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暖心为民丨“县中困境”突围:一个校长的教育破圈之道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暖心为民丨“县中困境”突围:一个校长的教育破圈之道

来源: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2025-08-08 22:32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鄂尔多斯高原的风掠过市第一中学伊金霍洛校区,喷泉在晨光中翩跹,沉甸甸的金杏压弯枝头。

  躬耕幸福暖城,守望教育初心。深耕教育一线三十载,他六年间带领一所深陷“县中困境”的老校破茧成蝶,更将学校打造为自治区唯一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的县域中学;他用实干诠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以创新书写县域教育的奋进答卷;他就是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副校长、伊金霍洛校区(俗称南校区)校长陈峥。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暖心为民丨“县中困境”突围:一个校长的教育破圈之道

  铸魂:精神立校的“定盘星”

  走进陈峥简洁有序的办公室,三件物品引人注目:一幅泛黄的鄂尔多斯高原地图,一张首届“石榴籽班”毕业合影,一本学生手写的“三色错题本”。这映射着他治校的核心密码——以文化人,以精神铸魂。

  2019年12月,陈峥初到南校区时面临严峻挑战:生源流失率超40%,优质师资匮乏,社会信任度低迷。面对困局,他选择扎进师生中间寻找答案。

  每天清晨,他早早地走进校园;课间常见他俯身与学生交谈的身影;办公室的门永远敞开——“管理不是批阅文件,而是倾听师生的心跳。”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课堂观察、学生困惑和教师建议。一学期听课超100节,参与集体备课50余次,他用脚步丈量教育的温度。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暖心为民丨“县中困境”突围:一个校长的教育破圈之道

  “当县域高中陷入‘优质生源流失-教学质量下滑’的恶性循环,唯有精神立校方能破局。”陈峥更是将信念化作行动:

  ——校训融入血脉:“自信修德,自胜成才”不仅镌刻于石,更践行于日常。百日誓师,千张“梦想卡”挂满校园古柏,每一笔都是青春的宣言;成人礼上,亲子共启《家书盲盒》,泪水与拥抱中传承家国情怀;学生会参与定制食堂菜单,自主管理社团活动,自信在细微处生根。

  ——榜样照亮前路:往届毕业生寄语里,考入名校的学子箴言灼灼生辉。中国人民大学聂书昕的“千日奋发换一朝展翅”,武汉大学石硕的“每日进步是破局利器”,哈尔滨工业大学纪帅的“追梦脚步永不停歇”……这些从南校区飞出的“金凤凰”,成为在校生心中最真切的星辰。

  ——荣誉凝聚共识: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全国创新改革发展试点学校、国家基础教育实验学校……23项自治区级及以上奖牌熠熠生辉。陈峥常说:“每一块奖牌都是师生用汗水浇灌的‘金杏’,它证明县域沃土同样能孕育精英教育!”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暖心为民丨“县中困境”突围:一个校长的教育破圈之道

  前几日,教务处主任冯杰的电话成了“热线”:“网球特长生名额十分钟抢空,属地外咨询量翻倍!”校史馆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奖牌与清华“昇华计划”签约照并肩陈列——这是对“精神立校”最有力的注脚。

  燎原:星火燃亮的“示范力”

  2019年,一条跨越1260公里的教育长河在黄河“几字弯”畔奔涌。伊金霍洛旗与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签订五年委托培养计划,为120名草原学子点亮求学路。

  青海少年旦正加初到鄂尔多斯时,面对现代化校园既欣喜又忐忑。陈峥肩负起重任,带领团队为“石榴籽班”量身定制成长方案:学业护航,骨干教师“一对一”辅导,藏语教师全程陪伴;生活暖心,发放生活补助、购置医疗保险,食堂开设青海窗口;情感守护,班主任张钧发现学生只有2本旧字典,连夜发动党员捐赠图书50余册,被孩子们唤作“张爸爸”。

  三年后,旦正加以全省第9名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创家乡高考历史记录。全班40人中92%升入本科,河南县委专程发来喜报!

  爱的故事持续流淌,班主任郭宝郎为464班每个学生定制刻名红手链,寓意金榜题名。学生万玛仁青哽咽道:“过去总羡慕‘别人家的老师’,原来宝藏老师就在身边!”

  2024年,南校区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光荣称号。陈峥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县域教育的振兴需要星火燎原。”他主动扛起示范引领的责任:

  ——区域协同“造血”:在旗教体局指导下,与伊旗蒙古族中学深度结对,组建“教育共同体”。陈峥带领团队多次深入蒙中,共商办学理念、同研课程改革。南校区常态化选派骨干教师赴蒙中支教、参与“同城走教”,将“6+1”课堂模式、“三纵三横”质量监控体系等核心经验倾囊相授,助力兄弟学校突破发展瓶颈。

  ——经验辐射全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的金字招牌吸引多省市考察团纷至沓来。陈峥亲自接待,毫无保留地分享青海“石榴籽班”的精细化管理、跨文化融合实践,以及将县域“局限”转化为“特色”(如依托地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的创新路径。他的专题报告《从“输血求生”到“造血强骨”:县域高中的破圈之道》引发广泛共鸣。

  ——数据彰显质变:示范辐射的效应最终体现在育人成果的持续跃升。在校生从1500人增至3150人,本科升学率从50%上升至98.73%,一本率从23.5%提升至54.7%,创校史新高;体育、艺术类学生在国家级、省级赛事获奖数量五年间翻了两番;机甲大师社、无人机社、健美操队等特色社团从无到有,在全国舞台崭露头角,印证了“五育并举”的丰硕成果。

  答卷:幸福暖城的“守望者”

  “课堂不变,教育难兴!”陈峥带领教师团队扎根教改一线,构建“三纵三横”质量提升体系:纵向贯通学段,高一抓习惯养成,高二强能力跃迁,高三促目标达成;横向闭环管理,备课重学情分析,上课强互动生成,辅导讲个性施策。

  他主导的“6+1”学本课堂彻底告别“满堂灌”:数学课上,学生围绕函数模型展开辩论,教师化身“思维点火人”。“导、思、议、展、评、检、用”七环节,让学习真实发生。课程改革更显魄力——构建“3+1+2+X”多元课程体系:近三年学生斩获学科竞赛国家级奖12项、省级奖百余项。

  2025届学生刘柯显的“逆袭”成为典范:入学时中考527分、全年级575名,三年后在教师“学业增值表”精准帮扶下,以613分考入江南大学。

  暮色四合,校园灯火渐明。陈峥习惯性地在教学楼走廊间“走动式管理”。办公室的门永远向师生敞开——“管理不是看报表签文件,而是听真话、看实情、解难题。”

  他坚信,教育的温度藏在细节里:与因竞赛失利沮丧的学生长谈,点燃其重振旗鼓的信心;协调资源为带病坚持上课的老教师减轻负担;深夜接待焦虑的家长,共商个性化育人方案……这些碎片化的瞬间,汇聚成师生心中“有困难,找校长”的信任基石。

  陈峥的育人答卷,写在金杏压枝的校园里,写在旦正加们跨越千里的录取通知书上,写在“石榴籽班”孩子们互赠的格桑花瓣中,更写在伊金霍洛校区从“困境典型”到“示范标杆”的蜕变历程里。

  当他弯腰拾起一枚坠地的金杏,将其轻放于来访者掌心,话语掷地有声:“果实成熟从不是偶然。振兴县域教育,需制度破冰的勇气、课程重构的智慧,更需让师生笃信:扎根脚下的泥土,生命亦能绽放最耀眼的光芒,触摸属于高原的星空!”

  夕阳熔金,“为振兴县域高中探路”的标语在校园里灼灼生辉。黄河的“几字弯”在此深情环抱,陈峥和他的团队点燃的这簇星火,正以破竹之势,照亮更多县域高中砥砺前行的突围之路,书写着新时代“教育强国”基座最坚实、最温暖的篇章。

  记者: 孟瑞林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直击成都世运会开幕式现场

  • 抗战中流砥柱 复兴坚强核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林炳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由伊蚊传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样。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做好防蚊隔离。
2025-08-05 10:16
黄皮、龙宫果、嘉宝果、蛇皮果……不少爱吃水果的消费者发现,无论是在线下超市里,还是在线上购物软件里,市面上出售的新奇小众水果越来越多了。泰国的榴莲、山竹都是很热门的水果,我们在泰国采购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榴莲果园里会混种一些龙宫果的树木。
2025-08-05 10:15
》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2025-08-05 10:14
近30年来,程芳琴带领团队聚焦煤、电、冶等产业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致力于工业固废的低碳化、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通过“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技术链条,让工业固废逐步从环境负担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25-08-05 10:13
物理学家利用一种仅几千克重的装置从核反应堆中捕获了中微子,这种装置的重量比标准的中微子探测器小几个数量级。Scholberg的COHERENT探测器首次利用了一种名为相干散射的现象,即中微子与整个原子核发生“散射”,而不是与构成原子的粒子发生散射。
2025-08-05 10: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