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鲁胜公司“三个最强”练兵体系淬炼实战精兵
首页> 地方频道> 经济 > 正文

鲁胜公司“三个最强”练兵体系淬炼实战精兵

来源:光明网2025-08-05 09:17

  近日,科研所技术人员冯莹再度摘得鲁胜公司油藏动态分析竞赛金奖。这份半年内再续的荣誉,不仅印证着个人能力的跃升,更成为公司“练战评改”闭环机制落地见效的生动注脚。从井场实操到数字协同,从随机抽考到竞赛比武,鲁胜公司以“全员练兵、实战砺兵、素能强兵”为导向,构建“训战结合、以战促训”体系,在真刀真枪的淬炼中锻造出一批实战精兵。

鲁胜公司“三个最强”练兵体系淬炼实战精兵

  现场淬炼:锻造“最强操作”铁军

  “停!取样阀门安装必须遵循‘低进高出’原则,否则极易发生刺漏。”鲁丰采油管理区尚2-49 井场,油田技能大师张延辉一声喝止,让现场练兵瞬间紧张起来。他俯身示范,手把手带教“更换井口取样阀门”标准流程,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每一处细节都讲解透彻。

  今年以来,鲁胜公司以油田技能大师张延辉为核心组建高技能人才团队,创新“沉浸式指导+穿透式帮扶”模式,通过“示范讲解、跟班指导、实操演练、即时纠偏、复盘提升”五步教学法,推动“最强操作”在岗位扎根、在现场比拼。截至目前,已开展现场帮扶14场次,纠正不规范操作40余项,让标准动作成为肌肉记忆。

鲁胜公司“三个最强”练兵体系淬炼实战精兵

  聚焦员工能力短板,公司以“小场景”专项训练精准补能:12期原油押运安全风险削减培训、30余场AED急救技能实训,直指一线急需;创新将承包商纳入体系,联合方圆修井作业公司举办井控技术竞赛,让“最强操作”从甲方延伸至乙方,形成全链条能力提升闭环。

  数智赋能:培育“最强分析”尖兵

  区域注采管控中心一场“数字协同战”紧张上演。系统模拟胜311-32井电流异常,注采管控岗秒调曲线数据,通过岗位OA同步推送至工程、地质岗;现场团队携自主研发的人工举升装置检测,锁定“抽油杆断脱”症结并启动抢修。“这种联动模式让异常处置提速40%以上。”管控中心负责人宋晓远说。目前,基于 PCS 系统的内外操一体化练兵已在 4 个管理区全面铺开。

  为推动技术人员从“会分析”到“精分析”,公司以“日答题、周学习、月分析、季竞赛”常态化练兵,倒逼能力升级。滨541井区曾因油藏认识不清,15年未扩储量,技术团队跨专业协同,破解“砂患”难题,部署3口评价井,新增动用储量80万吨。“实战是最好的课堂。”两获金奖的冯莹感慨,“边学边比、边比边练,才能摸到分析的精髓。” 如今,公司措施有效率已提升至79.9%,数智工具成为分析尖兵的“最强大脑”。

  靶向施策:打造 “最强管理” 硬核

  每周一晨会是鲁胜公司基层管理者的“实战考场”。鲁源采油管理区经理高振被“双盲抽”选中,围绕“超合同结算风险防控”,结合管理区实例从条款审查、数量确认等维度拆解,获评委全票认可。这种随机抽题、抽人的练兵模式已开展8期,近60名管理者经历“突然袭击”,倒逼日常积累。

  “最强管理队伍,要能啃硬骨头。”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孙伟明确导向。为此,机关部门聚焦内审外查问题,从党建、经营、安全等5大领域编写90余个实战案例;领导班子与专业部门组成评审团,现场点评直击要害。同步开展的“沉浸式”安全实训、“情景模拟+结构化研讨”基层干部轮训,让管理者在实战演练中既当“指挥员”又做“战斗员”,成为党建明白人、经营内行人、攻坚带头人。

  从操作岗的“毫米不差” 到分析岗的“洞见本质”,再到管理岗的“精准施策”,鲁胜公司“三个最强”练兵体系正以训战融合的韧劲,催生更多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实战精兵,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硬核动能。(陈军光 瞿风倩)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 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