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开放新疆:打造亚欧黄金通道,构建对外开放新高地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开放新疆:打造亚欧黄金通道,构建对外开放新高地

来源:石榴云2025-07-23 21:02

  青年视界丨疆·启未来

  生于斯,长于斯。作为一名传媒新青年,我亲历了家乡迈向现代化、国际化的脉动。值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我将聚焦这片热土上新兴的青年力量、蓬勃的创新科技、璀璨的文化旅游、丰饶的现代农业,用镜头与文字丈量发展足迹,向世界发出热情邀请:请看见一个活力四射、团结奋进、充满无限希望的新疆未来。

  石榴花开,未来已来。

  亚欧往来新热度:霍尔果斯口岸通行班列数量提前42天突破5000列

  2025年7月2日,一趟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霍尔果斯口岸出发前往波兰,这表明该口岸今年的通行班列数量已突破5000列,相较去年提前了42天。

  自2016年投入运营以来,该口岸累计通过的班列已超过4.6万列,覆盖了46个国外城市。通过建设“智慧铁路口岸”和引入新型检测系统,通关效率提高了50%以上。这一轮高峰通行的出现,生动展示了各地区间人员交流频繁、经贸合作稳步推进以及文化互动积极发展的趋势。

  霍尔果斯口岸第六代国门。来源:霍尔果斯市融媒体中心

  外贸增速领跑全国,黄金通道能级跃升

  新疆外贸进出口总额611.65亿美元(4351.1亿元),同比增长20.7%,增速居全国前列。当前,新疆正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驱动,把自身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中,积极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

  新疆自贸试验区创新破堵点,智慧口岸提效80%

  政策扶持是促进加快开放的关键要素。自从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已经实施了129项改革任务,推出了包括“铁路快通”和“抵站直装”在内的35项创新制度。这些措施使得中欧班列口岸通关时间缩短至3小时,效能提高了80%。随着《智慧口岸建设实施方案》的推出,霍尔果斯和阿拉山口等主要口岸正加速推进智能化升级。通过创新实施“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跨境物流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在区域合作方面,中吉乌铁路的建设正式启动,结束了长达30年的规划瓶颈。此外,中国新疆、中国香港与哈萨克斯坦三方合作机制也创新了跨境协作模式。

  能源智造双链融合,人文经贸共振亚欧

  产业的协同效应正在快速增强,推动开放动力。全球能源领域实现了一项突破,建成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氢能储存项目,2024年“疆电外送”1264亿千瓦时,金风科技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推动了产业链的升级,同时棉纺行业的产值也已超过2200亿元。在数字经济领域,2024年,新疆开工建设8个算力网重点项目,建成智能算力规模24000P。新疆智算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疆算入渝”已被列入国家试点项目。跨境农业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爱菊集团在哈萨克斯坦设立了150万亩的订单基地,回程班列带回了更多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人文交流不断加强,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签署协议总额达6155.52亿元,中哈共同进行留学生培养的计划继续促进文化交流。

  新疆开放再升级,搭建国际经贸新平台

  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上的塔城地区展馆,来源:塔城市融媒体中心

  以“共商亚欧合作共享丝路繁荣”为主题的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6月26日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现新疆高水平开放新格局。本届展会规模创历史新高,吸引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余家企业参展,展区面积达14万平方米。博览会聚焦新疆“十大产业集群”建设,通过创新展陈模式展示新型电力、绿色矿业等产业成果,并设置27个国家(地区)商品馆,首次展出脑机接口等前沿科技产品,彰显新疆对外开放的活力与潜力。

  发挥区位优势,打造开放新高地

  新疆发挥区位优势,打造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高地,深化“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2024年,中欧(中亚)班列过境新疆1.64万列,同比增长14%,已占全国数量一半以上;开通双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119条,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国际客运航线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已通达全球17个国家、21个城市;新疆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新增企业8500余家、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04家,分别比设立之初增长46.18%、77.59%,进出口额达到1899.75亿元、占全疆的43.7%。

  未来,新疆将锚定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战略定位,以更高远的视野担负使命,以更务实的举措落实蓝图,紧紧围绕“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坚定不移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高水平开放,努力开创对外开放工作新局面。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代传媒学院 胡杨)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陕西西安举行仿古入城仪式,献礼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