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的桥 中国的美(文化中国行·这些美 很中国)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中国的桥 中国的美(文化中国行·这些美 很中国)

来源:人民日报2025-08-28 11:05

  河北石家庄赵州桥。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摄

  梁桥

  福建泉州安平桥。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摄

  你知道吗?目前中国桥梁总数已超100万座。古桥如诗,记录了悠久历史;现代桥梁如虹,跨江越海气势磅礴。中国的桥,遍布城乡、千姿百态,熔铸力学与美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凝聚了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认知与哲思。透过桥上桥下,我们看到人文中国的风景历久弥新。

  ——编 者

  世界现存最早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赵州桥

  古桥神韵今犹在

  本报记者 邵玉姿

  35张定制白棉艺术蚀刻纸,立体拼贴出弧形桥洞,在灯光下投映出深浅不一的阴影。镜头拉近,栏板上的吸水兽浮雕微微凸起,缠枝莲的卷叶似在风中轻摇……

  “太酷了!想把这座赵州桥‘搬’回家!”直播间里,看着青年剪纸手艺人康博文的剪纸作品《赵州桥韵》,网友在线点赞。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的洨河上。赵州桥始建于隋朝,是世界现存最早、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开创了“敞肩拱”的结构形式。

  “赵州桥的美,具有穿透岁月的力量。”康博文自小熟知工匠李春造桥的故事,桥上的“券痕”尤其令他感到震撼。

  “券痕”里藏着古人的智慧。赵州桥采用纵向并列砌筑法,主桥券由28道拱券组成,沿宽度方向并列组合;每道拱券厚度为1.03米,由43块拱石纵联组成。拱券的并列砌筑,不仅创造了世界奇迹,还有利于后期的修缮:若一道拱券的石块损坏,只要替换成新石即可,无须重修整座桥。

  “赵州桥拱券的并列砌筑,与刻纸的立体叠层拼接,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美术出身的康博文,把目光投向了立体剪纸。

  “桥身的4个‘敞肩拱’可以分流洪水、减轻桥重,既化解了实用难题,又呈现出长虹饮涧的奇观。”康博文团队做了上百个模拟动画,让剪纸弧度精准呼应古桥“初月出云”的气韵。

  细节里藏着对古桥的敬畏。康博文尝试了10余种纸样,最终找到白棉艺术蚀刻纸,叠加后既有石头的厚重感,又有自然的明暗变化,“就像赵州桥的桥身,穿越古今始终‘呼吸’。”2024年,他创作出剪纸作品《赵州桥韵》,一年来销量约3万件。

  赵州桥的美不只在孩子们的课本里,也装进了文创产品里;赵州桥的智慧不只在拱券砌石里,也走进了更多人的心里。

  用立体剪纸“诠释”古桥神韵,康博文感叹:“对智慧的探索,对美的追寻,是穿越古今、亘古不变的主题。”

  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

  桥为民造凝匠心

  本报记者 姜晓丹

  “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广东省潮州市古城文物保护管理中心讲解员谢欣桦,用潮州方言唱起了这首民谣。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横跨韩江两岸,集浮桥、梁桥、拱桥于一体,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1988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谢欣桦如数家珍。

  古桥为民而造。广济桥始建于南宋年间,至今已有850多年。当时为了方便百姓过江,人们在江心筑石墩,用86只梭船连成浮桥,取名“康济桥”。经过300多年的接力修建,到明嘉靖年间,梭船减至18只,形成了现在“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格局。

  “这些石梁每根都有五六十吨重,最长的达18米!”谢欣桦指着桥面说,“2003年重修时,严格遵循‘不改变原状、最小干预’的原则,全部使用整块花岗岩复原桥梁。”最神奇的是浮桥段,18艘木船每天定时开合,正常天气情况下,上午通行、下午通航,古时就有这样的设计,既便民又兼顾航运与防洪。

  “凌霄”“冰壶”“青霭”……漫步桥上,谢欣桦引导游客欣赏形态各异的亭台楼阁。“桥上的12座楼台从东西边看去,没有一个相同的,故称‘廿四楼台廿四样’,这些建筑也催生了独特的‘桥市’。”谢欣桦绘声绘色地描述,“想象一下,古时桥上商铺林立,热闹得听不见江水声,因此有了‘一里长桥一里市,到了湘桥问湘桥’的趣谈。”今天,非遗集市、传统文化展演等成了“桥市”的新看点。

  在一座古朴的牌坊前,谢欣桦停下脚步。“这是桥上唯一的一座牌坊——‘民不能忘’坊。”她介绍,“清代一次发洪水,当地官员带着百姓抗洪修桥,后来百姓众筹立坊纪念。”

  一座广济桥,是古人匠心智慧的结晶,也是沿用至今的交通枢纽。桥为民造,通达四方,广济桥承载的美好愿望代代流传,历久弥新。

  京杭大运河南端地标拱宸桥

  长虹卧波显灵韵

  本报记者 江 南 窦瀚洋

  凌晨4时,浙江杭州,城市逐渐苏醒。大运河之上,拱宸桥正悬在昼夜缝隙间。桥边,80后摄影师方临明按下快门,拱宸桥的“蓝调时刻”被镜头定格。

  方临明是杭州市拱墅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也是拱宸桥的“站哥”。10多年来,他用镜头聚焦最多的就是这河、这桥。

  古桥有故事——

  拱宸桥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地标。拱宸桥的美,在于它承载的历史文脉。拱宸桥始建于明代,是杭州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形制雄浑而秀雅,三孔薄墩联拱如长虹卧波,青石桥身与流水相映,彰显江南水乡灵韵。其高大拱券专为漕船通行而设,伴随漕运兴衰,独特审美凝于石纹水影之间,成为具有包容性与时代感的艺术杰作。

  于杭州而言,拱宸桥不仅是一道横跨运河的石梁,更是时光凝成的诗行。杭州因水闻名,河从城中过、城在河边生。数百年来,拱宸桥静默伫立于烟波之上,将水乡的灵动与市井的温情,悉数编织进这座城市的血脉里。

  络绎不绝的商船穿过桥洞一路北上,闯荡天地的游子,看到桥就找到了乡愁的“坐标”;麻纺印染业、仓储运输业、造船业,运河见证了杭州近现代工商业的萌发……

  古桥有新韵——

  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古桥周边悄然浸润着诗意与新生。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兼具市井烟火气与文艺雅趣;桥东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提升改造,数字技术带来沉浸式体验;大运河国际诗歌节等文化活动举办……站在桥上,往东看是高楼耸立的现代城市,往西看是粉墙黛瓦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遗产与现代繁华隔水相望。在方临明眼中,“这就是桥的魅力,连接两岸,也连接古今。”

  古桥有人气——

  “行在(杭州),环城诸水,有石桥一万二千座。”700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写下“千桥之城”。西湖断桥、梦笔桥、西泠桥、涵碧桥、霁月桥、碧天桥、折桂桥……融汇古今、灵动开放,一座座桥不仅是城市的文化坐标,更在时光流转中演绎着水的情致和历史的回响。

  这段时间,西湖景区柳浪闻莺附近的新横河桥热闹起来,桥底总会见到长长的队伍,拍摄桥洞、绿植、溪水三景同框,以及金光穿桥洞、虹桥跨碧波的美景。不少市民赶在清晨人少时,特意拐个弯来“打卡”。“人在桥上看风景,人与桥也组成了一道景。”市民张帆感叹。

  艺趣

  古桥类型知多少

  中国古桥,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梁、拱、索、浮四大桥梁。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四大古桥,是中国古桥的典范。

  梁桥,用梁作为直接主要承重构件。最早的梁桥是简支的竹木梁桥,后来以石易竹木,建设石梁桥。福建安平桥长约五华里,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拱桥,在墩台之间以拱形的构件来作承重结构。以材料分有石、砖、竹、木,石拱桥最为普遍。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就是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的典型,《清明上河图》中北宋都城汴梁的虹桥则是独特的木拱桥。

  索桥,多建设于峡谷,两岸山崖较陡,水深流急,不易立柱作墩,则以悬索为桥。以材料分有藤、竹和铁,以结构分有单索、双索、三索、多索等。代表有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泸定桥。

  浮桥,是连接可浮体在江河之上的桥梁形式,浮体多用木船,故又称舟桥,此外还有木排筏、竹筏、皮筏乃至车轮等浮体。浮桥修造简易,在古代难于造桥的大江大河上多见。江西赣州建春门浮桥,横跨400多米的江面,已有800多年历史。

  当然,桥还有许多其他类型。桥上设亭,为亭桥,江苏扬州瘦西湖五亭桥,桥设五亭如众星拱月。还有廊桥,全桥都建桥屋,广西三江程阳桥,每个桥墩上都建重檐高阁,变化万千。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