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爆款面膜”竟出自家庭作坊,霉菌重金属超标!
首页> 地方频道 > 正文

“爆款面膜”竟出自家庭作坊,霉菌重金属超标!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2025-04-26 14:59

  当前,网络上一些号称“天然成分”“手工自制”的化妆品受到很多人青睐,有些甚至宣称是“宫廷秘方”。然而,这些所谓“成分安全”的化妆品真的安全吗?

  销售火爆的“纯天然”面膜

  霉菌超标、重金属超标

  前不久,北京市昌平区法院判处了一起制售伪劣化妆品的案件,其中被查获的大量“三无”化妆品不仅重金属含量超标,生产环境的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

  这款号称草本植物制作、能嫩白祛斑的面膜粉,在某电商平台上几个月销量就达数百盒,评论区里还有人留言说,“效果好,用后能感觉皮肤变白了。”然而,这款销售火爆的面膜竟产自脏乱差的家庭作坊。

  2024年8月,北京昌平警方根据辖区居民举报,查封了一家在电商平台售卖“三无”化妆品的店铺。在循线追查制造商时,警方在福建福州的王某家中查获大量自制面膜、面霜等护肤品和简单的制作、罐装工具。现场发现,作坊非常简陋,研磨工具旁有很多蟑螂在爬。

  尽管王某狡辩称,这些化妆品的主要原材料都是中草药,对人体皮肤无毒无害,然而经过专业检测,这些产品不仅霉菌、病菌超标,还存在更严重的重金属汞、砷含量超标问题,甚至添加了国家禁止在化妆品中使用的激素,都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属于不合格产品。

  “宫廷秘方”作噱头

  原材料竟是廉价中草药与滑石粉

  这些被查扣的化妆品外包装上,除了宣称纯天然成分外,还把“宫廷秘方”作噱头。代理商在网店宣传页面,对所谓“宫廷秘方”中各类原材料功效进行夸大宣传,分销商误认为这可能是个小众、高奢品牌,也让很多消费者信以为真。

  那么所谓的“宫廷秘方”从哪来?

  据王某交代,她本人并没有接触过化妆品行业,也没有相关知识储备,这些“宫廷秘方”都是从书上和网上看到的。其中销量最好的一款面膜粉,是王某购买相关原材料后自己研磨、配比调制的。为节约成本,这些原材料也是专挑价格最低的采购,安全性和功效根本无法保证。

  经检察机关查实,自2017年起,王某将廉价中草药与滑石粉等原料混合,自行设计“莹肌如玉粉”“退红粉”等产品,借助电商平台及分销商销往全国多地,仅有据可查的销售金额就达20.8万元,现场查获未售产品货值8.3万元。

  2025年1月,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对王某提起公诉。前不久,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二年十个月,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同时,禁止王某从事任何跟生产、销售化妆品相关的行为。判决生效后,行政机关根据检察机关建议,也对涉案店铺作出闭店下架商品等处理。

  高昂价格

  成迷惑消费者手段

  办案检察官表示,从司法实践来看,当前网上销售的“三无”化妆品,通常会有各种新型伪装手段,如“海外代购”产品无中文标签,“古法手作”不标注生产日期,“私人定制” 宣称规避批量生产,“扫码验真”链接实为伪造网页。

  另外,与传统印象中“三无”产品售价低廉不同,很多“三无”化妆品往往会抬高价格,让人产生消费期待。

  在本案中,王某销售的面膜、化妆水,价格高达几百元,和很多国际大牌的价格持平。高昂的价格容易迷惑消费者,误认为它真能有相应功效。

  专家提醒:

  “三无”化妆品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皮肤科专家提醒,市面上标称能快速祛斑、祛痘、美白等功效的化妆品大多都存在重金属超标和激素添加等问题。在“三无”化妆品中,这类非法添加的隐患更为突出。

  化妆品中汞、砷和激素等成分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长期使用含汞化妆品可能导致皮肤色素沉着、变薄、出现红血丝,甚至引发过敏性皮炎;

  长期接触砷会引起慢性中毒,表现为皮肤角化、色素异常,严重时可诱发皮肤癌。

  这些成分协同作用,加剧毒性。添加激素掩盖过敏等皮肤问题,而汞、砷会继续造成隐形伤害。此类问题常见于非法添加的“三无”产品,务必提高警惕。

  提醒:网购时一定擦亮眼睛,选择资质齐全、信誉好的商家。对不知名的品牌,可以登录国家药监局官网,输入产品名称查询备案信息,正规化妆品备案信息应包含全成分表、生产企业、执行标准等要素。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综合《共同关注》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技范儿”十足的2025上海车展

  • 湖北宣布推出“神武峡”“赤黄红”两大文旅主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