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导 读
当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描绘街道蓝图,用废旧材料搭建“无碳社区”,用创意点亮老旧小区角落,城市规划的种子已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在202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童心筑梦·规划有我——2025‘我们的城市’北京城市规划社会宣传计划及儿童友好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举办。
此次活动集中展示了规划科普宣传带动下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成果,呈现少年儿童参与城市规划的生动案例。活动邀请了来自城市规划、妇儿工作、教育、科普、宣传等相关领域的50余名行业专家、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机构代表出席。
发布会介绍了“我们的城市”项目以规划科普宣传带动规划公众参与、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工作路径,分享过去一年中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以《我们的城市·北京的故事》《少年科学画报·“我们的城市”专栏》为代表的规划科普宣传作品,发布北京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研究制定的《北京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指引》,并揭幕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未来小小规划师”儿童城市规划模型展及系列科普活动。同时,活动邀请来自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青少年分享他们在规划科普宣传和儿童友好城市理念带动下,亲身参与规划实施的真实故事和对未来城市的大胆畅想,展现了“人民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米高度”视角,体现了“我们的城市”平台凝聚社会多方力量共同描绘首都未来蓝图,助力北京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向纵深发展的生动实践。
发布会现场,主办单位负责人向在场的小朋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并为活动致辞。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浚表示,“我们的城市”在过去6年中,探索了以规划科普宣传带动规划公众参与、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工作路径,不仅推动一批融入少年儿童智慧与力量的优秀规划实施案例落地,也培育了一批对城市和规划有着系统认知与独到见解的未来城市主人翁。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对于城市的美好畅想将会成为明天的现实。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浚致辞
市妇联副主席张宁宇表示,少年儿童通过“小小社区规划师”“社区小管家”等儿童参与实践活动,用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为我们的城市发展和社区建设增添了活力色彩。希望通过发布《北京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指引》,通过持续开展“我们的城市”计划,进一步促进儿童友好理念落地,推动儿童友好建设从愿景逐步变成实景。
市妇联副主席张宁宇致辞
创新科普宣传,为儿童知识“赋能”
北规弘都院乔诗佩分享《我们的城市·北京的故事》宣传成果
《少年科学画报》庞亚男分享“我们的城市”专栏科普成果
为传播最新规划理念,2024年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推出《我们的城市·北京的故事》《少年科学画报·“我们的城市”专栏》等科普宣传作品,围绕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第二阶段重点工作领域,向公众解读规划和自然资源知识、宣传城市规划建设成果。这些作品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兼具科学性和时效性,用科学知识为以少年儿童为代表的社会公众“赋能”。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浚,市规划展览馆馆长赵幸,博物公元房亮,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纪峥和钱千月小朋友为展览揭幕
为培育规划思维方法,“我们的城市”携手社会共创伙伴为少年儿童带来丰富的科普展览与活动。“未来小小规划师”展览中共展出一百余件手作模型,全部由系统学习了规划、建筑知识,并初步掌握行业标准及规范的小朋友们亲手制作。孩子们从画一张草图开始,经历从个体创作到团队协作、从材料实验到实地勘测的复杂过程,用模型讲述摩天大楼的力学奥秘、童话城堡的梦幻曲线、环保小屋的绿色巧思、太空基地的未来畅想,表达他们心中的城市形态。自“六一”到暑期,市规划展览馆还将陆续推出20场青少年城市规划科普活动,内容涵盖自然地理、城市历史、建筑设计、规划实验、城市探访等方面。
“未来小小规划师”展览(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二层“少年营城”主题教育空间内)
建设友好城市,为儿童行动“赋权”
市妇联副主席张宁宇、市规划院总工程师黄晓春发布《北京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指引》
社区是与儿童关系最密切的社会环境,是北京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基本单元和根本所在。为推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北京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编制了《北京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指引》,围绕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宜居”“宜养”“宜学”“宜行”“宜乐”“宜动”六大场景、三大支持系统和12个方面,将儿童友好理念贯穿社区规划、营造、治理全过程,为少年儿童参与城市发展、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赋权”。
市规划院主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邱红介绍《北京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指引》
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感召下,许多孩子们已经参与到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行动中。活动邀请来自东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的小学生,分享他们参与街道环境治理、生活垃圾利用、社区花园营造的故事。孩子们童言童语分享着自己主动发现身边问题、思考提出解决方案、亲自动手参与实施、亲眼见证环境改善的经历,小小城市主人翁的精神和行动力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嘉宾。
市规划院张璇,史家小学陈雨芊、孙晗焱、刘沐慈、高一鸣、赵紫萌、苏宥人同学分享《小小社区规划师,点亮小街焕新梦》
朝阳外国语学校王思瑜同学分享《儿童参与、多元共建的无碳社区菜园探索》
上地街道八一社区王翊萱同学分享《童心筑园:儿童全过程参与的老旧社区微更新实践》
小朋友们的城市规划实践并不只在当下,他们天马行空的畅想早已超出了现实。未来的城市会是什么样的?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未来应该如何保护利用?同学们提出了详实的方案,甚至做出了精致的模型。
第一六一中学附小陈彦廷、宋庆轩同学分享《古建新生:从昭显庙到中轴线——儿童视角下的文化遗产活化》
耀华京港学校李嘉栋、胡希仁、吴家闻、刘瀚煊、赵嘉骏、刘品希、陈治庭、孙正山同学分享《未来城市设计展示》
专家们对小朋友的分享进行了点评。他们表示,这些实践和创作不仅充满创造力,更展现出超越年龄的专业洞察。当儿童提案开始关注社区更新、文化遗产保护、城市可持续发展时,我们真正理解了“一米高度看城市”的价值——它既是城市治理创新的显微镜,更是城市未来的望远镜。
原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宋文珍点评
市妇儿工委办一级调研员翟串联点评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宣传中心主任王真点评
联合国儿基会儿童友好城市中国项目官员杨菡点评
现场直击:当规划成为可触摸的风景
活动当天,现场还设置了市集展示区。5个展示摊位各有特色,北京亲子趣游宝典、“我们的城市”课程盒子、可搭建的城市文化积木、可自由拼插的榫卯玩具、未来城市畅想模型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城市科普资源供大家自由选择、参与互动。
预计从6月开始延续至暑假,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将有面向公众的系列科普活动开展,相关活动信息及报名事项请关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微信公众号。
本内容由市规划院、市规划展览馆、宣传中心、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