‘美丽经济’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马筱涵表示。(丁星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福建:渔船进港人员上岸 应对台风“桦加沙”

  • 丰收的喜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5-09-19 09:59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评估工具,突破青少年国防素养评估的时空限制和算力瓶颈。
2025-09-19 09:56
大质量恒星是指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往往形成于大尺度、复杂且高度动态的气体环境中,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025-09-19 09:53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2025-09-19 09:48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2025-09-19 09:3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