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四川观察 张果 刘有鹏 直播四川联盟·甘孜传媒 色达融媒
8月28日,“辉煌75载·奋进新甘孜”采访团走进甘孜州色达县牦牛现代农业园区,了解当地如何通过科技赋能畜牧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第一批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畜牧产业是色达县的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目前,全县拥有可利用草地面积895.12万亩、牲畜27万余头,其中牦牛有近25万头。
然而在过去,受地理、区位、交通等方面影响,色达县都是延续传统粗放的养殖方式,畜牧产业得不到科学高效发展。为了打破这样的瓶颈难题,近年来色达县坚持以推进畜牧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为目标,于2019年启动牦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截至目前,园区已完成投资4.02亿元,共引进8家企业入驻,建成了以牧草种植、牦牛养殖、牦牛肉奶加工、牦牛附属品加工、冷链物流、品牌打造、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牦牛全产业链条。去年,园区获评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产值近3亿元。目前,园区所有企业都跟当地群众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群众可以通过资产入股、原材料的销售、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和分红等多元模式来实现每年的稳定增收。2019年至今,各产业项目累计向全县农牧民群众分红800余万元,切实带动百姓致富增收。
园区以“一园一带四基地”的空间架构,将12.6万亩土地整合为有机整体。“一园”是牦牛现代农业园区,以园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全县畜牧产业;“一带”是泥曲色曲河流域沿线农业产业带;“四基地”是指万头牦牛养殖基地、万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万吨肉奶加工基地、万亩道地中藏药材种植基地。
在牦牛现代农业园区服务中心内,记者在色达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继忠的带领讲解下,通过数字智慧系统,不仅实现了通过监控系统实时了解园区内各养殖加工企业的情况,还可以通过电子围栏和电子耳标联动系统,实时了解牲畜的位置及健康状况,进而实现“远程放牧”。
在牦牛养殖场现场,杨继忠一边走一边指着栅栏里的牦牛,向记者进行了更细致地讲解:“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给牦牛安装智能芯片耳标,以便时实掌握它每天的进食、生长、增重、活动等情况。通过系统自动分析,配给牦牛所需的饲草料,从而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据了解,该养殖场有4栋牛舍,单栋牛舍面积约3000平方米,单栋最多可以养殖牦牛500头,养殖场每年的出栏量稳定在6000至8000头。“下一步,色达县将继续布局建设牦牛系列的产业链条,积极推动园区基础设施改造和提升,向建设国家级农业现代示范园区目标迈进。”杨继忠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