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甘肃环县黄土塬沟壑区“粮田”变“良田”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甘肃环县黄土塬沟壑区“粮田”变“良田”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03-17 18:01

  中新网兰州3月17日电 (郭海霞)3月中旬,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各乡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有序开展土地平整作业。随着机械运转,原本起伏不平的土地逐渐变得平坦开阔,田块划分清晰、整齐有序。

  “樊家川镇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模达12468.44亩,覆盖慕家河、樊家川、马驿沟、郝集4个村。去年已完成68%的建设任务,现在正在进行剩余部分的收尾工作。”环县樊家川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吕建喜介绍说,近期全镇投入了36台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已新修高标准农田680多亩。

  3月中旬,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的田间地头,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机械正在平整土地。郭海霞 摄

  吕建喜表示,随着气温回升、白昼时间增长,该镇后续还将持续增加机械和人力投入,加班加点赶进度,力争在4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采取边扫尾、边验收、边耕作的模式,全力做好夏粮播种工作。

  樊家川镇地域广阔,但农田多为小块田,给农民耕种带来诸多不便。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原本零碎的小块地被整修为大条田。同时,当地充分利用安塞河水利资源,在沿川四村争取节水灌溉配套项目,不仅实现了小田变大田,还将旱田变为水田,大幅提升了山区农田的机械化耕作水平,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与此同时,环县木钵镇高楼塬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数台大型挖掘机、推土机满负荷作业,往来穿梭,施工人员各司其职,平整土地、清运土方,现场秩序井然。

  据木钵镇副镇长张尧介绍,该镇2024年新修高标准农田6651亩、节水灌溉农田831.9亩,同时修建4条配套田间道路和一座漫水桥。该项目涉及韩洼子、高楼塬、邓寨子、白家掌四个村,共13个标段。“从3月初开始,全镇所有标段工程已全面复工,23台大型机械持续作业。截至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争取4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张尧说。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干旱少雨的甘肃,全省七成的国土面积处于干旱半干旱区,发展农业生产面对诸多自然条件制约,在此基础上,甘肃将分散的低效田化散为整、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突破山旱地建设瓶颈、多措并举抓建后管护,将全省44.1%的永久基本农田建成了高标准农田。

  图为环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郭海霞 摄

  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环县,是传统农牧业生产大县。全县92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17364条沟壑、527块残塬和859架山梁,恶劣的自然条件致使耕作方式落后,粮食产量较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为改变这一现状,让“粮田”升级为“良田”,近年来,环县大力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在具备条件的村组,打破原有的土地承包界限,按照“坡变梯、小变大、窄变宽、埂变路、旱变水”的思路,试点推行“一户一块田”改革模式,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始终以提升耕地质量、优化农业生产环境、确保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

  据环县农业农村局统计,目前全县累计修建高标准农田120.98万亩,2024年计划修建12.68万亩,2025年规划新修20万亩以上。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在环县全面铺开。(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阿尔山:避暑胜地引游人

  • 盛夏里的向日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