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也是大思政课的核心使命之一。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党委推出“红炉计划”,让大思政课成为一堂“走新”又“走心”的课。“红炉计划”由政治素质过硬、综合素质突出、育人意向强烈的优秀老党员、老教师、关工委老同志、特邀组织员等组成教师队伍,面向青年学生骨干,以爱党爱国爱校为主线,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近日,国际学院党委开展第6期“红炉计划”,组织师生赴西柏坡、正定上好大思政课,通过“参观实践+研讨交流+撰写报告”的形式,以老带新、学思结合,引领师生深入学习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新时代好青年。学院党委书记陈明海、院长李道亮参加活动,学校关工委副主任岳敏、齐爱兰,学院关工委副主任孟繁锡作为特邀组织员共同带队指导。
围炉话初心,一场心向往之的信仰对话
在“红炉计划”西柏坡、正定之行的启动仪式上,师生们围绕着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展开热烈讨论,大家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分享行前学习感悟,畅谈理想、坚定信念,凝聚前行的力量。院长李道亮就西柏坡精神进行深入解读,并鼓励同学们要筑牢信仰之魂,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学院党委书记陈明海在总结时强调,希望同学们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努力成为堪当时代重任的可靠接班人。
先辈映初心,一场薪火相传的信念奔赴
西柏坡是革命圣地,是“两个务必”的诞生地,是“进京赶考”的出发地,见证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是开展大思政课的生动课堂和鲜活教材。师生们沿着革命道路溯源而上,先后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廉政教育基地、中共中央旧址、五大书记旧居、中央军委作战室、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九月会议会址等红色教育场馆,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承载记忆的革命文物、一段段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沉浸式感悟党的光辉历史和西柏坡精神的深刻内涵。
在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学院组织了一堂红色场馆里的微党课,齐爱兰担任主讲嘉宾。她强调,毛主席在西柏坡时期提出了两个“务必”,严正党风;在党的队伍空前壮大的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务必”,激励我们坚定历史自信,谱写新时代华章。
先锋践初心,一场奋楫争先的信心交汇
活动中,师生参观了正定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园,这里集科技、绿色、节能于一体的草莓科技小院,实景展示了未来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集特色、休闲、绿色于一体的乡村文旅、田园康养产业链条,体现了乡村振兴新模式下的养老市场化、旅游规范化,真正做到了科技赋能、科技惠农。“作为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的学生,我看到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广阔前景,希望将来我也有机会发挥自己专业所长,投身于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学生党支部书记常骏瑶说。
在这堂大思政课中,师生们围绕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展开深入交流。同学们一致表示,今后将大力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争作先锋。(陈明海、刘芮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