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4月30日,2025年北京市“三交三好铸团结”主题宣讲活动暨西城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启动仪式举行。活动通过主题宣讲与节目表演,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国家民委民族团结促进司副司长李光,民族文化宫总会计师杨晓静,市民族宗教委一级巡视员彭博,西城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江岚,副区长宋玫出席活动。
活动在热烈欢快的朝鲜族舞蹈《红太阳照边疆》中拉开序幕,舞蹈演员身着朝鲜族传统服饰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赢得了阵阵掌声。藏族弹唱《一家亲》、歌曲《中华吉祥》等精彩节目穿插其中,绘制出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好画面。
江岚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西城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形成了“一核两轴四翼”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责任制,营造人人了解、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展望未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命在肩、意义深远,希望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活动,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成为民族团结的倡导者、践行者、推动者、捍卫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活动上,还发布了2025年西城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系列活动。宣传月期间,将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1+3+N”的系列活动。“1”代表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走进西城,以“三交三好铸团结”为品牌,带动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树典型、掀高潮。“3”代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三个层面的区级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九进”活动;携手民族文化宫推进京蒙合作交流,通过央地联动、合作共赢、创新平台等,丰富“铸牢”主题宣传展演活动;全方位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N”代表全区15个街道将结合各自特色,开展多场地区性主题活动,如“民族团结惠”、龙舟赛、书画展等。
在“三交三好铸团结”主题宣讲环节,五组宣讲人依次上台分享自己的故事,他们用娓娓道来的语言,感人至深的故事,讲述了身边的民族团结实例,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强国复兴有我”的担当与决心,展现了各民族和谐共处、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真情实感。
西城区广外街道小马厂东社区志愿者王鹏是小马厂东社区“逸邻家园”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他生动讲述了服务队内各民族志愿者们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文体活动、楼门文化建设的故事,切实增强了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柳荫街社区的靳立芝、王青梅、曹翠琴、罗晓霞是“柳妈妈饺子队”的代表,她们秉承着一心为军为民精神,在社区带领下,不仅定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军营活动,逢年过节还为孤寡老人送饺子、送粽子、送温暖,深化了军民间水乳交融的鱼水深情,凝聚了社区各族群众的心。
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讲解员王楠楠始终秉持着对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和对民族团结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博物馆的各项工作中,有效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西城区民族团结幼儿园园长米娜扎根德育研究,带领教师们建构和合共生的幼儿园德育系统模型,让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保育教育活动中。
民族文化宫讲解团队代表刘芳所在的讲解团队,不断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中完成“讲中学、学中讲”的精神蜕变,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触、可感、可传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活动还邀请了来自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的代表,他们不仅带来了民族特色美食,还带来了“百和图”和非遗刻纸作品展示,象征着京冀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深厚情感,未来将持续深化资源共享、开展交流合作,促进各民族携手迈向现代化。
随后,与会领导共同启动2025年西城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活动。
本次活动由市民族宗教委主办,西城区民族宗教办承办、天桥街道协办。国家民委、市民族宗教委、市政协、西城区各相关委办局、各街道相关负责人,各族群众代表360余人参加。
文字:区民族宗教办 岳莹
图片:高礼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