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快手携手易俗社“千人吼秦腔” 打造非遗媒体融合新范式!
首页> 地方频道 > 正文

快手携手易俗社“千人吼秦腔” 打造非遗媒体融合新范式!

来源:西安演艺集团2025-05-02 19:40

  “五一”假期首日,“2025千人吼秦腔·共筑非遗魂”群众文化活动在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上演。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获得者,西安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西安易俗社第十八任社长惠敏莉,一级演员李洪刚、范莉莉、李东峰、屈鹏、高二强等13位易俗社秦腔名家们集体亮相,吸引现场千余名戏迷及游客吼唱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为广大游客奉上了别具一格的秦腔艺术盛宴。

快手携手易俗社“千人吼秦腔” 打造非遗媒体融合新范式!

  图片本次活动由西安市委宣传部指导,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西安演艺集团、快手承办,西安市戏剧家协会、西安广播电视台、西安易俗社协办。

  图片秦腔发源于黄土高原,唱腔高亢激昂,其剧目丰富多样,涵盖了历史、神话、民间故事等多个领域,观众得以感受地域文化的独特韵味和深厚底蕴。当日,在易俗社文化街区的露天戏台上,13位秦腔名家们身着华丽的戏服,头戴精致的头饰,扮相俊美,神情专注,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和悠扬的板胡声,演绎《三滴血》《火焰驹》《游龟山》等秦腔经典名段,将“大秦之腔”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台上唱腔嘹亮,台下掌声不断。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朝气蓬勃的青年,从专业戏迷到慕名而来的全国各地游客,他们或与名家共同吼唱,或高举着手机不停地拍照录像,完全沉浸在秦腔的艺术世界中。

  图片 “老技艺”如何玩出“新花样”?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秦腔文化体验区”,游客可以体验秦腔扮相、经典唱段教学、戏曲服饰试穿等互动项目。同时,以“吼“换礼等秦腔体验活动作为联动内容覆盖了易俗社街区、永兴坊、兴庆公园等西安文旅地标,将秦腔元素植入街道、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参与者可以通过分贝电子感应装置以“吼”秦腔的方式来感受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

  图片据快手数据显示,2024年12月,秦腔相关内容的视频播放量同比前年12月上涨了65%,对比同年6月也涨了46%。《2024快手非遗生态报告》更是把秦腔列为TOP3最受欢迎的非遗项目。易俗社积极响应国家“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号召,与快手平台展开深度合作,借助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打破秦腔传统线下演出的时空壁垒。在本次活动中邀请多位快手头部达人现场打卡直播,通过新媒体矩阵进行全方位传播,打造“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文化狂欢,让秦腔艺术真正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

  图片快手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快手联合相关单位,在易俗街区举办“千人吼秦腔,共筑非遗魂”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到西安这座网红城市,除了美食景点,还有“秦腔”这一文化标签值得关注。通过这一新颖的活动形式,助力非遗文化放大,让年轻人更多地关注传统文化,也给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快手希望能通过“极致体验+顶流传播+产业联动”,将秦腔从地方剧种升维为国民级文化自信符号,打造政务媒体助力传统文化复兴的标杆案例。

  图片西安演艺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千人吼秦腔”活动不仅是对秦腔艺术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推动秦腔艺术传承发展的新起点。西安的秦腔艺术家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组织更多的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五一”期间,艺术家们还将奔赴陕北子洲等基层地区开展系列演出活动,深入田间地头、乡村社区,把秦腔艺术送到百姓身边,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品质的文化演出,切实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送文化、种文化”相结合的方式,让秦腔艺术在基层沃土中扎根生长,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加拿大总理访美与特朗普“礼貌交火”

  • “四川各民族文物上的吉祥图案”特展吸引观众观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2025-05-07 04:2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2025-05-07 04:1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