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解锁诚信密码,山二医这堂思政大课点亮医路未来
首页> 地方频道 > 正文

解锁诚信密码,山二医这堂思政大课点亮医路未来

来源:大众网2025-04-25 18:36

  大众网记者 秦瑾 报道

  “当 AI 输出的观点与真实认知产生分歧,该如何抉择?是盲目跟从,还是坚守自己的思考与学术良心?”

  4 月16日上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在思政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诚信主题思政大课,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4位老师围绕诚信之本、诚信之脉、失信之痛和诚信之道四个主题作了精彩公开课展示。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副校长李士保出席活动并讲话,党委委员、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田玉胜主持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全面落实《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推动 “共同上好一堂思政大课” 行动。弘扬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助力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老师以当下热门的 AI 应用为切入点,引发同学们对诚信与学术道德的深入思考。刘老师指出,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价值规范,是社会存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基石。信用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海尔集团的 “诚信经济学” 就是有力例证,企业通过诚信经营实现与社会的双赢。同时,诚信还是实现其他价值诉求的前提,王建亮一家四代守护烈士纪念塔,体现了诚信与爱国的紧密联系;百年宏济堂凭借诚信发展成为民族品牌,彰显了诚信对企业富强的推动作用。此外,诚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航标,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战略的成功实践,对比某些国家在贫困问题上的表现,凸显了中国制度诚信的强大力量。

  袁老师带领同学们从优良传统、历史传承、赓续血脉三个方面感受诚信的历史脉动。从青铜铭文里的诚信密码,到先秦时期的哲学奠基、汉唐时期的制度化伦理体系、宋元时期的生活化诚信教化,展现了诚信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深厚底蕴。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诚信文化不断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都积极践行和推动诚信建设,这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需要代代传承。

  田老师提出 “失信到底有多可怕”“失信是成功的捷径吗”“微失信真的没有代价吗” 三连问。通过列举 2025 考研造假案、考生因征信问题政审不通过等案例,揭示了失信在科研、学习、职业发展等方面给个人带来的严重后果,包括学术清零、职业受阻、法律追责等。她还讲到失信行为的社会代价,如破坏社会风气、阻碍经济发展、冲击政治秩序等。她指出,失信看似能带来短期利益,但实则代价隐形,最终会让整个社会效率降低,每个人都要为此买单。校园里的微失信行为也不可小觑,如同破窗效应,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告诫同学们勿以恶小而为之。

  姜老师聚焦 AI 时代医学领域的诚信问题。一方面,AI 为医学带来诸多便利,另一方面,AI 也给诚信带来 “新风险”,如 AI 生成医学影像数据造假、智能文献综述抄袭、算法辅助实验数据修饰等。她说,诚信是学术道德的核心,作为医学生,在 AI 时代更应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以诚信为基石追求知识和学术进步。同时,她以案件为例,阐述了诚信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性,提醒同学们在未来的医学实践中,要从病历真实性、诊疗规范性等六个维度坚守诚信,对患者负责,坚守职业操守。

  李士保在讲话中指出,此次诚信主题思政大课堂将AI 时代与诚信相结合,从现实到哲学多方面深入探讨,展示了一堂生动的诚信思政大课。新时代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肩负着社会栋梁之责,要铭记 “大医精诚”。他希望同学们注重制度约束,遵守国法、考试纪律、科研规范和临床操作规程;注重文化浸润,通过课程熏陶提升诚信修养,将诚信精神内化为价值追求;注重日常修为,从点滴小事做起,让诚信成为习惯。同学们要做诚信的践行者和宣传员,将身边优秀的诚信案例进行分享,使诚信之风在学校蔚然成风,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聆听报告,对诚信有了更立体的认知。“这堂思政大课让我对诚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前觉得诚信只是一种道德要求,现在明白它与我们的未来职业发展息息相关。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诚实守信。”“通过老师们分享的案例,我看到了失信的严重后果,以后我在临床工作中,一定会坚守诚信底线,对患者负责。”此次诚信主题思政大课为学生们带来了一次生动的思想教育,也为营造“人人知诚信、处处讲诚信” 的校园风尚奠定了坚实基础。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