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黄河渔村玩转“渔文旅”:耕稼陶渔里的乡野生活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黄河渔村玩转“渔文旅”:耕稼陶渔里的乡野生活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05-26 16:28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26日电 题:黄河渔村玩转“渔文旅”:耕稼陶渔里的乡野生活

  中新网记者 张玮

  “走了一天,来中医阁泡泡药浴、做做足疗,真是太解乏了。”夏季来临意味着内蒙古的旅游旺季随之而来,徐曼和朋友从北京自驾来到呼和浩特托克托县,体验当地黄河渔村的渔文化。

  托克托县地处黄河上、中游分界点,东依山梁,西邻黄河,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拥有中国北方著名的水旱码头,走西口的各路人马往来云集,曾持续200余年的繁荣。

  “听说黄河文化、农耕文化在这里交融生根,盛产珍馐美馔,我们是奔着美味来的。”徐曼说,令她没想到的是,在内蒙古居然有这样一个小渔村,让自己过上闲云野鹤的乡野生活。“除了赏美景、品美味,在这里还可以住上高端民宿,泡温泉、看中医,真的想住上一段时间,修身养性。”

  图为俯瞰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耕稼陶渔乡村生活体验园。 王劭凯摄

  近年来,内蒙古立足流域自然条件、产业基础优势,协同发展黄河“几”字弯特色旅游业,打造黄河旅游经济带。内蒙古托克托县则依托区位、文化和资源优势,围绕当地特色产业“托县炖鱼”,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耕稼陶渔乡村体验园是托克托县河口旅游度假区极具黄河文化特色的“渔文旅”综合体休闲园区,其实现了当地由单纯的水产养殖向“渔文旅”综合体转型,大大提升渔业附加值。

  耕稼陶渔乡村体验园负责人王勇介绍:“我们依托‘黄河上中游分界点’这一地理独特性打造‘渔文化’IP,同时,‘托县炖鱼’极负盛名,历史上曾是御用贡品,这张名片便是当地的‘鱼文化’IP。”

  “我们提供的主题产品和服务,在满足传统客群需求的基础上,将着力在全国范围内唱响托县‘鱼渔文化’。”王勇说。

  走进耕稼陶渔乡村体验园,农业种植、观赏采摘、农事体验、科普研学……“农业+文旅”多业态令人目不暇接;渔业养殖、休闲垂钓、鱼与渔文化馆、鱼类加工、全鱼宴……全产业融合带领游客玩转黄河渔村。

  图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耕稼陶渔乡村生活体验园一景。 王劭凯摄

  体验园中最吸睛的莫过于中医阁。今年5月1日起,托克托县中蒙医院专家团队正式入驻这里。

  托克托县中蒙医院中医阁主任张艳告诉记者:“每周一至周六,中医专家会在体验园为大家提供中医养生服务。馆内既有古法拔罐、中药熏蒸、刮痧、推拿等传统中医疗法,也有特色药浴与盐疗等创新项目,可舒经活血,有效改善睡眠。”

  郝占魁是附近郝家窑村的村民,最近正忙着打理自家的葡萄园,“累得我腰酸背疼,这几天每天抽半个小时来中医阁做推拿,身体舒服了,还不耽误园子里的活儿。”

  张艳说,中医阁除了接待游客,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医便利。“他们不用再跑几十里路进县城寻医问诊。通过这种方式,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医院同等的中医诊疗服务。”

  图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耕稼陶渔乡村生活体验园星空露营帐篷。 王劭凯 摄

  记者了解到,耕稼陶渔乡村体验园于2024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辐射带动周边水产养殖面积10784亩、养殖户97户,当地村民120人实现就业。

  东营子村村民范红艳听说村里有就业机会,便放弃县城里的工作返乡就业。“这样我就不用每天骑着电动车奔波这几十里路。每个月能领4000多元工资,吃、住、行都不用开销,一年到头家里又能增收5万元左右。”

  托克托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官方消息称,2024年,托克托县共接待游客88.2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9696.92万元。耕稼陶渔乡村体验园运营至今,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2025年,该体验园将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1330万元。(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闭幕

  • “国门铁路”警察守护旅客平安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025-05-27 13:22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基金会在1998年联合设立
2025-05-27 11:10
无法释放起落架的民航客机在巨大的摩擦声中以机腹着地方式从跑道上滑过,高速进入大气层的空天飞机像一个“火球”剧烈燃烧,大型运输机在超强暴风雪中艰难起飞,先进战斗机在复杂空战环境中被导弹碎片打得千疮百孔……
2025-05-27 09:27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高名迪与研究员王煜、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义刚,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Stephen Foley合作,通过高温高压实验与超深金刚石包裹体成分对比研究,揭示了再循环碳酸盐如何改变地幔氧化还原状态,及对克拉通演化和深部碳循环的影响。
2025-05-27 09:22
“浚澜”船配备了高压岸电接入模块,可以采用全电力驱动挖掘系统,实现施工作业零碳排放。
2025-05-27 09:16
天问二号探测器按计划完成了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转场、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
2025-05-27 09:10
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半球高纬地区大气甲烷浓度的季节振幅呈现减弱趋势,而副热带及热带地区的季节振幅却显著增强。这一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为解析全球甲烷源汇的长期演变提供了关键观测证据,为全球甲烷减排提供了科学支撑。
2025-05-27 09:09
据两位消息人士透露,英伟达还在为中国开发另一款采用Blackwell架构的芯片,最早可能于9月开始生产。
2025-05-26 12:51
研究人员成功诱导干细胞发育成充满液体的羊膜囊。这种模型囊体直径约2厘米,相当于一个4周胚胎周围羊膜囊的实际大小,可用于研究早期妊娠。
2025-05-26 09:21
你有过牙齿酸酸胀胀的体验吗?这会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牙齿有多敏感。其实,在咀嚼食物时,这种敏感性大有用处,它能提供关于温度、压力,还有疼痛方面的重要信息。
2025-05-26 09:18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论文报告发现一个原以为“不可能存在”的神秘结构。
2025-05-26 09:18
阿尼玛卿雪山保存着50余条冰川,年均径流量占黄河上游总流量35%,其变化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具有重要影响。
2025-05-26 09:16
如今,在各地田间地头,植保无人机凌空起舞、无人拖拉机破土前行、水肥一体精准施肥、北斗导航精准播种、智能机器人全天候巡检……科技感十足的农耕图景随处可见。
2025-05-26 09:15
可持续的减肥从不靠极端节食,而是科学的生活习惯。
2025-05-23 13:30
邓宏章对此形象地比喻:“传统LNP像‘硬闯城门’的士兵,难免伤及无辜;而TNP则是‘和平访问’的来客,以最小代价达成使命。”
2025-05-23 13:13
加强统筹协调,健全部际协同、央地协作、区域合作的工作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统计监测,深化开放合作,着力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
2025-05-23 13:50
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将于近期陆续开展。
2025-05-23 13:01
这一发现对恒星演化理论、致密星吸积物理和双星并合引力波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5-05-23 08:01
若不采取紧急行动,到2030年,全球至少半数青少年(超10亿人)将生活在健康风险高发的“多重负担国家”,面临HIV感染、早孕、抑郁、营养不良等多重威胁。
2025-05-23 09: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马玉乾团队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制备出高透明、高转化效率的上转换隐形眼镜,可实现人类近红外时空色彩图像视觉能力。相关研究成果5月2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上。
2025-05-23 08: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