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为向驻苏官兵、苏州籍现役军人及广大退役军人送上一份特别的“节日礼包”,在苏州军分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指导下,苏州市慈善总会联合多家机构,构建起覆盖现役与退役军人的立体化保障网络。今年,市慈善总会计划支出108.33万元,开展拥军优抚慰问、关爱困难退役军人医疗保险、关爱困难退役军人慈善助困、为烈士寻亲等项目,以多维度、精准化的实际举措,传递城市温暖与尊崇。截至目前已支出27.8万元,惠及278名困难军人。
一份及时的理赔 训练负伤军人获暖心保障
今年年初,驻苏部队的方某在一次高强度训练中不幸受伤,经诊断确诊为左腿前交叉韧带断裂和半月板三度撕裂。2月22日,他接受了韧带重建术和半月板缝合术。漫长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不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也伴随着经济压力。幸运的是,方某正是苏州市慈善总会“拥军优抚慰问”项目的保障对象之一。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苏省苏州军分区政治工作处、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指导和支持下,“拥军优抚慰问”项目由苏州市慈善基金会、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于2023年启动,专门为驻苏和苏州籍现役军人及烈属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今年,项目覆盖范围扩大到14410人,投入保费11.53万元。在治疗结束后,方某根据伤情申请了意外伤残十级赔付。近日,一笔5000元的理赔款顺利打入他的账户。“这笔钱来得非常及时,减轻了我康复期间的经济负担,真切感受到了地方对我们军人的关怀。”方某感激地说。据了解,该项目启动以来,已累计理赔1.5万元,为包括方某在内的3名因意外受伤的现役军人提供了有效保障。
多维度守护:困难退役军人的“医”靠与“助”力
在倾力关爱现役军人的同时,苏州市慈善总会始终将困难退役军人的冷暖放在心上,打造了多层次的帮扶体系。
健康守护,最高获赔近5万。2024年,在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支持下,苏州市东吴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市慈善总会联合人保财险苏州分公司投入104.25万元,为695名困难退役军人购买了医疗保险。在保障期内,已有85位退役军人申请赔付,总赔付金额达62.78万元。其中,一位罹患重大疾病的退役军人个体最高获得了4.94万元的赔付,这笔“救命钱”有效缓解了其高昂的医疗费用压力。
慈善助困,雪中送炭显真情。自2019年起,由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慈善总会共同出资252万元启动的“关爱困难退役军人”慈善助困项目持续发力。该项目精准帮扶两类人群:一是属于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的困难退役军人、困难烈士遗属等,给予一次性3000元救助;二是因患癌症、尿毒症等十四种重大疾病,且上年度个人自负医疗费用累计超过2万元的,给予一次性8000元救助。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累计支出654.53万元,惠及1680名困难退役军人,成为他们遭遇困境时的重要依靠。
综合保险,意外伤害有兜底。2020年启动的“关爱困难退役军人”保险项目,为全市困难退役军人提供意外伤害和医疗保障。该项目截至目前,已累计理赔247.35万元,惠及305名困难退役军人。
“有声有色”,晚年生活更清晰。“有声有色”守护优抚对象健康公益项目,专门为符合条件的困难退役军人(含老年烈士子女等)提供白内障手术及助听器配置的资金帮扶。项目已支出9.43万元,成功帮助37名老兵重获清晰的视力和听力,提升了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
温情延伸:铭记历史 慰藉英魂
关爱不仅体现在物质帮扶,更在于精神的慰藉。
今年4月27日,是苏州解放76周年纪念日,为关心关爱退役军人,苏州市慈善总会秘书长胡耀赋专程走访慰问了离休干部、老战士冯浩鹏,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问候,并感谢他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2024年,苏州市慈善总会专项拨款30万元,联合常熟市小星义工协会、苏州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正式启动“为烈士寻亲”项目。该项目旨在为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无名烈士及长期无亲人祭扫的烈士寻找亲人,同时也帮助苏州籍烈士亲属寻找烈士安葬地,让忠魂得以归根,让思念得以慰藉。
从一份份及时的保险理赔,到一项项精准的医疗救助和困难帮扶,再到跨越时空的寻亲之旅,苏州市正通过政府主导、慈善发力、社会参与的“苏州模式”,织就了一张立体、温暖、坚实的关爱网络,托举着军人军属“稳稳的幸福”,让“军民鱼水情”在苏州这片热土上持续流淌,熠熠生辉。(彭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