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北京市门头沟区探索校园安全教育新范式
“向阳花”绽放在校园安全岛
本报讯(记者张欣)“下暴雨,泥石流,危险之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迅速跑到屋子里,关好门窗切电源。”……伴随着操场上的一声声游戏口令,记者近日走进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民族学校。
2023年,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妙峰山民族学校曾被作为临时避难场所之一。在断水、断电、通信中断的情况下,学校变成了临时避难场所和防汛抗洪救灾人员驻地。此后,这里成为门头沟区探索建立“平急两用”“校园安全岛”的试点。
2023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来到该校。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一间教室,孩子们正在老师带领下开主题班会。“那一天,习爷爷还和我们一起把黏土做的‘向阳花’放进寓意‘青山绿水’的沙盘之中。”妙峰山民族学校六年级学生罗晨曦回忆。
如今,经过一年多的恢复重建,暴雨的痕迹在校园内已不明显,防灾、减灾、自救的体验设施随处可见。
“8、9、10……”走进教室,记者看到学生们正在模拟心肺复苏练习,而他们所在的教室就是“安全岛学苑”。
“安全岛学苑配备了展板、人体模型、VR设备等,让学生沉浸式学习安全技能。”妙峰山民族学校校长王蕾介绍,学校开发了安全韧性课程,利用课间开展“运动+安全”教育。教师们将安全知识编成游戏口诀,带领学生参与防踩踏训练、消防灭火演习、攀岩等项目,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习安全知识。此外,学校还借助当地资源,增加户外自然教育,让学生学习野外生存、应急逃生等知识。
在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门头沟区还和全国各地千所学校共同点亮了“校园安全岛向阳地图”。“这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标识,更是安全理念、教育资源与守护行动在校园领域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每一所参与其中的学校,都将化身为‘校园安全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门头沟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曹彦彦说。
校园内,“向阳花”迎风绽放,孩子们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