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4月24日晚,德州乐陵影视城灯光璀璨、群贤毕至,2025山东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即将在这里开幕,从寂寂无闻的鲁西北小城到如今炙手可热的影视基地,乐陵俨然成为山东文旅一张更加出彩的新名片。
从2020年到2025年,山东已经连续6年举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从济南、烟台,再到济宁、青岛、临沂、德州,旅发大会持续将山东各地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推向聚光灯下,让更多文旅宝藏城市展露风采,不断书写着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山东虽非传统的旅游强省,但在全域旅游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山东以诚意和奋进之姿,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2024年,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突破1万亿元大关,同比分别增长10%和12%,文旅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6.7%。这不断跃动的数字,印证了山东文旅正在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上新!
提质焕新引游客“再赴佳约”
近日,“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正式启程,山东文旅再添新亮点!这趟列车堪称“一站式”旅游体验,集“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服务于一身,线路横跨全省16市,串联起35处精华站点,将山东标志性的文化旅游资源一网打尽。一车畅游齐鲁大地,网友齐夸:山东文旅这波操作简直太会玩了!
近年来,山东不断加强省市联动,强化政企协作,加快培育新型文旅消费业态,不断推动文旅消费提质焕新。今年2月,“刀郎济南演唱会”以未开先火之势拉开山东演唱会市场的火热序幕。山东文旅策划推出“跟着刀郎演唱会游山东”活动,全省多地推出酒店、景区联动优惠政策,让广大歌迷惠游山东。
音乐节和演唱会无疑是当下最火爆的流量密码,山东努力将音乐与文化旅游相融合,打造文旅消费新的增长极,今年全省计划组织演唱会、音乐节不少于5000场,各地将以演唱会为契机,推出“一站式”服务,力争将音乐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增量。
于多元文旅业态范畴内,景区始终是汇聚客流量的核心优质载体。近年来,山东部署实施景区品质提升行动,近四年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54家。在曲阜,从“老三孔”晨钟开城仪式、暮鼓关城仪式、祭孔展演,到“新三孔”汉服游园、大型演出《金声玉振》、灯火闪耀的尼山夜游季,演艺活动让儒家传统文化有了新载体;在菏泽,郓城的水浒好汉城主打“水浒文化”旅游,形成武术修学区、水浒古城核心游览区、水浒文旅商业区、水浒演艺区、体育产业区五大功能区;在淄博,海岱楼定期推出“追光海岱楼·奇妙淄博夜”系列活动,古典舞蹈、陶瓷彩绘、诗歌朗诵、舞台剧、丝绸秀、交响乐等演出,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淄博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文旅业态为山东文旅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计划到2027年,全省年接待游客超过1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3万亿元。
融合!
沉浸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
近年来,淄博烧烤、“宇宙中心”曹县、超然楼亮灯、东方影都打卡等热门景点接连出圈,“泼天的富贵”一波波涌向山东!为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山东聚焦文旅深融合、跨界大融合,涌现出一批优质项目与新型场景,助力游客沉浸式游山东。
淄博作为首个美食出圈的“网红城市”,两年过去热度不减。成功秘诀在于深度探索文旅融合,融汇多元业态,形成了独特的淄博特色。海岱楼钟书阁融合诸多淄博元素,打造出“文化+演艺”的视觉盛宴;过去的穷乡僻壤的红叶柿岩景区焕然一新,各种游览体验应有尽有;周村古商城也热闹非凡,“鸣锣开市”“抛绣球择婿”等打造出沉浸式文旅新体验。
乐陵影视城和菏泽牡丹借《国色芳华》热播东风,游客量攀升。乐陵市推进“文旅兴市”战略,影视城拓展功能,规划建设唐城主题园区,推出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预计年游客量超300万人次。来看“现实版的国色芳华”同样带动了菏泽文旅的蓬勃发展,围绕“牡丹”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菏泽市创新推出“汉服秀”“牡丹簪花”等活动,百亿级产业规模初步形成,完成了从“赏花经济”到“以花兴城”的蝶变。
2024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山东将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研学游、非遗游、民俗游、文博游。在潍坊市寒亭区西杨家埠村,依托杨家埠木版年画、潍坊风筝以及灯彩扎制技艺、潍县布玩具等非遗项目,逐渐形成产、学、研为一体的复合性文化创意旅游片区,仅2023年就生产风筝220万只,印制年画2600余万张,布玩具20余万只,带动村民增收1.5亿元。非遗与地域民情相结合,以传统文化开新局、开好局,山东文旅也走出了特色发展之路。
今年1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推进“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积极探索深化文旅融合的机制化路径,优化改革供需对接方式,壮大人文经济,打造更多“爆点”“爆款”“爆品”,提升文旅产品附加值、产业增加值。本届旅发大会,还将签约一批场景业态新、文旅融合深、规模体量大、整体品质好的文旅项目,如临境山海经VR沉浸全感剧场项目、青岛“丝路千古情”大型演艺项目、铁道游击队景区枣庄演艺提升项目等,建成后将实现丰富业态、集聚人气、带动就业、拉动消费等多重效益统一。
开放!
优质服务促境外游客“感知山东”
4月10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圆满完成青岛首航。4000多名旅客尽兴而归,新一批5000多名旅客满怀期待在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开启新旅程。当日,青岛邮轮母港单日出入境人员首次突破1.1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入境游是旅游行业中的蓝海,优质的线路产品和旅游服务,是把更多境外游客“请进来”的底气所在。近年来,山东大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入境旅游服务体系,吸引更多境外游客感知现代山东。
2024年4月,山东省推出16条政策举措,旨在推动入境游高质量发展,实现简化签证手续、加密航班频次、重点场所境内外银行卡受理全覆盖、丰富入境旅游产品供给、更多“山东好品”入驻离境退税店等国际化服务。同时,省级财政也加大支持力度。前不久,山东省文旅厅印发了《“引客入鲁”奖补办法》,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对组织招徕入境游客、境外营销作出突出贡献的旅行社予以奖补,及时发放。
今年以来,山东又针对性推出30多条核心入境线路,精细打造“赏花踏青、嗨啤消暑、采摘品鲜、冰雪贺年”四季主题产品,启动东南亚“百团万人游山东”赏花季,“周五下班去山东”“跟着赛事去旅行”等产品受到韩国市场广泛欢迎;推动重点景区设立境外游客检票通道、优化入境游客门票预约流程,试点外语辅助讲解,提升入境旅游服务质量。一季度,全省共接待入境游客28.3万人次、同比增长80.9%,涌现出欧罗巴2号、韩国公园健步球等一批入境大团队,入境旅游市场实现“开门红”。
据了解,今年旅发大会将首设海外分会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孙蕾表示,“推动入境旅游快速提振、高质量发展,也是此次文旅大会的主要内容之一。”大会期间,还将印发《入境旅游服务提升专项行动》,逐项优化当前入境旅游服务存在的短板、痛点。比如,争取每年开通8条国际航线、运营30艘次国际邮轮、保障入境游客1小时通关等量化指标,以及争取24小时过境免办查验手续、鼓励因公出国(境)团组开展入境旅游宣传、支持烟台威海开展入境支付便利化试点等机制性、前瞻性举措,力求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打通入境旅游堵点。
宾至齐鲁若归家,客临岱岳似还乡。乘着一届又一届省旅发大会的东风,山东文旅产业发展正蓬勃兴起,也将踏歌迈向璀璨的新征程。
(海报新闻编辑 于琳琳综合自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大众日报、中国旅游报、文旅山东、青岛新闻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