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人才是乡村发展的源头活水,更是激活乡土资源的关键力量。实施乡村人才支持计划,需要构建“引、育、用”全链条体系,以开放的姿态广纳贤才,以创新的模式培育人才,以广阔的平台用好人才。唯有让人才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竞相迸发活力,方能绘就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时代新画卷。
广开渠道“引才”,汇聚振兴“新动能”。打破“闭门寻才”的旧思维,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架起引才“彩虹桥”。立足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绘制精准引才“导航图”,聚焦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赛道,靶向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与创新创业“弄潮儿”,实现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打好政策引才、乡情留才“组合拳”,出台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在资金扶持、税收减免、住房保障等方面诚意满满;借春节、寒暑假等契机,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用一碗乡愁煨热游子心,吸引在外人才带着资金、技术、项目返乡创业,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欢。
因材施教“育才”,锻造本土“生力军”。乡村振兴的根基,深植于本土人才的沃土。深挖“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富矿,建立乡村人才“大数据”,精准定位培育方向。紧扣产业发展需求,定制“培训套餐”:在特色农产品产区,开展从种植技术到电商营销的全流程“进阶课”;在乡村旅游热土,推出旅游服务、民宿运营的“定制班”。创新“理论+实践”双轨教学,让专家授课与田间实操无缝衔接。搭建“实践练兵场”,设立乡村振兴实践基地,鼓励青年干部、返乡人才投身产业项目一线,在“挂职练兵”中锤炼本领,培育一支“永不撤离”的人才劲旅。
搭建平台“用才”,激发人才“新活力”。正如千里马需要草原驰骋,夜明珠渴望聚光灯闪耀,乡村振兴要为人才量身定制“专属赛道”。打破“一刀切”的用人模式,建立“人才画像”动态匹配系统,让科研能手扎根实验室攻克技术难关,让营销达人活跃在直播间吆喝特色产品,让规划专家穿梭在田间地头擘画蓝图。推行“揭榜挂帅”机制,把产业升级、文化传承等挑战化作“英雄帖”,让人才凭实力“揭榜”、靠本事“闯关”。同时,打造乡村人才“活力社交圈”,通过云端沙龙、田间课堂等形式,让智慧在思想碰撞中裂变,让创意在跨界交流中迸发。(苏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