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普洱市思茅区正以一场持续30余年的产业革命,将二十三万余亩咖啡园淬炼成中国咖啡的黄金坐标。这片红土地上的每粒咖啡豆,都在讲述着从原料输出到价值裂变的中国咖啡传奇。
思茅区咖啡种植园航拍图。
黄金产区:北纬22°的厚积薄发
备受追捧的云南咖啡背后,是思茅区长达三十余载的厚积薄发。自1988年踏上咖啡规模化种植之路以来,作为全国最大县(区)级咖啡产区,普洱市思茅区23.15万亩咖啡园在红土地上舒展绿意,其中5.1万亩已获绿色有机认证。2024年产季交出亮眼答卷:2.45万吨生豆产量撬动41.53亿元产业链价值,带动1.2万咖农持续增收。
咖啡豆。
“我们正在实施咖啡产业‘基因组计划’,全面提升思茅咖啡区域公共品牌。”思茅区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通过种质资源库建设、水肥一体化改造,将咖啡良种覆盖率提升至85%以上。思茅区正以咖啡为媒,不断拓展“咖啡+”的边界,让咖啡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思茅区南屏镇南岛河村咖农周三的80亩咖啡种植基地就是最佳注脚。“今年咖啡价格较往年高,咖啡鲜果产量突破50吨,给我们带来了30万元的收益。”
品质革命:从“原料基地”到“价值高地”
在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云南各个产区的咖啡产品琳琅满目,其中包括咖啡豆、挂耳、冻干粉等各类礼盒以及咖啡糖、咖啡饼干、咖啡文创等衍生品。来自广东中山的游客赵宗彦正在精心挑选云南咖啡伴手礼。“我们在普洱游玩了十几天,普洱是一个非常悠闲的城市,美食也很多,听说普洱咖啡很好喝,我们就来买点带回去自己喝,也送送朋友。”
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
咖啡产品。
“我们的销售对象主要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每天销售额平均在6000元左右。除了采购咖啡成品,我们也会根据顾客需求,进一步丰富卖场的产品。”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信息管理部副经理马春艳说。
咖啡饼干。
游客挑选咖啡。
“当咖农开始关注杯测分数,普洱咖啡就找到了自己的风味密码。”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购买商服务部经理王灿介绍,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98.5% 以上,而仅普洱产区就占云南咖啡的70%以上。然而在2014年以前,普洱咖啡精品率不足5% ,现在已经超过了30%。“从原材料到精品咖啡,普洱咖啡正在发生蝶变。”
咖啡庄园里的文化发酵
在提升咖啡品质的同时,思茅区也在不断探索“咖啡+文旅”的融合发展模式。当百年茶马古道邂逅现代咖啡香,思茅正酿造着独特的文旅佳酿。南岛河村3.6万亩咖啡林间,“咖啡庄园经济圈”渐成气候:标准化采摘示范园里,咖农化身咖啡师;研学基地中,游客亲手体验从种子到杯子的魔法。北归咖啡庄园投资2140万元打造的咖啡主题民宿集群,单日接待量突破300人次。
北归咖啡庄园。
游客在野鸭塘河谷咖啡庄园体验咖啡文化。
南岛河村距思茅区中心城区仅19公里,是普洱市最早种植咖啡、种植面积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目前咖啡种植面积达3.6万亩,群众75%以上的收入都来自咖啡产业。2024年产季,南岛河村咖啡鲜果最高达10.5元一公斤、咖啡豆平均48元一公斤、咖啡米平均61.4元一公斤,村民的收入比往年增长不少。该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余从章表示:“我们将积极引进‘水肥一体化’项目,加快建设标准化咖啡采摘示范园,打造南岛河片区‘咖啡庄园经济圈 ’,推动咖啡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让咖啡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北归咖啡庄园的咖啡产品。
近年来,思茅区改造提升12个咖啡庄园,2024年以来接待了众多研学团队与游客,庄园营收大幅增长。北归咖啡庄园投入2140万元进行提升改造,新建了实体建筑,包括咖啡体验、品鉴、展销中心、培训中心、主题民宿等,还新增了栈道。庄园负责人介绍:“我们引入了知名团队进行庄园的日常运营,未来将开发更多咖啡体验项目,并将在原产地咖啡文化与城市的咖啡文化之间实现互动。”小凹子咖啡庄园、大象精品咖啡庄园等也都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品质,打造咖啡庄园文旅品牌。
大开河梅子咖啡庄园游人如织。
游客挑选普洱咖啡。
来自上海的游客张女士表示:“在普洱,一杯咖啡能喝到花果香和红土地的故事。这里的庄园体验颠覆了我对国产咖啡的认知。”
城市和乡村“咖啡+”业态不断催生
近年来,思茅中心城区150余家咖啡馆形成“左手咖啡右手茶”的消费文化。走进思茅老街,古色古香的建筑与咖啡香相互交融。在这里,不仅能品尝到地道的思茅咖啡,还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在月光小区,红砖房与现代流行元素的店铺相映成趣,改造后的小区客流量比之前增加了80%至90%,单日咖啡销售量最高可达140余杯。众多网红咖啡店成为传播普洱咖啡文化的重要窗口,很多游客因一杯好喝的咖啡爱上思茅。
大院1955里的咖啡馆。
咖啡特调。
在大院1955公共服务空间,1950年代的红砖厂房蜕变为“社客咖啡”创意空间。主理人李孟源将茶咖特调玩出新境界:“我们这里既是普洱精品咖啡实验室,更是青年创业者的灵感充电站、社区邻里的共享会客厅。我们坚持使用100%普洱产区咖啡豆,主打花果香和茶咖特调,希望让所有人从一杯好的普洱咖啡开启一天的美好生活。”
社客咖啡馆。
在距离主城区10分钟左右车程的老爪箐村民小组,一家名为“子元稻田咖啡”的乡村咖啡馆,巧妙地将咖啡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集餐饮、娱乐、休闲、文创等多种业态于一体,为市民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休闲体验,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置身于稻田中央,周边是金黄的稻穗,微风拂过,稻浪翻滚,稻香四溢。远处是连绵的山峦,头顶是蓝天白云,仿佛一幅天然的田园画卷。
子元稻田咖啡。
主理人郭子晋介绍,子元稻田咖啡自2024年10月开业以来,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平常单日客流量在500人次左右,营业额可达8000元左右;节假日突破2000人次,营业额达到4万元左右。”
子元稻田咖啡。
当上海游客张女士在庄园品鉴课上惊喜发现咖啡中的梅纳反应美学,当广东游客赵宗彦将“茶咖礼盒”装入返程行李箱……思茅咖啡正在书写新的产业传奇,从“种子”到“杯子”再到“咖啡+”的产业革命,思茅咖啡用30余年时间完成三级跳。当咖啡生豆通过精深加工增值,当传统庄园变身文旅综合体,在这里,每一粒咖啡豆都是乡村振兴的种子,每一次风味创新都是普洱故事的讲述。从“云咖”到“国豆”的蜕变,普洱咖啡正为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醇香样本。
作者:徐晓芳 王晓东(文/图)
编辑:刘 潇
监审:罗 嘉
-思茅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