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5月12日上午,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北京市科协、西城区应急管理局、北京科学中心、德胜街道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主题,联合举办“2025年北京市防灾减灾日活动北京科学中心会场暨西城区主会场”活动。
北京科学中心活动场地
市应急局二级巡视员孟庆武、市科协副主席孟凡兴、西城区副区长李健希等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
预防先行 吹响应急预警前哨
灾难无情,预防先行。活动中,西城区灾害信息员代表何琮宣读了《防灾减灾倡议书》,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做好灾害预警预防,提高应对灾情突发的综合处置能力。作为基层防灾“前哨站”,西城区灾害信息员队伍以 “电话通、情况明、信息准”的标准,构建起高效精准的灾害信息传递网络;通过建立标准化信息报送机制,确保灾情数据实时流转、精准上报,为科学防灾减灾筑牢信息基石。与会领导还向德胜街道灾害信息员代表赠送应急救援包,助力强化基层防灾力量。
西城区灾害信息员代表宣读《防灾减灾倡议书》
为德胜街道灾害信息员颁发“应急救援包”
实践演练 提升市民应急能力
“楼内着火了,大家弯腰、捂好口鼻往外疏散。”活动现场还模拟了北京科学中心突发火情的情景。警报声响起,工作人员迅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规划路线弯腰有序撤离。科学有序的流程与高效的团队协作,让在场观众直观学习到火情中应急逃生的要点。
应急疏散演练
此外,西城区红十字救援队队长马友威还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当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市民应当知晓与掌握的应急避险和逃生知识。
地震及应急避险知识宣讲
技能培训 筑牢应急救援防线
自组建红墙先锋应急第一响应人队伍以来,区应急管理局持续着力推进安全应急社会化建设,全力提升社会共治效能。
“通过团队配合,救援队伍可3分钟内速建一顶救灾帐篷。”活动中,北京国动浩天救援队专业救援人员和有关单位为来自金融街集团、广安集团、德源兴业、宣房集团等 7家区属企业的救援队伍和15个街道代表开展救灾帐篷搭建技能现场培训。培训有效提升了基层应急队伍的实战技能和协同配合能力,绷紧辖区应急救援安全防线。
帐篷搭建区
科普互动 增强市民安全意识
“汛期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注意路边防汛安全警示标志,走路要避开积水较深的路面,不要靠近有旋涡的地方以防跌入缺失井盖的深井、地坑等危险区域。”在现场咨询区,区应急局、区教委、区文旅局、区卫健委、区红十字会、区消防救援支队、德胜街道、展览路街道等相关部门的多个咨询及互动体验区吸引众多市民驻足。
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为围观市民答疑解惑,并为大家讲解避险知识、培训自救互救技能、教授避险物资使用方法等,提高市民关注身边安全隐患的意识和处置能力。
现场,市民们手持特制“防灾学习卡”,学习了解安全应急知识并进行互动闯关打卡。在防灾减灾安全棋体验区,青少年在家长的陪同下,通过游戏的轻松方式学习应急避险的常识知识;模拟灭火体验区内,市民们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操作灭火器扑灭“虚拟火情”;急救教学区前,大家认真跟着专业应急救护员的演示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地震安全知识区,工作人员用模型向围观市民展示应急避险姿势……
通过现场观摩、实战演练、知识普及、咨询互动、VR体验等多种互动形式,广大市民深入了解地震、洪水、雷电、化学等灾害知识常识,提高了应急避险能力。
“通过沉浸式模拟体验,让我直观感受到应急避险知识的重要性,特别是这次模拟,让我发现在火灾应急处置中,还有一些关键技能没有熟练掌握,以后还得多加练习。”参加活动的市民王先生在体验了火灾疏散场景后,表示以后将与家人多多主动学习应急自救知识。
持续推进 织密应急安全网络
在“2025年西城区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后,区应急管理局还将充分利用线上加线下的宣传方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应急知识科普、隐患排查和技能培训等活动,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全面筑牢西城区安全应急的人民防线。
供稿:西城应急宣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