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开栏语:
青春正逢盛世,奋斗恰如其时。在这个特殊的时节,鄂托克旗融媒体中心联合团旗委聚焦青春力量,集中展现科研攻坚、乡村振兴、民生实事等领域的青年风采,以青春之火点燃奋斗之激情,共同见证鄂托克青年的成长与担当。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随着广袤草原的复青,鄂托克旗也迎来了耕种的季节,在农人忙碌的身影中,一个特殊的“帮手”也在田地里往复奔走,为农业注入新鲜血液。
“这片地得洒透一点,不然土地湿度不够,苗就扎不深。”操作“帮手”的人名叫王丽,是2023年退役回到家乡的大学生女兵,她操作的“帮手”则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农业的无人机。在她的家乡木凯淖尔镇,几乎家家都有着一小部分耕地,但这些耕地并不连片,因此更多时候都以人力耕种为主。
无人机农业从业青年 王丽
我是2023年回来的,当时农忙的时候就发现,周边的邻居普遍年龄大了,干不动那么重的农活了,就想着自己能做点什么,让自己家和周边邻居农忙的时候能不那么累。
带着最简单的心愿,王丽考取了大型无人机驾驶证并自费购买了农用无人机,开始了最初的尝试。对周边邻居来说,无人机的出现既减轻了劳力,又带来了新奇的体验。但王丽的父母却多了几分担忧。
用王丽父亲的话说,无人机播撒农药或者浇水往往要在晚上才能顺利工作,王丽要干活就只能一个人在深夜开车前往,且农用无人机无论是机体还是电池都非常重,她一个女孩子出门总会让人不放心。
但王丽还是坚持了下来,在两年的辛勤工作下,她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无人机也更新换代。在周边邻居的夸赞声中,王丽父母也从最初的担忧变成了全力的支持。
无人机农业从业青年 王丽
因为换了更大的无人机,所以现在基本都是我爸陪着我一起去。这两年收益好的时候都有点忙不过来,年收入能到快十万,现在就想着能不能再招一点人,服务范围再扩大一点。
在王丽的带动和帮助下,周边嘎查村多了好几架农用无人机,会操作无人机的农牧民更多了,在这个耕种的季节里,这些无人机带着农人最质朴的念想,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记者 边新泽 杨诗雨
制作| 桑斯尔
来源:鄂托克旗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