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雨霁抢通“生命线”:徒步3小时,挺进“孤岛”碾子湾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雨霁抢通“生命线”:徒步3小时,挺进“孤岛”碾子湾

来源:央广网2025-07-30 21:01

  央广网北京7月30日消息(记者 庞婷朱冠安)持续暴雨过后,7月29日,北京迎来久违的晴空,为抢通“生命线”争取更多时间。

  断联48小时:木桥搭起首条生命通道

  7月26日晚的暴雨,将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碾子湾村彻底隔绝——三座桥梁被洪水拦腰截断,水、电、路、通信“四断”,百余名游客与近300名村民被困“孤岛”。

  村民从临时搭建的木桥处转移出村(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摄)

  7月28日,消防救援力量率先突破,进入碾子湾村运送物资并转移群众。从琉璃庙镇前往碾子湾要经过三处桥梁,这些桥梁全部被洪水冲毁,救援人员只能就地取材,利用被洪水冲倒的树木和绳索在后河套村搭建木桥,打通通往碾子湾村的生命救援线。当天,消防人员累计转移被困游客和村民170余人。“那浮桥晃得厉害,可没人敢停步。”一位参与转移的村民回忆道。洪水退去的河岸,还留着被卷走车辆的残骸。

  3小时徒步:穿越断裂带与“碎石阵”

  7月29日,雨霁天晴,记者跟随救援队伍徒步进发。从琉璃庙镇政府出发,沿路挖掘机轰鸣着清淤,行至老公营大桥时,桥面泥浆斑驳如疮疤,断裂处堆起两米深的土坑,抢修后形成的两道斜坡,踩上去仍能感到淤泥的黏滞。截至当天中午,经过连夜抢修,进入碾子湾村的第一座大桥已经可以步行通过。

  老公营村已是满目疮痍(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走过老公营村便到了偏道子村,墙壁上依旧能看到洪水冲击的痕迹,靠近河边的村民家里淤泥有几十厘米厚,有村民正在收拾东西准备转移,还有一些村民已经收拾好,等待通车后乘车出去。偏道子桥被洪水拦腰截断,只剩半截残留在对岸,被洪水席卷的树枝堆在上面,前一天由村民和消防员合力搭建的两段木桥成为唯一通道。

  陆续有村民向外转移(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碾子湾村的村民正分批向村外转移,救援队伍在此暂停休整,同时协助村民跨过木桥。

  救援人员给身体不适老人喂水喝(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其中,一位患病老人在暴雨中不慎摔倒,导致手腕、脚腕骨折,无法独立行走,在几位村民的搀扶下才慢慢挪过来——她嘴唇泛白、嘴角止不住地颤抖,随身携带的包里装着治冠心病的药。见状,救援人员迅速支起担架,托着老人背部和腿部轻放上去,有人用帽子为老人扇风,有人俯身帮她拧开瓶盖,递上矿泉水说:“您慢些吞,我们稳稳把您送出去。”

  救援队伍帮助村民过桥(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往山上走的救援队分了两拨。一路在此协助后续出村村民过桥,另一路跟着碾子湾村村书记王起春继续进村转移需要支援的群众。

  “书记,现在村里还有十几个行动不便的老人等着转移,有一位老太太心脏不舒服,现在走不了,需要人去抬,其余年轻的能自己走的都陆续往外走了。”一位65岁的村民见到王起春后,跟他大概介绍了村里的情况。

  碾子湾村是一个自然村,由5个村组成,沿琉崎路村域绵延6公里,琉璃河依山傍村流淌。原本山清水秀的村庄在连日强降雨后已是满目疮痍。

  “现在留在村子里的大多是老人,放暑假后有的孩子也回来了。”王起春告诉记者,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老人靠种庄稼有点收入,这次大雨把不少玉米地都冲毁了。

  柏油路路面被洪水冲毁,只剩裸露的地基(央广网记者 庞婷摄)

  下午两点半,队伍继续行进,柏油路已被洪水“啃”得精光,裸露的地基间嵌着碎石。“前面7公里到村委会。”王起春指着路侧树林,声音发涩地说:“暴雨来临时,有游客的车辆被冲走,车里的人破窗逃出,抱着高处的大树苦苦支撑6个小时才脱离危险。”

  房屋一层被冲毁(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屋内的淤泥散发着恶臭(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进入村内,路边第一家民房一层靠近河道处已经完全垮塌,家里一位老太太心脏病犯了,正躺在二层屋子里。“书记,我妈现在在家里躺着呢,屋里都泡了水,全是霉味,需要马上把老太太送出去。”家里的孩子跟王起春说着自己的诉求。

  救援人员用担架转移老人(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经过研判,担心背着老人会加重病情,救援人员当即决定用担架将老人转移出去。由两人负责抬担架,两人分别在前后护住队友,以防路况复杂发生危险。

  “乡亲们,转移啦!请抓紧时间到村口集合。”救援人员的大喇叭循环播放,提醒村民尽快转移。

  树枝被洪水裹挟而下,房屋的洪水淹没线约有2米(央广网记者 庞婷摄)

  墙壁上近2米高的泥水线,无声诉说着洪水的凶猛。王起春回忆,7月26日晚暴雨突袭,洪水瞬间漫入村内,短短几分钟水流就从膝盖处涨至腰部以上,不少村民家里涌进几十厘米的淤泥,当时积水最深时能漫过胸口。村里的车有的被冲进河道,有的被冲出几公里,有车辆在两排房子中间通道处相撞卡在其中,杂物、树木、淤泥堆叠在一起。

  车辆在两排房子中间通道处相撞卡在中间,杂物、树木、淤泥堆叠在一起(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过了前面这条碎石路就到村委会了。”河岸的路被暴雨和洪水“啃食”得支离破碎,救援人员列成一队行进,从嶙峋乱石间走过,带队人员不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洪流中的求生:游客与孩子的生死5分钟

  “二哥喊‘水要涨’时,我刚去车里取东西,转身的工夫——最多5分钟,车就被卷走了。”游客吴泽宇(化名)一家原本是从怀柔前往碾子湾村周边民宿找朋友玩,结果突遇降雨,便暂避至碾子湾村亲戚家中。吴先生回忆,车被冲走后他意识到外面非常危险,紧接着街道打来电话通知赶紧往高处走,转移避险,“那时水已经漫过膝盖,仅2分钟就涨到腰间。”他赶紧示意爱人带着孩子回屋避险。

  折返途中,一个身影突然从拐弯处被卷走——是亲戚家的孩子。恰好位于下游的吴泽宇扑过去,一只手紧抓住墙体,拽住孩子的瞬间,洪流裹挟着断枝、碎石“砸”来,将他冲倒,拖鞋也被卷走。“我扒着墙勉强站起来,拉起孩子,顾不上被碎石刮伤的脚和腿,赶紧带着孩子往房子里走。”吴先生说,那时候什么都听不见了,耳畔只剩洪水的轰鸣。

  因丈母娘身体不好,又经历了这场暴雨,吴先生一家想赶紧返回,记者看到他脚上、腿上、手臂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刮伤,有的伤口已经有感染趋势,救援人员建议他尽快去医院接受治疗。

  村中临时安置点:柴火做饭70斤面粉不够吃一天 村干部被“钉”在救灾一线

  村委会的院子里,放着两台发电机——一大一小沉默伫立。燃油见底,它们成了不敢轻易启用的“摆设”。几张临时拼凑的桌子上,散落着所剩不多的食物;两口大锅的灶膛里,有几根未燃尽的木柴。“没电,只能靠柴火做饭了。”一位村民的声音透着无奈。

  简易的临时厨房(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多亏包村单位春节送的米面油等食物能供大家先撑一段时间。”王起春说,“第一天70斤面粉炸的油饼都不够吃……一天只敢做两顿饭。”

  乡情村史陈列室里摆放着十几张单人床,用于安置行动不便和身体不适的老人,其余村民只能挤在一起坐着。李瑾萱(化名)已经怀孕9个月了,原本准备跟随救援队伍一起转移,但考虑到道路颠簸且徒步时间较长,为保障安全还是决定让她继续留村一晚,等次日路通之后再出村。

  下午4点,救援队伍抵达村委会,与此前来此支援的消防队员会合。几分钟后,无人机轰鸣着投下物资,一位村民将其搬运至“临时仓库”。

  等待转移的村民和村书记王起春(右二)说着自己家的情况(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救援人员用担架护送老人转移(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当救援人员清点完留村人员与急需转移的名单,带着队伍撤离时,王起春继续留了下来。他枯瘦且略微佝偻的脊梁,成了风雨飘摇中碾子湾村最后的主心骨。这些天,这位村干部几乎被“钉”在了救灾一线:一天一顿饭,匆匆扒拉几口;夜里难合眼,心思全在安置村民、联络镇政府、引领救援队进出险境上。那条连接外界的泥泞路,他不知用脚丈量了多少遍。

  暮色通车:200余户成功转运 “孤岛”通车

  消防员背着老人过桥(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返程路上,救援人员轮流推抬轮椅与担架,行至木桥处,背着老人蹚过摇晃的桥面;折返偏道子村时,断桥已被抢修出通车条件,淤泥清理殆尽。下午6点多,老公营大桥基本修复。当天,在各方力量的支援下,碾子湾村成功转移200余户村民。

  老公营大桥抢通,具备通车条件(央广网记者 庞婷 摄)

  暮色渐沉,碾子湾村在经历惊涛骇浪后,终于盼来了通车的好消息。这场与洪水的较量里,碾子湾的“孤岛”困局,正被一道道生命通道击碎。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