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广西,好嘢!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2025-03-30 21:49

  最近的广西

  惠风和畅、花团锦簇

  三月三的山歌旋律

  荡漾在山谷中、江河上

  抢花炮、跳竹竿、抛绣球……

  到处都能被广西人的快乐所感染

图片

  盛景之际恰逢盛会

  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

  3月30日在广西南宁举办

  让我们一起聚焦广西

  感受这里沸腾的生命力

  广西,好嘢!

  (表示赞美,“好东西”或“好棒”)

  山水,好嘢

  天下风景,美在广西

  提起广西,你一定会想到

  “桂林山水甲天下”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漓江的竹篙一点

  就定格了中国人视觉记忆里的

  顶级的山水意境

图片

  德天瀑布

  亚洲最大的跨国瀑布

  三级跌落,气势磅礴

  远望似银练垂天

  近观如飞珠溅玉

图片

  乐业天坑

  世界最大天坑群

  藏着丰富、幽深的地下秘境

  四面绝壁,如斧劈刀削

  内有暗河,似别有洞天

图片

  在广西

  要山有山,要水得水

  十万大山、九万大山、六万大山

  大瑶山、越城岭、猫儿山……

  山岭连绵,大地涌起波澜

  西江、桂江、邕江、柳江……

  江河纵横,人们向水而生

图片

  或许是山水过于出色

  让人容易忘了

  广西也有海

  北海银滩

  被誉为“天下第一滩”

  东西绵延24公里

  是碧海银沙的极致碰撞

  也是海洋韵律的诗意栖居

图片

  涠洲岛

  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岛

  作为北部湾“明珠”海岛

  它是海洋与熔岩的共同雕琢

  也是时间的旷世杰作

图片

  舌尖上的好嘢

  在广西

  “水果自由”不是梦

  广西水果总产量全国第一

  柑橘、柿子、火龙果、百香果

  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百果丰饶冠四方

  舌尖甘甜,盛在壮乡

图片

  当广西水果遇上广西风味

  经过清洗、整理、调味、腌渍

  等待发酵,腌出酸嘢

  街边就有了大大小小的酸嘢摊

  青芒脆李蘸椒盐

  汇成了酸辣咸甜大交响

图片

  掌握“甜蜜密码”的广西

  还是中国重要的糖料蔗产区

  全国每3勺糖

  就有2勺来自广西

  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糖罐子”

  在广西的“肉案子”上

  有河池黄牛、南宁黑猪

  玉林三黄鸡、钦州大蚝……

  广西的“菜篮子”更是沉甸甸

  作为全国最大的秋冬菜生产基地

  与重要的“西菜东运”“南菜北运”基地

  这一方土地装满四季鲜味

  滋养着全国人民的餐桌

图片

  在广西人的食谱中

  “臭”名远扬的螺蛳粉只是基础操作

  来到这,就来到了“嗦粉天堂”

  柳州螺蛳粉、南宁老友粉、桂林米粉

  ……

  让你“粉”上广西很简单

  五色糯米饭、荔浦芋扣肉

  阳朔啤酒鱼、高峰柠檬鸭……

  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迎客盛宴

  都有舌尖上的独特风味

图片

  当夜幕降临,华灯璀璨

  八桂处处不夜城

  广西的夜市美食

  吸引着五湖四海的食客

  是人情味,更是烟火气

图片

  民族风,好嘢

  两千多年前

  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开凿灵渠

  通三江,贯五岭

  接湘漓,通汉壮

  勾连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

  也搭建起民族融合的桥梁

图片

  刻在左江流域绝壁之上的

  花山岩画

  2016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其笔画古朴粗犷,人物形态各异

  甚至出现了壮族大铜鼓的图案

  两千多年前的人们玩涂鸦

  一出手就是惊世之作

图片

  在广西

  十二个世居民族

  跳动着最炽热的脉搏

  混搭出最沸腾的生命力

  你若恰好赶上三月三歌圩

  绝对会震撼于这场艺术盛宴

  刘三姐山歌的清脆嘹亮

  侗族大歌的多声部共鸣

  壮族天琴的空灵悠远

  京族独弦琴的婉转缠绵

  每一段旋律

  都在诉说着古老的山水情怀

图片

  抢花炮,是“勇敢者的运动”

  也是力量与智慧的较量

  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塘”

  男子吹笙在前,山风应和

  女子随乐起舞,银佩叮当

  一步踏碎云雾,一舞惊醒山河

图片

  壮锦的绚烂与精致

  侗布的那一抹靛蓝

  苗家姑娘缀满银饰的盛装

  如同穿在身上的山水

  灿烂的民族服饰

  构成广西绚丽的文化印记

图片

  在这片广袤的八桂大地

  各族人民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

  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

  谱写响彻北回归线的团结乐章

  向海进击,好嘢

  作为西部地区唯一沿海省份

  昔日的南国边陲

  已跻身如今的开放前沿

  上演边疆省份的向海进击

  中国-东盟博览会

  永久开在广西首府南宁

  作为与东盟开放合作的窗口和前沿

  南宁“赶海闯海”

  尽显开放胸怀

图片

  在广西

  一碗螺蛳粉“嗦”出了百亿产业

  远销全球多个国家

  从街边小吃变身世界网红

图片

  百色的千亿“铝”途焕新出彩

  应用于半导体、汽车

  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

  可上游星辰,也出境出海

图片

  赫赫有名的五菱神车

  正在新能源赛道“弯道超车”

  也在拓展市场版图的路上

  奔赴“新”程大海

  2023年底

  玉林海港码头开港

  没有大江大河的玉林市

  “借地建港”,飞地出海

  2024年底

  广西最长跨海大桥龙门大桥通车

  防城港与钦州港的行车时间

  由1.5小时缩短至25分钟

图片

  北部湾港

  火热场景处处可见

  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

  突破900万标箱

  北部湾巨轮正把“中国制造”

  写进太平洋的浪潮

图片

  平陆运河

  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

  通江达海的运河工程

  日夜掘进、建设正酣

  “一河贯通、八桂向海”

  世界级运河雄姿初现

图片

  西部陆海新通道

  衔接陆海、跨越山河

  常态化铁海联运班列突破1.5万列

  通达127个国家及地区的

  556个港口

图片

  今天的广西

  奋楫笃行、向海图强

  这是山水养出的硬气

  是挺进深蓝的山海交响

  是八桂大地最生猛的进行时

图片

  广西,好嘢!

  策划制作:胡程远、刘镇杰、安然、张泽辉

  实习生:李挺、季江睿、李晴

  责任编辑:温腾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山东青岛:小小蓝莓果 致富金豆豆

  • 甘肃敦煌开通两条新航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3月2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正式宣布启动带光联调,这标志着HEPS装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HEPS是设计亮度世界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也是我国第一台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截至2025年1月,经过多轮束流调试,HEPS储存环束流强度达到40毫安以上,发射度降低到93皮米弧度。
2025-03-28 04:00
3月27日,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拉开帷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嘉宾齐聚一堂,共议前沿科技趋势、共享创新思想、共谋发展机遇。
2025-03-28 03:30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包含2万多项指标,涵盖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
2025-03-28 04:00
记者日前获悉,自去年10月全球洲际间断分布的5种崖柏属植物全部落户重庆市开州区崖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以来,科研团队已成功繁育崖柏实生苗30万株,崖柏扦插苗20万株,
2025-03-27 04:00
职业技能培训对劳动者提技增收、缓解就业矛盾意义重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24年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要求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2025-03-27 05:10
长期以来,天气预报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型。随着AI技术的突破,气象领域开始应用AI技术提高天气预报以及气候预测水平。2023年,《科学》杂志将“AI辅助天气预报的发展”评为世界科学十大进展,同年我国主导的AI大模型在精细化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更被评为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首。这些里程碑既展现了大气科学与AI融合的潜力,也为应对极端天气和防灾减灾创造了新机遇。
2025-03-27 05:10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并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人工智能的发展越快,公众的期待与担忧越是急剧上升。如何平衡推进人工智能应用与治理,如何缩小科技发展带来的数字鸿沟,成为今年论坛上嘉宾热议的焦点之一。
2025-03-27 05:10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聚焦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关键点,通过标识提醒用户辨别虚假信息,明确相关服务主体的标识责任义务,规范内容制作、传播各环节标识行为,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如何让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亮明身份”,不再“真假难辨”?如何破解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难题?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2025-03-27 05:10
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蔓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共同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预计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21亿,其中包括4.26亿8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养老领域,养老机器人不仅可以减轻社会和家庭照料老年人的负担,还可支持老年人享受高质量的居家生活,因此智能养老机器人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技术手段。
2025-03-27 05:10
目前,中国电信积极探索中央企业和国家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范式,打通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通道,推动量子技术产业化发展。
2025-03-26 10:28
至此,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已经圆满保障空间站任务以来的19次出舱活动,使用年限次数超出“3年15次”的寿命设计指标。
2025-03-26 10:27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出海”“出圈”,让更多澳大利亚华商和杨东东一样,开始将目光瞄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2025-03-26 10:2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旅需求正从“看山看水看风景”向“品文品魂品生活”转变。比如,逛博物馆,青铜器的精美纹饰固然能够吸引人的兴趣,但观众更希望了解青铜器纹饰背后的礼制密码;去故宫旅游,飞檐斗拱彰显的传统建筑之美固然让人欣喜,但榫卯结构背后的“天人合一”哲学更引人深思。山水器物背后的文化密码,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易被直接观察和理解,而数智技术为游客了解这些文化密码提供了一把钥匙。
2025-03-26 04: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