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携手”11年 京津冀产业协同如何再升级?
首页> 地方频道> 经济 > 正文

“携手”11年 京津冀产业协同如何再升级?

来源:央视网2025-02-27 10:50

  央视网消息: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1年来,京津冀区域经济总量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2024年达11.5万亿元,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个率先突破领域之一,三地不断提高产业转移效率,提升产业协作水平,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发展”。北京由“大而强”转向“优而精”,天津从“体系全”转向“韧性强”,河北由“接得住”转向“升级跳”。接下来,跟随总台记者深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进行实地探访报道,一起去寻找答案。首先是第一站:北京。

  北京:区域联动 产业协同成效明显

  这里是北京的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工厂,记者身旁的这条生产线上正在研发和试生产的就是由这家企业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磁流变悬架。如果说,传统的悬架像是给汽车穿上一双硬底鞋,在不平坦路面的行进过程中会产生颠簸,安装了磁流变悬架的汽车就像是“穿上”了一双气垫跑鞋和登山靴的结合体,可以根据不同路面条件进行自由调节,而且整个调节的过程不到1毫秒。几乎是瞬时的响应速度和灵活的自适应能力,让整个行进过程更加平稳和舒适。

  磁流变悬架系统因价格高昂,此前主要应用于高价位的进口车型。近期,北京的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功实现了磁流变悬架系统供应链的国产化,大幅提升了产品的性价比。凭借这一优势,企业最近获得了大量国内车企的订单。为满足市场需求,企业把生产链延伸到河北张家口的制造基地。

  “北京研发张家口制造”协同模式带来显著的区域联动效应,这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11年来,三地示范项目多点开花、产业配套更加紧密的一个缩影。

  天津:推动区域发展驶入“快车道”

  在距离北京核心区仅50公里外的天津市武清区,一座可容纳百万台高功率服务器的科技创新园,目前已汇聚京津冀三地240多家数据高需求企业。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算力基建项目,这座科技创新园里的大带宽网络可直达北京亦庄等互联网企业集中区域,实现点对点传输,京津区域内时延小于0.5毫秒。通过这样的“海量”算力与“高速”传输,服务金融、网联车等产业发展。

  最近,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由北京理工大学研发生产的目前国内最大的3D打印制造装备正式投入使用。这套设备突破了悬空结构无支撑3D打印的技术难关,制造的海洋基建材料比传统海洋浮力平台所用的钢结构降低1/3的综合成本。以这项先进技术研发为牵引,目前,天津正在汇聚起一个由170余家海洋装备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组成的海洋装备产业集群。

  北京的创新成果正加速在京津冀落地转化

  京津冀区域内,一份数据正急速增长。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的70多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840多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5%。技术合同代表着创新成果,这份数据的潜台词是,在北京孵化出来的创新成果正加速在京津冀区域内落地转化,大批怀抱着关键技术的北京创业者、企业家正将目光从几千公里外的长三角、珠三角转向家门口。那么,该如何看待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交出的“成绩单”?产业协同发展,究竟“链”出哪些新活力?来听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所研究员卢伟的解读。

  11年来,京津冀三地牢牢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推动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唱响京津“双城记”,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全面提速,推动设施链、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不断融合,在三个方面呈现新活力:

  一是触发要素流动活力。“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加快建设,京津冀衔接干线公路网越织越密,三地要素流动和交换水平不断提升。

  二是激发协同创新活力。三地在做强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要素、强化协同平台、优化创新机制上谋篇布局,在科技成果转化、联合创新攻关、创新生态建设等方面加强务实合作,京津冀的研发经费支出、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等指标均大幅提升。

  三是释放产业协作活力。三地以“六链五群”为重点引导京津冀优化产业布局,明确链群建设、优企培育、数字化转型等领域重点建设任务,在产业集群协同建设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2024年,14个产业“卡点”实现突破。

  雄安新区:疏解加力提速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成果正日益显现,2024年,京津冀工业增加值2.66万亿,三地主导产业呈现出由黑色金属冶炼等传统加工转向汽车、电子等高端制造的趋势。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一家全球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去年底刚刚把总部从北京搬到雄安新区。

  这是一台搭载了多模态大模型的机器人,3D高精度相机和人工智能系统相当于给机器人装上了“大脑”和“眼睛”,它看得到、会思考,可以准确执行指令。

  这家“独角兽”企业去年底刚刚把总部从北京搬到雄安新区。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承接疏解加力提速,央企在雄安新区设立各类分支机构超过300家。随着中国星网总部落地雄安、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成立,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领域上下链条企业加速聚集。

  2024年三地经济增速均高于全国增速

  5.2%、5.1%、5.4%,2024年,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增速均高于全国增速,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为11.5万亿元,这一数字是2013年的2.1倍。回溯协同发展的这11年,京津冀经济总量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增长曲线的背后是京津冀城市群的格局之变,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全面提速,重点领域协同发展亮点纷呈,重点区域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三地优势互补、相互赋能,协同发展呈现新气象。未来,三地产业协同如何再升级?继续来听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所研究员卢伟的解读。

  历经11年来的努力,京津冀产业协作已从产业疏解承接为主的模式,迈入产业链合作共建为主的新阶段。新时期,三地产业协作应以京津冀产业现代化为目标,以“六链五群”建设为重点,以完善共建、共创、共赢协作机制为突破口,着力推进京津冀产业协作向纵深拓展。

  一是强化在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的布局。京津冀三地应协同培育新质生产力,积极谋划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发展,着力培育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智算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优化。

  二是完善重点产业链合作共建机制。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链主+链创”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全链条协同推进“堵点”招商,“卡点”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

  三是探索产业协同创新机制。完善联合攻关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研发经费共同投入、产业化利益共享的新办法,布局建设共性技术平台,设立联合研发项目,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机制。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但细节尚待敲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加载更多