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化中国行丨蔚县剪纸何以“指尖生花”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文化中国行丨蔚县剪纸何以“指尖生花”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2025-02-27 22:28

文化中国行丨蔚县剪纸何以“指尖生花”

  当中国红遇上暹罗金,当非遗跨越山海,会产生怎样的火花?春节期间,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非遗展示活动在泰国曼谷上演。蔚县剪纸这亮丽的一抹红,将中国非遗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份文化自信与艺术魅力,不止一次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你看,这两套北京冬奥会服装上的图案用的都是我的剪纸作品!”河北蔚县剪纸协会常务副会长任志国打开红木衣柜,小心翼翼地掏出了曾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亮相过的衣服,边展示边自豪地说:“冬奥会上穿着和平鸽服装的儿童方阵、马兰花合唱团和迎宾人员衣服上的‘年年有余’‘麟吐玉书’和福字等充满吉祥寓意的蔚县剪纸图案与冬奥会结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奥运精神的完美融合。不仅是对非遗的现代诠释和创新表达,还为世界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一方剪纸,承载着无尽的故事。小而精的剪纸如何吸引世界目光?记者走进河北张家口市蔚县,去探究剪纸非遗何以实现“指尖生花”。

文化中国行丨蔚县剪纸何以“指尖生花”

任志国(左)正在展示2022年冬奥会迎宾人员服饰。 邢建荣 摄

  刻出来的剪纸

  走进蔚县“剪纸第一村”南张庄村的剪纸演艺体验中心,墙上的一幅十二生肖剪纸让人不禁驻足欣赏。近看,抓耳挠腮的猴儿、憨态可掬的牛、威风凛凛的虎,每个动物都栩栩如生。远看,这些生肖竟然巧妙地组成了一个“福”字。这巧夺天工的剪纸是如何做出来的呢?尤其它们身上的毛刺部分,细如发丝,有的甚至不超过1厘米,是如何做到根根分明的?

  原来,蔚县剪纸最大的特点不是“剪”,而是“刻”。

  剪纸演艺体验中心负责人张丽萍说:“与一般剪纸用剪刀剪制的方法不同,蔚县剪纸有一整套缜密的工艺流程。从设计底样、撒粉子、熏样、订活儿、闷活儿,再到挂晾、刻制、上色、揭活儿,最终才能‘刻’出一幅色彩缤纷、活色生香的蔚县剪纸。”

  走进剪纸演艺体验中心二楼,工匠们拿着小巧锐利的自制刻刀坐在桌前,经过一番聚精会神地镌刻与毛笔由浅到深的色彩点染后,精美的图案仿佛被注入灵魂,一幅幅彩色剪纸就这样诞生了。

  “刻刀剪纸,不仅是蔚县剪纸,也是中国剪纸的一个重大发明。”蔚县文化馆馆长吴宏林表示。他介绍,蔚县剪纸自明代起就是逢年过节时的“必备”。到了清代,剪纸艺人开始尝试用刻刀来增强镂空效果。20世纪初,剪纸艺人普遍以刀代剪。2006年,蔚县剪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蔚县剪纸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文化中国行丨蔚县剪纸何以“指尖生花”

精美的蔚县剪纸。周桐 摄

  成为“守”艺文化人

  “花一辈子做一件事是挺酷的,也挺苦的。”走进焦氏剪纸的工作室,以花鸟、民俗、戏剧人物为主题的剪纸作品在画框内、大型卷轴上栩栩如生,让人目不暇接。蔚县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焦新德一边介绍着这些剪纸作品,一边讲起了自己的剪纸故事。

  1966年,他出生于南张庄村,从小跟着父母在村办剪纸厂中长大。十几岁时,父母将白天没做完的活拿回家,他和兄弟们便抢着分担家中的剪纸活儿。耳濡目染下,焦新德渐渐地学会了这门手艺。1992年,26岁的焦新德与两个兄弟决定创业,开办自己的剪纸厂。工人就只有焦氏三兄弟。由于缺乏启动资金,他们只能借钱购买材料,带着一皮箱剪纸作品,前往北京、天津拓开销路。

  他回忆道:“那时,买一刀100张的宣纸用来剪纸就要花100块钱,只能去借钱再还给人家。我们连公交车费都舍不得花,但为了剪纸,我们四处奔波。”

  当时,蔚县剪纸知名度并不高,焦氏三兄弟屡次碰壁。大多小商店不同意经销,偶尔有同意代销的,焦新德便喜出望外。他把一皮箱剪纸放在商店里,希望对方能帮忙卖出个好价钱。久而久之,凭借精湛的剪纸手艺,他们逐渐积累了一些顾客,工厂也开始雇得起工人,全家的生活逐渐好转。改革开放后,蔚县剪纸的知名度有所提高,焦新德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更加坚定了要一辈子从事剪纸的想法。

  蔚县剪纸对于焦新德来说,不只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他热爱的事业。

  “和流水线的机器剪纸不同,蔚县剪纸作为非遗,珍贵的是技艺和艺人的匠心!”焦新德顺手拿起一幅剪纸,手指上的茧子是岁月镌刻的痕迹,眼神里闪烁着对剪纸的深情。

  为冬奥会服饰设计剪纸图案的任志国也是自幼受父亲影响,学习民间美术并继承家学。“心中有梦想,创作才有热情。四十多年间,我一边剪纸,一边学文化,看书、写文章和诗,不断从学习中寻找创作灵感。”59岁的任志国分享着他这辈子的剪纸心得。在他看来,蔚县剪纸之所以能成为国家级非遗,不仅在于其高超的剪纸技艺,更在于其背后蕴含的美德寓意以及老百姓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盼,这才是民间艺术的根本。

  任志国说道:“坐在家里闷着头剪纸,那叫手艺,但非遗的传承更要回归民间,那叫‘守’艺。守艺之余,应该与时俱进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不仅是‘手’艺工匠,也是‘守’艺文化人。”

文化中国行丨蔚县剪纸何以“指尖生花”

南张庄村阿姨正在点染剪纸。邢建荣 摄

  “剪”出富民兴村路

  从事蔚县剪纸创作,既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毕生事业,又是县域老百姓的“好饭碗”。

  “我现在一个月能挣两千多块钱呢,而且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了,很方便。”正在给剪纸染色的南张庄村沈阿姨说。蔚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郑颖介绍,全县这些年形成了28个剪纸专业村,   从事剪纸相关产业的老百姓达到五千余人。蔚县的老百姓正用自己的双手,“剪”出一条充满希望的富民兴村之路。

  蔚县马氏剪纸厂厂长马成分享道:“普通人实现就业了,但村里的残疾人没有一技之长,生活很困难,我便开始教他们剪纸,免收学费、提供食宿。后来口耳相传,来我这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从1995年建厂至今,在厂里的残疾人学会手艺后,可以自行选择留在厂里或者出去找活儿。为了让聋哑人也能够学会剪纸,马成抱着聋哑教材自学,竟也学会了打手语。

  “我们做了一辈子剪纸,最担心的问题是蔚县剪纸后继无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佃亮说道。让蔚县剪纸传承发展下去,是无数剪纸艺人们的心愿。他提出在蔚县职教中心挂牌成立“中国蔚县剪纸艺术学校”,得到了县里和孩子们的大力支持。作为老师的他定期会在学校上剪纸专业课。学校里还配备了剪纸设计研发室,刀工、染工、装裱实训室及剪纸展览大厅,就是为了能给感兴趣的学生提供学习剪纸的机会。看着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剪纸人才“后备军”,不少剪纸艺人们欣慰地感叹“非遗传承后继有人了”。

  “不只是单纯的剪纸,蔚县秧歌剧目《剪纸谣》还把剪纸和秧歌这两项非遗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剪纸与戏曲艺术的跨界合作,有趣极了。县里定期举办的剪纸艺术节,也为剪纸艺人们搭建了一个思想碰撞的平台,以便其创作出更惊艳的作品。”蔚县秧歌剧团团长司珍说。

  剪得云开幸福来。蔚县剪纸的传承与发展活跃在每一位剪纸艺人的刻刀下、刷子下,蕴藏于一幅幅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剪纸作品里,在代代流传中,剪纸非遗得以实现“指尖生花”。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毛晓雅 见习记者 周桐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137届广交会第二期开幕

  • 无人驾驶插秧机助力春耕生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废旧电器回收不仅能化解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还推进了数据安全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双重突破,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04-22 10:05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我们才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2025-04-22 10:04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为检验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
2025-04-22 10:03
转型不是丢掉已有禀赋和基础,而要依托技术,在推进资源精深加工、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上下功夫
2025-04-22 09:23
空间站徜徉在浪漫星辰中,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淌,飘入心间。在空间站里过大年,除了欢乐祥和,更多的是一份守望——守望万家灯火团圆,守望壮美山河辽阔,守望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25-04-22 09:21
山水工程交出厚厚的生态账本: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其中包括255万公顷森林草原、130万公顷水土流失地、10.7万公顷矿山修复地等,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
2025-04-22 09: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