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业界人士齐聚江西上犹 共话民宿产业创新提升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业界人士齐聚江西上犹 共话民宿产业创新提升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08-21 17:18

  中新网江西上犹8月20日电 (记者姜涛)“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实施,消费者对‘生态+健康+体验’的复合型文旅需求持续升温,森林康养、民宿度假、自驾露营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新风口。”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常务会长俞锦方20日在江西上犹介绍称。

  8月19日晚,2025森系民宿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江西上犹启动。姜涛 摄

  当日举行的2025森系民宿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来自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以及中国各地“头部”民宿、自驾游俱乐部、营地品牌近两百名业界人士齐聚一堂,把脉民宿产业,共话发展升级。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两小时经济圈”的上犹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1.8%,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立足生态禀赋,当地致力打造“森宿上犹”IP,积极构建森林康养民宿产业高地。2024年,上犹县接待游客117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113亿元。

  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张晓军介绍,近年来,随着民宿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市场生态出现阶段性失衡,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大量同质化民宿陷入“拼价格”“拼装修”内卷泥沼,服务品质、专业度等方面亟待提升。

  “高品质的硬件设施、周边其他业态集合、优质的社区环境和服务、安全的地理环境、自然的主客共享,从这些生活方式的创新角度出发,我们的民宿才能找回丢失的东西。”演讲前一天实地考察参观当地多家精品民宿的张晓军建议。

  早在2023年,上犹县就出台民宿经济扶持政策,今年又推出鼓励民宿业态提升等提振消费“15条”硬措施,实现“高速免费行、公交免费坐、景区免门票”。

  8月20日,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文旅品牌建设分会副会长张久明作“民宿融入在地文化”主旨演讲。姜涛摄

  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文旅品牌建设分会副会长张久明结合安缦等国际化品牌民宿案例,在以“民宿融入在地文化”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在地文化可以为民宿注入灵魂和生命力。“地方在出台扶持政策时也要有针对性,没有特色和亮点的同质化供给,对长远发展有害无益。”

  位于上犹县五指峰乡双宵村的鸟鸣涧森林温泉民宿,是村集体链接村民入股经营的民宿酒店。身兼村党支部书记和民宿主理人双重身份的郑少华在聆听专家和同行的演讲与分享后受益匪浅。“依托天然自然条件,接下来我们会在融合客家文化和乡村体验方面发力,结合古村落和生态农产品,把价值链不断创新延伸。”(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

  • 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抵达拉萨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