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让“塞上江南”越来越秀美
首页> 地方频道 > 正文

让“塞上江南”越来越秀美

来源:《瞭望》2025-07-14 10:22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统筹推进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和盐碱地综合治理,让“塞上江南”越来越秀美。

  ◇宁夏牢记嘱托,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立足“一河三山”生态坐标、“一带三区”总体布局,落实“四水四定”,并不断深化探索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拓展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宁夏筑牢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发力。

  ◇宁夏通过关停矿山并实施废弃矿山整治及生态修复,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系统治理,“引育并举”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措施,重塑山之貌,谱写出一曲从“靠山吃山”到“护山养山”的生态协奏乐章。

  ◇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治水、用水、节水三管齐下,精心涵养水之脉。

  ◇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为生态产品定价,并推进市场化交易,将传统意义的资源劣势、区位劣势和环境劣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点活绿之金。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紫凌 张亮 任玮

  浩汤黄河水美岸坚,巍巍贺兰高峻雄壮,氤氲六盘山明水秀,叠翠罗山瀚海明珠。在宁夏,这“一河三山”构成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谋划改革发展的基准线。

  对宁夏筑牢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贺兰山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维系着西北至黄淮地区气候分布和生态格局,守护着西北、华北生态安全。要加强顶层设计,狠抓责任落实,强化监督检查,坚决保护好贺兰山生态。

  4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宁夏考察时强调,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统筹推进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和盐碱地综合治理,让“塞上江南”越来越秀美。

  2022年4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支持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打好环境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2024年,水利部明确提出支持宁夏深入落实“四水四定”、加快构建现代化水网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化节水产业体系和节水型社会、推广宁夏“四水四定”试点经验等4条指导意见。

  宁夏牢记嘱托,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立足“一河三山”生态坐标、“一带三区”总体布局,落实“四水四定”,出台《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修复工作方案》《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四水四定”实施方案》《宁夏回族自治区用水权市场交易规则》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并不断深化探索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拓展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宁夏筑牢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发力。

  完成矿山修复和国土整治56.48万亩,治理荒漠化土地270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1.3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8%,湿地保护率达到29%……在宁夏,“一河三山”生态屏障日益稳固,“塞上江南”愈发秀美。

  在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 拍摄的岩羊(2025年3月4日摄) 王鹏摄 / 本刊

  重塑山之貌

  仲夏时节,贺兰山运动休闲公园里树影婆娑、花海锦绣,沿着健身步道前行,不时可见彩蝶振翅,偶闻山鸟啁鸣。当翠意满目的葡萄园出现在眼前时,不觉间已从公园穿行至志辉源石酒庄内,又是一片藤蔓绕架、碧果垂枝的景象……

  “听讲解员说这里过去是寸草不生的采矿塌陷区,变成现在这么漂亮的公园和酒庄,耳目一新。”到宁夏旅游的浙江游客胡文波说,贺兰山下的矿坑“变形记”,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宁夏承担着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宁夏关停矿山并实施废弃矿山整治及生态修复,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系统治理,“引育并举”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措施,重塑山之貌,谱写出一曲从“靠山吃山”到“护山养山”的生态协奏乐章。

  ——关停矿山修复“伤疤”,筑牢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

  贺兰山,被宁夏人民称为“父亲山”,阻挡西北风沙,滞留东南水汽,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因矿产资源丰富,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长期粗放无节制的开采,使贺兰山原始生态、自然地貌、人居环境等遭到严重破坏。

  面对生态问题,宁夏全面打响“贺兰山生态保卫战”,将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煤矿、非煤矿山、洗煤储煤厂等彻底关停。贺兰山脚下的石嘴山市是一座因煤而生的城市。2007年,当地煤炭产量达1558.33万吨,现在减至每年100万吨左右,非煤产业占比从15%提升至近90%。

  不独贺兰山。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内违规建筑全部拆除,三关口矿区企业全部清零,生态修复面积约115万平方米;罗山自然保护区内38座风电机组及附属设施全部退出……目前,“三山”自然保护区内问题点位已全部整改并实现动态清零。

  为整体提升“三山”生态功能,宁夏专门编制印发《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2020—2025年)》,按照分区分类分级保护治理的思路,设置“自然保护区、生态关联区、生态延伸区”三个圈层,依次构建生态“绿屏”、生态“绿带”和生态“绿网”,不断提升山脉生态系统质量。

  六盘山脚下的隆德县北象山,在专项修复规划的引领下,当地通过挖高填低、修建挡土墙和排水渠,运用挂网喷播植生+密植坡面+补植补栽技术,实现了北象山乔灌融合、三季有花、四季见绿的自然景观。

  ——通盘考量,分类施治,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系统治理。

  贺兰山、罗山和六盘山自北向南串联起宁夏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各种生态形态。在治理实践中,宁夏始终坚持统筹治理、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理念,将山水林田湖草沙实施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修复、融合性发展。

  护山要治沙。宁夏沙化土地面积达1505万亩,占全区国土面积近1/5,荒漠化防治是筑牢生态屏障的重中之重。全境属于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的宁夏,将腾格里沙漠固沙锁边工程作为重点项目推进,攻坚境内固沙锁边带最后26.5公里的缺口。今年6月30日,随着最后一列草方格稳稳扎进沙子,腾格里沙漠宁夏境内镶上了一条长约153公里、最宽处达38公里的“绿链”锁边。腾格里沙漠固沙锁边工程历经60多年,一代又一代治沙人接续奋斗,终于在黄河上游筑起一道重要生态屏障。

  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说,沙漠锁边能有效减缓风沙侵蚀,防止沙漠向周边农田、城镇蔓延,保护绿洲、交通基础设施和宜居地带。

  护山要优林。如果说贺兰山的治理必须坚持“素颜”,那么六盘山生态修复就需“略施粉黛”。位于400毫米降水线以南的六盘山,降水量比较充沛,在宁夏“三山”中绿意最浓,但其林种单一、林分质量不高。

  宁夏在六盘山区实施精准提升森林质量项目。项目运用“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通过对现有林的合理改造、利用与保护,不断优化森林的结构,发展多功能林业,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逐步形成“多树种、多世代、多林龄、多层次、可天然更新”的优质高效森林生态系统。

  ——“引育并举”,守护“野性之山”的生物多样性。

  草兔蹦跳没入路边草丛,岩羊悠然在山脚觅食,金雕来回盘旋于山峰之间……盛夏时节沿山涧向贺兰山挺进,未及深处就能感受到大山深处的勃勃生机。

  随着贺兰山、六盘山等山脉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宁夏一手抓外来物种引入,一手抓野生动物保护,促使生物链随着更多物种的发现或重现再趋完整,山脉正逐渐再显生机盎然、万物共生的野性。

  2023年,贺兰山入选国家第一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主要野生动物岩羊、马鹿的种群数量分别达到4万余只和3000多头。近年,随着雪豹、普氏野马等野生动物陆续成功引进,贺兰山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保护野生动物助和谐共生。在森林覆盖率已超60%的六盘山,保护区内已通过影像识别出30余只华北豹。为了给野生动物营造更安全的迁徙环境,当地在交通建设时“为豹让路”。

  驱车行驶在宁夏固原市境内的山间公路,不时可见路边竖立的印有鹿形图案和“注意野生动物”标语的警示牌,旁边的路面设置了减速带。在部分路段路面下方,还能看到一个个方形涵洞。

  “这是我们在修路时,专门为野生动物同步规划设计的‘绿色通道’,车辆从上面走,野生动物可以从下面安全穿行。”固原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科科长杨莉说,这些涵洞宽3米、高2.5米,豹、鹿等大型野生动物也能通过。

  一条条为野生动物扩散迁徙搭建的“生命之桥”,折射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

  游客在位于宁夏固原市的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游览(2024 年 8 月 4 日摄) 毛竹摄/本刊

  涵养水之脉

  依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宁夏作为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黄河水自古是当地生命线,保护黄河安澜是宁夏义不容辞的责任。宁夏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治水、用水、节水三管齐下,精心涵养水之脉。

  ——统筹治污减排,精细治水固生态。

  走进位于银川市通贵乡河滩村的银川黄河湿地公园,眼之所及水面开阔、芦草丰美、鸥鸟盘旋、鱼潜水底,是城郊一处亲水休闲的好地方。

  而在河滩村村民记忆中,这里曾经废水入沟、臭味扑鼻。近年,银川市实施滨河水系截污净化湿地扩整连通工程,集黄河行洪区河滩地整治、水系连通、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功能于一体,彻底改变了臭水入黄的历史,河滩村的面貌也因之一新。

  宁夏始终从国家战略全局、黄河流域协同治理的角度看待自身定位和发展,牢牢扛稳“上游担当”。宁夏坚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扎实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区地级城市建成区13条黑臭水体完成治理、县级城市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化学需氧量、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提前2年完成“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

  “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连续8年保持Ⅱ类进出。”宁夏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杜鹏介绍,2024年宁夏沿黄重要湖泊(水库)水质总体良好,水质优良比例为100%。

  ——探索“四水四定”,让黄河水释放更大价值。

  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是黄河保护的重大课题,为了探索现代化治黄、用黄体系,2023年起宁夏在全国率先开展“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改革,探索再造一套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适应的新模式。

  宁夏首先从算明白水资源家底着手,划定72.84亿立方米取水总量和41.5亿立方米耗水总量的阶段性“红线”。经过全面科学测算,出台用水权管控指标方案,从区域、行业、产业等方面重构水资源配置体系,实行总量控制、指标到县、定额管理。

  宁夏水利厅水资源管理处副处长陈丹说,宁夏已完成用水权工农业确权,共确权末级渠系和地下水取用水户16472个、灌溉面积1058万亩,工业企业3701家。通过“总量管控、定额分配、适宜单元、管理到户”,实现“有多少汤泡多少馍”。

  水指标“紧箍咒”一念,宁夏各地各行业发展均要量水而行,管水手段、用水方式、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均发生显著变化。

  “闸门开多大、淌多少水,都能在电脑上远程操控,农田灌溉更加精准高效。”在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民鑫农业灌溉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梅南薇见证了管水方式从过去“靠经验”到现在“靠科技”。

  用水“锱铢必较”,是因为省下来的水指标能卖成钱。利通区通过高效节水改造,耕地亩均用水量下降15%,节约出来的800万立方米用水权以10年800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吴忠市太阳山工业园区,解了园区新增项目无用水权指标的燃眉之急。如此一来,黄河水从较低产出的农业向高产值的工业“流动”,每一滴黄河水迸发出更大的生产力。

  ——精打细算,拧紧节水“水龙头”。

  节水就是拓发展空间,用水主体自觉千方百计节水。

  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用水大户,拥有水权3800万立方米。“这3800万立方米水权就是红线,不够的话要么去买水权,要么自己想办法省出来。”公司水务负责人陈铭说,企业通过产业耦合、分质利用和工艺革新,实现水资源“取、用、节、排”全流程管理,把节水指标和绩效绑定,引导全员形成节水自觉。去年企业水重复利用率达98.5%,单位产品水耗较区域先进值降低27%以上。

  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进一步为宁夏节水开源。在吴忠市盐池县,“污水处理—中水提标—湿地净化—雨水收集—水库调蓄—综合利用”的再生水循环利用完整链条,实现了县城污水的全收集、零排放。

  “通过探索推进再生水开发利用,我们完成了3.7万亩城北生态防护林、1.9万亩城区绿化的灌溉水源替换,解决了重点工业企业、饮马湖水系补水等用水需求。”盐池县水务局副局长张宏坤说,当地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80%以上,每年可稳定节约新鲜水400万立方米,增效1000万元。

  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市节水降损、再生水循环利用……“四水四定”激发了各行各业的节水自觉。近5年,宁夏压减水稻种植面积54.9万亩,农业用水占比下降3.5个百分点;全区51%工业门类的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实现下降,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7.3%。

  宁夏银川市典农河一景(2024 年 6 月 23 日摄)王鹏摄 / 本刊

  点活绿之金

  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着眼于让越来越秀美的生态“颜值”转变为富民增收的产业“价值”,宁夏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为生态产品定价,并推进市场化交易,将传统意义的资源劣势、区位劣势和环境劣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点活绿之金。

  ——资源环资要素市场定价,“六权”改革助力自然资源全品类定价交易。

  去年9月,一笔特殊的交易发生在六盘山下——作为水土保持项目碳汇出让方,固原市彭阳县盛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与宁夏雅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交易水土保持碳汇3.6万吨,总金额111.6万元。

  这是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的首单签约,交易收益将反哺彭阳县县域水土保持及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建设。

  “水土保持造就的好山好水,不仅能长树长草长庄稼,现在还能‘长’出钱来。”彭阳县水土保持工作站站长晁永福介绍说,这次交易的碳汇项目位于彭阳县王洼镇李岔小流域,这里自2000年起连续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测算、核证,该流域从2002年到2023年的水土保持碳汇总量为9.3万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金额可达300万元以上。

  这笔交易是宁夏“六权”改革的一个缩影。2021年起,宁夏陆续启动用水权、土地权、山林权、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六权”改革,通过构建确权到位、权能有效、定价合理、入市有序的市场体系,曾经制约宁夏经济发展的关键性资源环境要素,被赋予商品属性、市场属性、金融属性,借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流转,向高效产业、高质产能聚焦,倒逼产业向低消耗、低污染方式转型。

  截至2024年6月底,宁夏已累计完成“六权”交易4705笔346亿余元,抵押融资43.4亿元。

  今年初,宁夏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六权”综合改革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出将建立健全资源环境要素集约协同开发利用机制,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绿色低碳产业和先进生产力集聚,拓宽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新路径。

  ——转观念谋发展,因地制宜化生态区位“劣势”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需要改革的加持,更需要观念的转变。宁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生态区位特色锻造高质量发展长板。

  立足特色挖“卖点”,打造独特文旅品牌。在宁夏,山大沟深则卖“冷凉气候”,南部山区“18℃的夏天”文旅品牌逐渐叫响,每年都成为全国避暑游的热门目的地;三面环沙则卖“瀚海荒凉”,沙漠旅游已成为宁夏金字招牌,被誉为“沙漠水城”的中卫市仅今年5月就接待沙漠旅游板块的游客近600万人次……

  变治为用,科技助力处处皆资源。宁夏平原灌区的盐碱地在技术的加持下成为“金银滩”。银川市贺兰县“以渔治碱”激活土地潜力,通过对黄河灌区大面积盐碱地开发与治理,建成西北最大的南美白对虾设施养殖集群基地。

  “盐碱地水质中含有一定盐度,凭借海虾淡养技术,南美白对虾可以在经过改良的养殖水体内快速适应。同时,南美白对虾也可以从原来的盐碱水中带走大量的盐和碱,一举两得。”宁夏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唐亮说。

  继南美白对虾、大黄鱼在盐碱水中养殖成功后,宁夏多个县区把盐碱地当作新型资源,从产业链的角度谋划治理方向,陆续开展青蟹、黄鳍鲷、石斑鱼、大西洋鲑等“海鲜陆养”,越来越多盐碱地变成致富田。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说,宁夏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自觉扛起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宁夏各族人民的普遍共识和普惠福祉,“塞上江南”必将越来越秀美。

  (《瞭望》2025年第28期)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国际海运量占全球近三分之一

  • 江西:废弃矿区蝶变“侠客世界”,这个景区有点“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