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壮丽辉煌60年 感恩奋进新西盟丨 西盟水利60年 一泓碧水映照民生变迁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壮丽辉煌60年 感恩奋进新西盟丨 西盟水利60年 一泓碧水映照民生变迁

来源:西盟云2025-05-16 13:09

  当竹筒背水渐成记忆,望天田变身旱涝保收地,西盟阿佤山一代代治水人接续奋斗的身影仿佛仍在眼前。自1964年开启水利建设征程以来,汩汩清泉化作民生甘露,将这片土地从“与水抗争”的艰辛岁月,推向“与水共生”的绿色嬗变。

  “年轻时,天不亮我们就要背着竹筒下山打水,雾没散,脚下泥泞,裤脚很快就被露水打湿。”往事经年,早已垂垂老矣的阿婆娜丕总在回忆青春时光。那时的西盟,水利设施匮乏,兴修农田水利才刚刚开始。

曾经的城子水库(佤山天池)

  转机始于1958年。城子水库作为西盟第一座水库,在肩挑手抬的号子声中奠基。建设者们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历时七年削平山头、筑起坝基,终在1965年竣工。这座水库的建成,标志着西盟水利从被动“除害”转向主动“兴利”。之后的1976年,马散水库接连开工,到1981年完工。两座水库如双子星座,照亮佤山治水长夜。

马散水库(永俄湖)

  而这,就是西盟水利建设开启的第一幕。随后的1983年至1993年,农村“五小水利”工程遍地开花,小坝塘、小水池、小水窖逐步解决水旱灾害难题,夯实农业生产根基。1994年至2011年,西盟县以“治水兴滇”战略为引领,有序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多座水库与灌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惠及千家万户。

  “那是改革开放的30年后,按照全省‘治水兴滇’战略,大中小微并举,兴利与除害并重,兴建与挖潜相结合,西盟相继建成一批水利工程。”县水务局退休老干部杨恒进说。

富母乃水库

  永光水库、英腊水库、富母乃水库3座小型水库相继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2006年全面实施。到2011年末,西盟全县建设饮水安全工程达180项,解决饮水安全人口47456人,有效灌溉面积59921亩,灌溉率为32.5%。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西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被提上议事日程,水利事业进入良性发展的新阶段。

永光水库

  “那时候,村里一遇旱灾就头疼。但早年为了修建永光水库,乡亲们可真是几经波折!”新厂镇永广村老村支书岩苗刀掰着手指感慨道:“头一遭是1964年,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硬是靠双手垒起坝基,但因种种原因,没了后续;第二回1971年重修,没成想六月暴雨冲垮堤坝,泥石流裹着砂石泻到境外。直到1992年,县里派来水务专家,扛着仪器进山勘测,带着镇村干部重新设计加固,这座水库才算稳稳扎在山坳里——从此人畜饮水难题才彻底断了根!”

英腊水库

  雨季储存多余的水资源,旱季释放水量,永光、英腊、富母乃等水库的建成,不仅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还极大地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求,而灌溉效率显著提升,旱地终成沃野良田。

  “有水,村里的生活才有了保障,才有了后来的产业发展。”岩苗刀说。

永不落水库

  岁月更替,2012年是西盟全面推进水利发展与改革的“腾飞”之年,西盟水利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逐步确立,水利规划工作得到加强,水利基础建设投入不断加大,相继建成班岳水库、东朗河水库、永不落水库等水利工程。2013年开工建设的永不落水库工程,更是结束了我县无中型水库的历史。”杨恒进说。

修建永不落水库时图片

  紧随水库建设,西盟县河流治理、饮水工程等也随着水利改革深入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西盟水利迈入厚积薄发、加快发展的新时期。

  “过去的河流,大多数都是‘脏乱差’,只看得见蚊虫飞,没有人会来治理。如今,都变了!”家住东城社区居民娜海是西盟水利的“见证者”,也是美丽河湖的“受益人”。

东梭河堤防

  春夏交替之际,行走在东城社区勐梭河左一支流河畔,沿河口袋公园绿树成荫、花草芳香,河岸栈道上文明标语、历史典故、名人事迹……不时吸引市民驻足观看。

  “就拿我家旁边的勐梭河左一支流来说,经过治理,这里变得干净多了,许多市民都会前来散步锻炼。”娜海笑容惬意地说。

勐梭龙潭

  这份惬意,源自西盟治水“一盘棋”的智慧。60年来,西盟水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水利问题,水利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从解决群众“吃水难”到确保群众“喝清洁、卫生、方便水”;从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到加强库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帮助移民培育长效产业,移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应对干旱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中,坚持群众利益至上,千方百计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截至2024年末,西盟已建成农村饮水工程507件,受益33643户125877人,全县有效灌溉面积98600亩,有效灌溉率50.60%。

城子水库(佤山天池)

  暮色为西盟田园勾勒金边时,佤山天池堤坝上的石料肌理在夕阳中愈发清晰。未来的蓝图已经绘就,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东归水库等工程即将续写奋进,而山间飘荡的采茶调早已唱出新篇:“清泉过寨门,佤山四季春……”这流淌的旋律是绿水青山的馈赠,是从开山劈石的激越到润物无声的绵长,更是为民生幸福折射出的七彩光芒。

  记 者丨欧南罕 李毅 通讯员 李娅丽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酷暑催热“清凉经济”

  • 多措并举 应对高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