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原创话剧《天地鱼歌》:以作品育英才的生动实践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原创话剧《天地鱼歌》:以作品育英才的生动实践

来源:光明网2025-08-05 09:31

  近年来,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为依托,探索出一条“作品引领、实践赋能”的人才培养新路径,而原创话剧《天地鱼歌》的创演正是其中的杰出范例。该剧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鱼痴”刘筠科研报国的感人事迹为蓝本,依托“追光:‘渔米之乡’科学家精神探寻与传承”赴长沙市望城区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深入生活、感悟精神,将话剧排演打造成了一门行走的大思政课与综合实践课,用鲜活的艺术创作诠释着扎根生活、服务时代的深刻内涵。

  立足时代使命,厚植创作根基

  戏剧影视作品承担着传播国家价值观、构建国家形象的重任,因此,剧本创作人才的培养对于建设影视文化强国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湖南师范大学勇担时代使命,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作为培养创作型编剧人才的核心阵地,以填补行业人才缺口,助力国家文化发展。

  学校融合文学、历史、技术等学科资源,开设《唐宋诗词与传统文化》《特殊场景下的类型电影拍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等课程,为文艺创作注入多维创新基因;通过内培与外引,组建了“双师双能型”与“实践型”团队:校内教师包含百花奖评委、省三百工程文艺家等业内骨干,同时外聘业界翘楚,校内名师与业界大咖优势互补,利于学生平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同时,该校还拥有完善的支撑平台,如荣获“全国大中专最具影响力文艺社团”称号的楚魂戏剧社等学生社团,以及二里半剧场、湖南广播电视台等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从创作到展演的完整平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人才培养基地等项目的加持,更让专业建设有了可靠的保障。

  从阅读经典作品培养文学素养,到整合师资力量提升创作教学水平,再到强化业界合作营造创作氛围,湖南师范大学为学生剧本创作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在系统化、科学化的人才培育体系下,由文学院师生倾心打造的话剧《天地鱼歌》应运而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该剧成功入选2025年“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行动”第一批剧目(长剧)名单,成为湖南省高校首批入选的剧目。

  《天地鱼歌》并非一时之作,它是师生深耕本土文化沃土、聚焦火热时代生活的集体结晶。师生们深入刘筠院士的故乡,大量研读一手史料,走访相关人物,将科学家“心怀国之大者”的担当、“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韧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求实,转化为剧本中有血有肉的生命叙事。剧本既忠实于科学家的奋斗史,又赋予其戏剧的艺术感染力,使刘筠院士“让国人吃上鱼”的毕生追求跃然台上,为科学家精神的具象化传播提供了坚实载体,它以深厚的人文关怀,展现了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创新实践教学,激活创作动能

  8月1日上午,《天地鱼歌》开排暨暑期实践活动开团仪式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文学院副院长岳凯华、戏剧影视文学教研室主任曾小明、科协秘书长李文凯、美育中心教师胡碧瑜以及追光暑期社会实践团全体成员参加。此次仪式标志着该项目正式从文本阶段迈向鲜活的实践场域,开启了戏剧教育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新征程。

  岳凯华以追光为主题阐释了项目的三重追求。一是追文化之光;二是寻生活之光,三是创精品之光,勉励同学们既做追光者,也做传播者。曾小明代表团队向辛勤付出的师生表达了深深谢意,号召大家以团结精神迎接挑战,创造奇迹。李文凯坦言自身对戏剧艺术领域涉猎有限,但高度赞扬话剧的核心立意和促进学科交叉方面的深远意义。胡碧瑜以美育工作者身份表示该剧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响应国家“美育浸润行动”号召,利于构建“时时、处处、人人”的美育环境。九月,师生团队将肩负“开学第一课”的使命担当,再度登台演绎科学家的赤子情怀,生动诠释家国理想与科学精神。

  实践才拉开帷幕,但追光团队的共同目标已然明确。倾力打造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能够打动人心、彰显科技为民担当的话剧舞台精品《天地鱼歌》;在真实的项目制创作环境中,全方位淬炼学生的“好读、善写、会拍”核心素养与实践能力,实现以“好读”积淀底蕴、以“善写”锤炼表达、以“会拍”提升综合创作力,培养一批兼具艺术情怀与实践能力的卓越戏剧影视后备人才。未来,他们将以更扎实的功底、更富创造力的视野投身戏剧影视创作领域,为行业注入鲜活力量,续写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崭新辉煌。

  综合效应显现,推动人才培养

  《天地鱼歌》的诞生,是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以作品立人”教学改革的缩影。自富建军《铁马冰河》获第十七届夏衍杯电影剧本创意奖以来,蒋子凡、王琪玥、李媚芸、乔紫菲、程昕哲、李知微、郑淑娟等,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电视节、教育部“读懂中国”活动、全国青少年总体国家安全知识书画摄影作品赛等竞赛活动中均荣获佳绩,近年来,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达200余人次,其中获部省级以上奖励48人次。

  作为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该剧以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在学生们心中播撒下心怀祖国、勤勉奋进的火种,他们的知识视野、价值观念与精神世界皆深受其养分润泽,绽放出别样芳华。专业技能提升之外,文化素养、审美水平、沟通表达能力等也得到全面锻炼,这让他们能够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为自身职业发展开辟广阔道路。同时,该剧的创作与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利于推动地方高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该剧巧妙将鱼类养殖、繁殖等科学知识融入跌宕起伏的剧情之中,观众在欣赏精彩故事的同时,潜移默化提升了科学素养,为推动全民科学普及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剧中刘筠与家人之间的聚少离多、对学生的关心培养、与渔民的深厚情谊等情节,触动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情感弦,这种情感共鸣,为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奠定情感基础;在当下多元文化交织的社会环境中,话剧鼓励大家在各自岗位上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天地鱼歌》以文化为根,以创作为径,以实践为炉,生动诠释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真谛。它不仅是湖南师范大学深耕育人沃土、创新思政实践形式的生动缩影,更为探索新时代“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如何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科学家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具有标杆意义的“湖南师大方案”。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耕这一模式,期待更多青春之歌在时代的田野里嘹亮唱响。(郑淑娟)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受台风“麦德姆”影响 琼州海峡客滚船停运

  • 乐享假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